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管理論文
時間:2022-06-17 04:38:02
導語: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農村地區的社區建設以及社會的和諧穩定都需要依賴于農村社區的信息化建設。因此,了解農村社區信息化建設的具體內容以及特征,研究信息化建設的方法是極其重要的。通過重點關注信息共享、互通有無,推動國家電子政務網絡的構建,從整體上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以及服務水平,這對基礎信息網絡的形成以及重要信息安全系統的構建都具有非凡的意義。
【關鍵詞】農村社區;信息化;問題;對策
1引言
新時代下,農村的社區建設和社會穩定都需要依靠于信息化建設。信息化能夠改變農村的落后狀態,統籌城鄉發展,所以要在農村地區進行信息化建設,讓農村也大力發展信息化,從而促進現代農業的發展。因此研究信息化手段在農村社區建設當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2農村社區信息化的內容和特征
農村社區的信息化指的是在農村社區當中采用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將村民生活的各方面、村務管理的各方面融入方便大家共享并利用相關信息資源,從而提高農村人民的生活品質,推動社會進步和和諧穩定。它的特征是圍繞農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來開發相關信息資源并進行應用,以帶動農村現代化,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社區信息化密切關聯農民生活、村務管理等方面,主要包含以下方面:①政務信息化,村委會內部可以構建網絡辦公體系,通過互聯網聯系內部不同職能部門以及上下級有關部門,實現辦公的信息統一管理、決策的科學性。②管理信息化,村委會通過互聯網對外提供網絡信息交流平臺,使農民可以通過這個平臺與村委部門進行有效陽光透明的交流,方便群眾監督、實行政務公開。③服務信息化,通過將不同的信息資源收集到一起,全都放置于電子化的信息服務平臺之上,方便農民進行查詢了解。④生活信息化,通過電腦網絡、廣播電視、電話等多方面進行信息了解,從而幫助農民提高生活水平。
3針對農村社區信息化的建設方法
隨著我國逐漸重視農村社區信息化的建設,通過互聯網來實現農村的信息擴大化以及城鄉信息互動,促進農村的生產發展,加快農村建設的進度。3.1加強認識,加大基礎設施的投入。想要做好農村社區信息化建設,首先各級部門需要加強意識,重視農村的信息化建設,要堅持為此服務。鄉鎮一級要努力爭取到上級的支持,將農村信息建設納入農村基礎建設的范疇,爭取實現農村網絡的普及。其次,資源要進行整合,同一建設規劃,以免產生重復的情況。并且通過一個有能力的工作組來落實相關細節,保證質量,促進工程的實施。再者,可以同時利用相關的信息載體來豐富服務方式,提升服務水平。可以通過建設個別信息化示范村的政策來引領良好的建設氛圍,鼓勵和支持整個社會開展農村信息化建設,利用社會的力量來推動建設速度。3.2加強農民信息意識,培養專業的信息化隊伍。農民的文化水平較低,因此接受能力普遍較差,信息意識也不強,所以十分有必要加強農民的信息能力。教育部門可以在農村教育體系當中設置相應的課程,通過教學方式傳遞給農民,并通過不同的渠道進行宣傳,以提高農民的信息意識。如果有條件話,可以提供一段時間的免費網絡服務,使農民首先進行接觸,通過使用去進行了解。同時因為要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所以要有專業的信息化人才對信息的來源、傳播渠道、社會效果等方面都進行分析篩選,讓這些信息能夠有效服務于農村。所以也需要即刻培養相應的農村社區信息化人才。相關部門應當采取措施來培養一支專業能力強、精干高效的農村信息化隊伍。3.3構建合理的農村信息體系。合理的農村信息體系應當包括以下內容:①全面的信息指標。當建設了全面的信息指標時,農民就可以通過這個指標知道自己需要種什么、量多大、供給誰等各種問題。能夠幫助農民有更明確的目標,并預防一些由于社會經濟產生的問題。②信息的動態化。市場是在時刻變化的,只有掌握了市場才能抓住機遇。比如說溫室蔬菜的價格根據上市時間的不同而有巨大的差距,所以如果能將價格的變化以及相應指標的變化信息傳遞給農民,就是十分具有市場價值的信息。③信息的分析管理。通過分析信息,挖掘到信息內部的實質,才能正確把握信息。所以說,不僅要收集信息,更需要學會分析信息。④信息的覆蓋面廣、聯系通順。把單向變更為雙方聯動,可以保障信息的準確性和及時性,也使農民能夠通暢、便捷地獲取信息,抓住機遇。⑤風險預警。通過及時了解到風險信息來進行規避,可以減少農民的損失??茖W合理的信息體系可以幫助農民抵御風險,及時了解相關問題,推動農村發展。3.4構建統一的信息管理系統。統一的農村信息管理系統構建是農村社區信息化建設的重要一環,它能夠提升管理的效率和管理的質量,使上級部門及時了解相關情況并制定相應措施;同時也可以提高管理透明,構建全面的監督體系。目前農村社區信息管理系統存在著很多問題,不能夠應對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很多問題,因此構建統一的信息管理系統迫在眉睫。農村社區信息管理系統應當包括計劃生育、資源、農保、人口等各個方面;需要集結內部不同功能的數據,滿足不同管理層的各種要求;需要實現對錢、人、物的統一管理,降低費用,提升效率,實現村委辦公的信息化。上級部門和領導能夠隨時查詢相關情況,同時農民也可以擁有一定的權限進行查看,以保障管理的透明化,反映相關的問題。
4結語
我國的社會結構在進入新時期后發生重大的改變,農村人口的流動性加強,許多農業勞動力轉到了非農產業。農民的思想、生活態度、生產方式都發生了變化,他們希望和城市居民一樣擁有良好的收入、豐富的生活、多彩的娛樂活動,也對居住環境、農村醫療系統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滿足農民群眾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是當前社會和諧和發展的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參考文獻】
[1]秦向陽,趙春江,楊寶祝.信息技術支撐新農村建設的主要研究和應用領域[J].農業網絡信息,2006(12):7-8.
[2]陳文莉.信息化在農村經濟管理中的應用[J].新農村:黑龍江,2017(27):24-24.
[3]張紹締,程超,孫磊志.信息化手段助力青島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管理[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3(6):20-21.
作者:孫思琪 丁彬 單位:長春工業大學
- 上一篇:社區善治要素整合及理論特質
- 下一篇:可持續發展綠色生態社區研究
精品范文
10新型護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