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社區建設問題探究

時間:2022-03-26 04:28:36

導語:農村社區建設問題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社區建設問題探究

摘要:在推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背景下,黨中央再次提出以農村社區建設為切入點,破解農村發展落后的問題。通過以新鄉市石婆固社區為研究對象,分析我國農村社區建設中面臨的問題,提出加強農村社區建設的對策。在構建新型社區過程中,逐步幫助農村擺脫發展落后的局面。

關鍵詞:農村社區;石婆固社區;農民

十八大以來,我國以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目標,采取了一系列的脫貧、治貧措施。國家又再次重申農村脫貧致富、改善農民生活條件的重要性。因而,作為改變農村整體狀況的重要手段—農村社區建設又再次被人們提上發展日程。

1農村社區建設現狀

農村社區是在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居民聚集地區,在獲得當地居民同意與支持的基礎上,以政府為主導,居民為主要參與對象,通過科學規劃對原有村莊資源進行整合,形成新的居住、管理模式和產業格局,從而改變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改善農民的生活質量。2007年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的“把城鄉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首次把農村社區建設放到了與城市社區建設同等的地位,自此,農村社區建設再次被提上日程。歷經發展,我國的農村社區形成了三種主要模式:“一村一社區”模式、“多村一社區”模式、“村莊合并社區”模式[1]。雖然我國的農村社區建設歷經發展對改變農村社會貧窮落后的現狀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但是,長期以來由于歷史、體制、管理等多方面原因,阻斷了農村社區建設中的城鄉公共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機制,妨礙了農村社區建設的長效發展。

2農村社區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

2.1社區建設缺乏多元的資金投入保障。農村社區建設是一個長期性、系統化的工程。社區的住房、基礎設施建設及公共服務設施配套等都需要巨額資金的支持。從石婆固社區的整體情況看,從前期的規劃編制到后期的各項投入建設費用普遍較高,僅以一個社區的前期規劃編制費用30萬元保守估算,面對新鄉369個農村社區,總計需要約1.1億元,僅靠政府全權承擔這項費用,無疑是筆巨大的財政支出。據數據調查顯示,新鄉市各個社區的負債率平均都在60%以上,已啟動社區完成建設還需資金12.1億元,全部建成還需資金48.8億元,資金缺口很大。各級財政僅僅應付還貸已經不堪重負。而目前大多數農村社區由于吸引企業、社會組織、個人等資金投入的力量還非常有限,不足財政投入的1/10,資金投入缺乏多元化的投入保障機制,從客觀上制約了農村社區建設的長效發展。2.2農民缺乏社區共建的積極性。農民是農村社會的主人公,農村社區建設的目的就是要改變農民生活落后的狀況,構建文明美麗和諧的新農村,使農民盡快過上和城里人一樣的生活。但是,當前農民在社區建設中卻對社區事物缺乏積極主動性。一方面是因為農民對社區建設的認識依然停留在表面,認為農村社區建設是政府的事情,自己處于被動的“等”和“接受”的層面,對建設中的問題也表現出漠不關心的態度。另一方面則是在社區建設中出現村委會及其成員專權獨斷的現象,遇事不與農民溝通,農民在農村社區建設中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應有的體現。農民沒有途徑參與到社區建設中,最終失去了對農村社區建設參與的積極性。2.3社區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農村社區建設目的是改變傳統農村的生產生活方式,從實質上提高人們生活水平。因而在建設中就要真正的落到實處,在管理和服務上達到社區建設的應有水平。石婆固社區自2004年建設以來,各項建設都是依靠政府投資興建,給當地政府帶來了較大的財政壓力,政府在后期的建設和服務供給上明顯出現了斷層。對于更為貧困地區來說,地方政府在巨大的財政壓力之下,難免也會出現部分地區社區建設存在差異、后期社區服務跟不上、不能滿足農民快速增長和日趨多元化的服務需求等問題[2]。據調查顯示,我國農村社區建設中公共服務配套不到位:46%的社區無休閑場所、48%的社區無幼兒園、50%的社區無便民中心、55%的社區無衛生室、62%的社區無小學、64%的社區無公廁等影響了村民入住社區,不利于農村社區的快速發展。

