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文化服務品牌建設路徑探討

時間:2022-07-30 03:43:05

導語:圖書館文化服務品牌建設路徑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圖書館文化服務品牌建設路徑探討

摘要:新常態背景下,圖書館文化服務品牌建設需要接受來自各方面的挑戰與沖擊,人們對文化服務的要求不斷提升,傳統圖書館運營模式已經不能符合新時期的需求,必定會遭到淘汰。面對這種嚴苛的環境,圖書館文化服務品牌建設工作勢在必行,需要分析內外條件,因地制宜的打造特色文化服務品牌,準確定位目標受眾群體,提升品牌社會價值。

關鍵詞:新常態;圖書館文化服務;品牌建設;路徑

當下新媒體主要集中在網絡媒體,例如常見的微博、微信、APP、門戶網站等。這些媒體的興起有賴于整個社會良好的網絡通訊技術發展、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與臺式電腦的發展與普及。新媒體信息傳播中有更強的網絡特點,不同于傳統媒體的嚴肅刻板,具有更強的活潑性、煽動性、娛樂性,傳播內容的表現形式多樣,可讀性更強。有更好的互動性,不受時空局限,受眾可以更多程度地免費瀏覽與傳播,信息傳播速度快,擴展范圍廣。這些信息優勢已經遠遠地高于傳統的書本信息接收方式,由此導致當下圖書館文化服務的價值開始被人們所忽視。人們不愿意再到圖書館去借閱圖書或者參與相關知識文化活動,更多地依賴于網絡媒體的信息傳播模式。網絡電子書籍以及各網絡平臺的信息占用了人們的大量時間,導致人們對圖書館圖書文化服務缺乏足夠的關注。[1]面對這種環境,圖書館文化服務品牌建設方面需要針對實際情況出發,發揮自身優勢,同時做好必要的時代變革,提升圖書館文化服務的社會價值。

1“新常態”背景下圖書館文化服務品牌建設基本思路

要在新常態背景下開展圖書館文化服務品牌建設工作需要遵循一定專業化的品牌建設思路。要做好品牌建設基本目標的清晰定位,要意識到圖書館文化服務可以服務所有人群,但是不一定能夠贏得所有人的認可與喜愛。在品牌建設上不要為了謀求贏得所有人的認可而不知所措。要清晰地定位目標受眾人群,針對這些人群來完善自身的服務。[2]讓圖書館文化服務能夠與當下的其他信息服務綜合起來為人們服務,圖書館文化服務知識補充了這個社會知識學習的一種形式,滿足了喜歡這種文化服務的人群。在這個基礎之上,配合新時期的發展,多樣化自身的服務功能,讓圖書館文化服務得到發展,滿足新時期人們知識學習與文化接受的習慣。要做好品牌科學的建設與管理,要保證品牌質量,形成一定品牌效應,確定文化服務的產品類型與內容,針對目標客戶來投放自己的服務信息。要多樣化地做好品牌管理中的質量管理與組織工作,同時對外要做好營銷宣傳與媒體傳播等具體工作,讓所有的品牌建設與管理能夠落實到具體的實際情況中,讓具體的執行來服務最終的品牌建設目標。要對品牌定位做好調研工作,要考慮自身的綜合條件,無論是人才資源、資金支持、物資配備或者特色條件上,都需要做細致的內部與外部情況調查,甚至可以聘用專業的品牌建設團隊,為圖書館文化服務做個性化、特色化的設計規劃,提升品牌建設工作的有效性。力求讓目標用戶能夠因為文化服務品牌的差異性而提升品牌忠誠度。做好用戶需求與綜合情況調查,通過用戶的訴求來完善文化服務內容。尤其是很多圖書館在文化服務品牌建設上,最初存在一定盲目性,需要收集更多的反饋與建議來逐步地幫助品牌建設更為清晰化、明確化,有的放矢地展開品牌建設更具有實效性。

