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區智慧治理體系建設的新路徑
時間:2022-09-17 02:58:08
導語:城市社區智慧治理體系建設的新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聚焦建設高效、精準、智慧的基層治理體系,成都市成華區從老百姓需求導向和精準匹配出發,以智慧社區建設為重要抓手,持續深化街道行政區劃調整和體制機制改革,深化拓展“大聯動•微治理”成果,初步探索出一條街道智慧治理體系建設新路徑。
一、構建運行高效的新體制,著力提升區、街、社區“多腦”協同能力
一是建立統一高效的領導體制。加強黨對智慧治理建設的統一領導,堅持統分結合、聯動協同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成立成華區智慧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區委領導擔任組長,強化統籌協調,推動區級有關部門、街道工作落實,構建高效運行的管理體制。二是優化分工協作的職責體系。按照統籌兼顧、分級負責、協作配合的原則,以黨建引領社區治理與社會治理“雙線融合”為有效路徑,明確區委政法委、區委社治委、區智慧治理中心等相關牽頭部門職責分工,健全部門聯動協調機制,構建協同、高效的職責體系。三是健全整體聯動的組織架構。創新機構設置,成立區智慧城市治理中心,建強集成服務中心、治理中心、應急指揮中心一體化的“智慧城市大腦”;推動大數據建設和應用成果向街道延伸,對街道原有3個事業機構進行整合優化,在11個街道統一設置街道智慧治理中心,整合集成黨建、政務、網格、應急等信息平臺,建優街道“城市中腦”,打通“城市大腦”與“社區小腦”間的關鍵環節,充分發揮街道智慧治理中心承上啟下的作用,形成區、街、社區“三級貫通、數據共享、響應聯動”的街道智慧治理體系,大力提升“多腦”協同能力。
二、構建條塊融合的新體系,著力提升基層指揮調度能力
一是建立綜合執法指揮協調“大統籌”體系。在街鎮設立綜合執法協調辦公室和綜合執法中隊,明確綜合執法協調辦公室負責統一指揮調度執法資源和執法力量,統籌協調轄區綜合行政執法,推動逐步實現基層一支隊伍管執法。二是建立“1+3+11+N”指揮調度“大聯動”體系。構建以區城市智慧治理中心為核心,以公安指揮中心、政務服務中心、數字化城管中心為支撐,11個街道智慧治理中心為補充,83個智慧社區綜治中心聯動的指揮調度體系。完善平戰結合機制,根據重大事件、重大時間節點,建立日常、節假日、應急三重指揮調度模式,通過視頻調度、會議調度等形式,實現數據實時對接、信息分級共享、矛盾及時處置。三是建立“1+3+N”社區網格“大聯勤”體系。構建覆蓋民警、網格員、綜合隊員、樓棟長、自治組織等多元力量的群防群控體系,打造社情民意網,促進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等有機結合,切實提升基層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構建建設實踐的新范例,著力提升社區智慧治理能力
一是完善智慧社區建設實踐規范體系。編制《成華區智慧社區建設三年實施方案(2019—2021)》《成華區智慧社區建設指引(2020)》,探索形成智慧社區建設理論體系和實踐操作體系,為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提供支撐。二是打造社區智慧治理實踐范例。持續深化智慧社區應用場景和配套機制建設,打造44個智慧社區,其中,“大聯動•家空間”智慧社區建設在2020年全國“創新社會治理典型案例”中被評為最佳案例。三是探索“智慧社區+五防融合”助力智慧抗疫。圍繞依法防控、科學防控、群防群控、自治防控、自我防控“五防融合”,依托智慧社區系統平臺自主探索研發“指尖守望”社區智慧健康(社區疫情監測)、“商家聯盟”微信掃碼抗疫服務系統,鏈接區級疫情防控“五色卡”管理系統,開展精準防控,助推企業復工復產,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 上一篇:社區教育的建設與發展探討
- 下一篇:社區文化建設實踐與成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