農產品“三品一標”公信品牌建設

時間:2022-12-12 09:46:05

導語:農產品“三品一標”公信品牌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產品“三品一標”公信品牌建設

1通道縣“三品一標”公信品牌建設進展

“三品一標”農產品是指來自優良的生產環境、按照規定的技術操作規程生產、必須經過專門的認證機構認證,由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頒發證書,產品或包裝上加貼標識的農產品,它是政府公信品牌?!?a href="http://www.trq119.com/lunwen/jsztlw/ppjslw/201512/614023.html" target="_blank">三品一標”公信品牌建設是農業增產增收的有效途徑,也是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效措施。加強“三品一標”公信品牌建設的目的在于保障公眾的安全消費、提高社會安全感和幸福感,從而推動社會的和諧發展。通道縣位于湖南省西南邊陲,湘、桂、黔3省(區)交界處,素有“南極楚地、百越襟喉”之稱。耕地面積17407hm2,有近24萬人口,是國家級貧困縣。雖然通道縣不是農業大縣,但為了實現農業增效,為農民增收打下堅實的基礎,提出了“生態立縣、旅游興縣”的發展理念,政府及有關部門高度重視農業的安全生產,特別強調“三品一標”農產品的生產發展,將“三品一標”品牌建設納入了政府議事日程,并將認證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經過近年的努力,通道縣“三品一標”認證工作取得了可喜的進展。自2009年以來,通道縣建立了無公害生產基地6個,涵蓋蔬菜、水果、大米、食用菌等方面;建立了通道源田生蔬菜、九層嶺茶葉等綠色食品生產基地2個,其中通道源田生蔬菜基地為省級標準化園核心示范區,面積達667hm2;認證產品12個,其中菜芯、芥蘭、學斗白等3個為綠色食品,莼菜為有機食品,共認證面積2700hm2,占耕地面積的15.5%。為了加快“三品一標”整體認證工作的推進,同時為了提高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和產品競爭力,打造綠色品牌,促進全縣農業標準化生產進程,通道縣建立了縣、鄉、村3級質量檢驗監督管理機構,保證產品抽檢合格率達97.5%以上。

2通道縣“三品一標”公信品牌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三品一標”宣傳不到位

目前各家媒體單位對“三品一標”的宣傳寥寥無幾。此外,“三品一標”公信品牌建設工作沒有被納入績效考核中,因此未能引起各級政府和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領導的高度重視,導致宣傳不到位,以致生產人員、消費者,甚至一些領導和從事農業工作的人員對“三品一標”概念普遍認知不足,加大了工作難度。

2.2投入嚴重不足

由于認識不到位,因此政府在這一塊的投入較少,也沒有設立獨立的工作機構。自2009年來“,三品一標”認證工作是放在農產品安全監管站進行,由在崗人員為1人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接應省、市農委4個工作站的工作,即“三品一標”認證、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市場信息管理、農業標準化建設等工作。直到2013年,通道縣政府才每年撥給其2萬元的認證管理經費,這些經費遠遠不夠檢測費。

2.3“三品一標”認證薄弱

第一,通道縣不是農業大縣,耕地面積較少,產品數量相對較少,認證面積2700hm2,僅占耕地面積的15.5%,持有效證書的認證產品數量只有7個;第二,農民組織化程度低,通道縣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雖然發展較快,但層次較低,覆蓋面小,缺乏規范,加上市場管理不嚴格、準入制度沒有被普遍啟用,企業的認證積極性不高,目前還處于被動認證狀態?;亟ㄔO不完善,管理不到位,整體認證通過率只有76.0%;第三,經濟發展不均衡,全縣21個鄉鎮,認證產品涵蓋鄉鎮只有5個,僅占23.8%,全縣沒有1個地理標志產品。

2.4農業標準化、產業化程度低

盡管通道縣爭取到了省市共建設的標準園區建設項目,但這示范帶動作用難以發揮。由于該縣屬于山區,耕地面積小而分散,生產規模小、標準化生產程度低,因此開展組織化、品牌化運作、產銷銜接和消費者認可等方面工作相對較難。全縣農業資金向核心示范園區傾斜,使園區的建設標準太高。因此,盡管通道縣從2009年就提出農業標準化建設理念,2012年省、市、縣共建標準示范園實施,到目前歷時6a,僅科技園啟動標準園建設,其他鄉鎮進展緩慢。

2.5市場培育較弱

通道縣離市區較遠,產品進入市區相對較難,商品率較低,且由于縣域較小,市場較小,加上組織化率較低,規模效應較差,品牌意識薄弱,沒有特定宣傳窗口,特色優質農產品沒有形成品牌和市場優勢,政府在這方面投入較小,導致市場較弱,難以見規模效益。

3通道縣“三品一標”公信品牌建設的建議

3.1加強宣傳,普及“三品一標”知識

參與“三品一標”工作的科技人員要加強學習,提高業務技能和管理水平,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采取多種形式和方法,利用各種媒體宣傳“三品一標”的基本知識和作用,使之家喻戶曉。

3.2增加投入,保障公信品牌建設順利進行

“三品一標”公信品牌建設從生產環境改善和保護、宣傳資料的印制、安全監管檢測設備的配置、質量追溯體系的建設、監督人員的安排等方面都離不開政府的投入。通過增加投入,保障公信品牌建設順利進行。

3.3強化認證,完善“三品一標”認證和證后

管理工作以安全、優質、生態、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現代農業為發展目標,以基地標準化建設和產業化生產經營為措施,以認證為手段,爭取在2017年底前,每個鄉鎮都有認證產品或生產基地1個以上,以打造通道的生態旅游品牌,通過品牌挖掘、培育和登記保護,提升獨特的農產品品質,增強特色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業區域經濟發展。加強證后監管,建立長效的質量安全追溯制度,保障認證產品的安全優質,保證品牌的實效性,加強監管隊伍建設,保障認證、監管工作的有效進行。

3.4培育市場,促進農產品品牌建設

市場是“三品一標”發展的根本動力,是實現品牌價值的重要平臺。通過舉辦“民族文化節”、“紅色旅游節”等形式,吸引省內外游客觀光旅游,在景區建立特產品牌宣傳銷售窗口,認證產品加貼標識,全方位加大品牌宣傳力度和市場服務力度,以提升品牌的認知度和公信度,提升品牌的競爭力和影響力。通過增加認證品種、提升產品質量規格、加強市場營銷服務,提高認證產品市場份額,帶動安全優質農產品生產,促進農業產業結構升級,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通道縣要實施名牌、品牌戰略,必須依托生態資源優勢,打造名牌產品,發揮品牌的導向作用,才能提高農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推動該縣農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作者:謝樹英 單位:通道縣農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