3農村社區建設的對策探討

3.1擴寬社區建設資金來源渠道。農村社區建設是一個長期性的工程,資金不足一直以來都是農村社區建設的重要制約因素,社區建設僅依靠各級政府的投入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在城鄉一體化背景下,我們要改變傳統農村建設的資金來源,擴寬資金投入渠道,構建政府、企業、社會等多渠道資金籌措機制。首先,政府作為農村社區建設的主體,應根據實際需要合理規劃。例如,可以設立農村社區建設的專項經費支持農村社區建設。其次,政府可以出臺一些優惠政策吸引和動員一些相關的企業進入到社區中來,這樣企業在獲得利益的同時,也能為社區居民的生活帶來便利。最后,政府和當地居民動員一些社會組織,包括一些農村社區志愿者組織、公益性組織等投入到當地的農村社區建設中來,也可以鼓勵農民在社區建設中投資或者投勞,引導農民發揮建設主體的作用[3]。這樣通過多種渠道擴寬資金來源,不僅可以緩解政府的財政壓力,同時也能避免出現后期資金投入不足帶來的社區建設停滯等問題,構建社區建設的長效發展。3.2調動農民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社區建設是一項群眾性的工程,涉及到千萬農民的切身利益,在農村建設中要本著為人民謀利益的基本原則,切實做到為人民服務。只有切實以提高農民的利益為基礎,才能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參與和支持。因此,在社區建設中首先要在農村社區建設之初,充分聽取并尊重當地村民的意見,要站在最廣大農民的立場上去規劃,在后期建設時也要時刻結合當地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努力探索適合當地實際的社區建設道路。其次,在農村社區建設的全過程中,要加大宣傳各項社區建設政策意見,通過宣傳使廣大群眾對社區建設有更加清晰的了解,調動農民建設美好家園的積極性和熱情。最后,要督促各村級干部實行社區建設政務公開,適時的公開并征求群眾的意見,避免出現村干部“一言堂”現象??傊r村社區建設只有從農民的切身權益出發,以農民的滿意來衡量,才能調動農民的積極性。3.3創新農村社區管理體制。農村社區建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提高社區管理和服務水平,構建農村社區服務與管理的一條龍,讓更多的農民享受到與城市居民同樣的服務待遇。為此,一方面要以政府為主體,采取各種措施鼓勵和吸引社會各級組織和企業對社區建設提供資金或服務支持,建立完善的教育、衛生醫療等基礎設施和社區服務體系,讓農民能夠享受到方便、舒心的社區服務。另一方面要建立配套的社區管理體制。外在的設施建設是推動社區管理的一個客觀條件,但僅有外在條件而內在管理跟不上會使農民對這些設施的好感大大下降。因此,應加快建立社區信息化管理服務平臺,了解居民對社區建設的意見,及時改進,不斷提升對社區管理與服務的滿意度。在城鄉一體化背景下,農村社區建設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在規劃時,我們要在結合城市社區建設經驗的基礎上發揮農村自身的優勢,努力探索出一條符合當地發展規律的道路。在建設時,我們要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用創新的思路推進農村社區的和諧建設,使廣大農民真正享受到農村社區建設帶來的幸福。

參考文獻

[1]吳比,高強,劉俊杰.農村社區建設向何處去—河南新鄉農村改革試驗區農村社區建設調查[J].農村工作通訊,2016(07):58~61.

[2]武俊偉.城鎮化背景下農村新型社區化建設模式—基于河南省新鄉市的調查與分析[J].宜春學院學報,2014,36(04):45~48.

[3]韓麗娜.加快新鄉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研究[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3(05):44~47.

作者:楊婷 單位:武漢輕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