2“新常態”背景下圖書館文化服務品牌建設實施路徑

2.1擴展調研深度與廣度。圖書館文化服務品牌建設首先需要了解單位內部與外部社會環境狀況,這樣才能更好地基于實際情況做好品牌建設。要對市場中各種圖書館文化服務形式與內容做了解調研,尤其需要調研人們心目中的熱門圖書館。可以通過網絡或者其他民意調查來了解相關受認可的圖書館。而后要做實地探訪圖書館文化,通過對應客戶與有關圖書館管理運營人員取經,對圖書館運營的潮流做基本把控。針對優秀圖書館的運營情況做創新思維的提煉,而后針對實際情況做好自身品牌差異性定位的設計。要對自身內部圖書館資源做充分地了解,包括工作人員、管理者、用戶等,全方面地了解自身實力。認真聽取用戶的實際訴求,從而來完善功能與服務設置。在調研方面,可以通過網絡、紙質書面調研表格、圖書館實體調研活動等展開。在調研后,要對不同服務對象做類型劃分,了解不同類型用戶的實際訴求與特點。不僅要定位目標群體,同時群體中也有多樣性的情況,要做好內部的多樣性劃分,針對不同群體做個性化功能與服務的設計。[3]2.2注重新媒體輔助。雖然新媒體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圖書館文化服務品牌建設的競爭對手,但是如果合理地運用,也可以有效地服務于圖書館文化建設工作??梢酝ㄟ^互聯網平臺多種圖書館文化建設信息,收集社會民眾對圖書館文化服務建設的意見,也可以在互聯網平臺上開設對應的服務功能,方便用戶更好地了解圖書館文化服務內容,做好與用戶的互動溝通,讓互聯網成為圖書館文化服務的宣傳陣地。新媒體內容要得到更廣的傳播,一方面是吸收更多的粉絲關注,另一方面是鼓勵粉絲將信息轉發傳播,這樣可以讓圖書館文化內容傳播到更廣范圍。傳播轉發的越多,吸收粉絲的可能性更大,接受到信息的人群就更多,新聞本身的影響性更大。尤其是智能手機普及,社交平臺軟件可以擴展到我國大部分網民,網民的年齡可以從小學生到退休的老年群體,群體跨度大。如果內容具有趣味性、重要性、實用性、獨特性,大眾就會有轉發的欲望,從而發揮媒體的價值。因此,在圖書館文化服務品牌建設中需要考慮到新媒體運行特點,發揮其優勢。2.3革新管理模式。實際的品牌運營管理中,傳統管理經驗已經不能滿足新時期的狀況。但是部分單位仍舊采用滯后的管理模式,無論是激勵制度、招聘制度、崗位設置、人員培養制度、工作流程制度等,都已經不符合新時期的發展狀況。尤其是新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講求時效性,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發出信息,制造圖書館文化服務的潮流,宣傳內容延誤后就缺乏了實際價值。如果采用傳統嚴格繁雜的申報流程,容易導致宣傳本身失去傳播價值。對于工作人員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工作人員缺乏工作動力,也會導致在新媒體操作運營上缺乏足夠的創新智慧,甚至沒有嚴格的操作意識,導致運營質量下滑。[4]在人員招聘上,采用傳統呆板滯后的招聘方式,不能吸引優質人才,導致圖書館文化服務品牌建設運營管理到執行層面的滯后。尤其是懂得新形勢的優質運營人才缺乏,如果不能吸引與留住人才,則會導致品牌建設運營缺乏足夠的人才資源支持。2.4集結多方面資源支持。需要更多的資源來提供運營支持,對于運營者的資源整合利用,媒體制作推廣有更高的考驗力。傳統圖書館管理都在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中耕耘,每個單位都有特定的受眾群體,相互之間沒有較大的競爭關系。例如地方圖書館主要和行業內幾個單位競爭,但是新常態下是與全國范圍內數以萬計的信息媒介競爭,這里有專業官方媒體、自媒體、民營圖書館優質運營單位等,整個行業的競爭狀況日益激烈。對于圖書館文化服務品牌建設而言,集結社會上各方面資源為文化品牌提供支持。在運營上可以選擇社會上專業的品牌運營機構,將品牌建設的壓力分擔出去,提升工作效率。而圖書館工作人員則可以做好內外部管理工作,做好品牌建設方案審核把關,避免方案本身存在違規或者其他違反行業禁忌的問題,做好品牌建設的把關人,具體的執行層面可以讓專業機構做好指導或者執行。對于傳統圖書館管理團隊而言,對于新時期的品牌宣傳工作缺乏足夠的專業度,一方面是由于傳統的圖書館管理沒有對相關品牌建設的工作考核與硬性要求,作為公益性的服務實體,更多地停留在提供服務,而不宣傳服務的狀態。甚至很多圖書館文化服務都被隱藏,好的服務沒有得到有效的傳播。另一方面,單位工作人員沒有實際品牌建設的實際操作經驗,專業度不足,從而在實際的運營管理上沒有足夠的應對能力。[5]此外,可以調用各方的名人資源、文化物品等活動來豐富圖書館文化服務內容,在圖書資源基礎上提供更多的知識服務形式,甚至可以擴展網絡知識服務功能,滿足實際社會的需求。2.5注重人才的培養。要做好圖書館文化服務品牌應有的人力資源支持。要嚴格人員招聘制度,招聘專業對口的品牌運營人才,同時日常要做好全員的品牌建設與宣傳工作意識。要做好各種培訓管理,線上培訓與線下實體培訓相結合,在品牌建設上要廣開言路,積極地收集意見與經驗,分享執行思路與具體細節技術。可以聘請專業的咨詢公司或者優秀品牌運營人員作為員工的培訓講師,面對面溝通互動品牌運營的話題,提升整體團隊的運營實力,針對現實具體狀況做分析研究,提升培訓的有效性。要做好各方面激勵制度與考核制度管理,讓人員的工作提升與個人綜合素養的提升有一定促進,但要避免考核管理過于嚴格導致的員工的反彈情緒。要適當的激勵,給予一定獎勵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而不是過于嚴苛的制度來導致員工的負面情緒。通過合理的管理調整來逐步地提升員工的綜合實力。

3結束語

新常態下圖書館文化服務品牌建設工作存在一定挑戰,但是如果合理的管理運營,借助各方面力量可以讓圖書館文化服務更加多樣化,讓價值得到更廣范圍的傳播,吸引更多用戶的喜愛,提升整體的社會價值。要從圖書館管理人員到基層執行人員,以及相關合作機構有效地配合,從而才能發揮有效的合力作用。

參考文獻:

[1]謝婧.圖書館文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思考[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2(16):195-197.

[2]周建成,葉燕梅,呂巧枝等.學生參與圖書館文化建設的可能性與可行性的探索研究[J].價值工程,2017,36(29):233-235.

[3]周建成.學生參與圖書館文化建設的案例分析——以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圖書館為例[J].價值工程,2018,37(3):71-75.

[4]李秋霞.圖書館文化建設及環境營造設想[J].科技視界,2016,(11):231-231.

[5]劉志軍.淺析儒家思想在圖書館文化建設中的運用[J].讀書文摘,2016,(28):57.

作者:查道懂 單位:安徽銅陵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