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論文
時間:2022-05-24 08:32:51
導語:農機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了總結潁州農機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情況的經驗,分析存在的問題和制約因素,進一步提升農機化公共服務能力,對潁州農機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總結了工作成效與經驗,分析了主要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農機化;調研;服務體系建設
一、基本情況
1、組織結構。潁州區農機局下屬三個事業單位:農機校、農機推廣站、農機監理站,主要職能是教育培訓、農機職業技能鑒定,承擔全區農機新機具、新技術引進推廣示范,對本轄區內的農業機械核發牌、證和駕駛、操作證以及農業機械的事故處理。2、人員結構?,F有在職人員53人,其中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19人,初級職稱28人,直接從事公共服務的技術和管理人員比例93%。3、資金投入。經費來源渠道是全額財政供給,凡屬于農機化公共服務資金,??顚S茫客度?,決不截留挪用。
二、工作成效與經驗
1、認真搞好農機購置補貼工作。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支持農機化發展、推進公共服務的重大舉措。今年潁州區獲得1554萬元補貼資金,帶動各方投入資金近3000萬元。經過宣傳、申報、審核等程序,用于補貼大型農機具(包括拖拉機、收割機、播種機等)。2、多渠道開展農機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工作。新形勢下農機培訓內涵發生了變化,由學歷教育轉向素質教育,專才教育轉向通才教育。農機校加大經費投入,完善教學設備。采取聯合辦學、合作辦學、其他行業短訓班等不同形式,豐富教育培訓內容。與其他涉農工作相結合、與農民群眾的需求相結合、與安全生產工作相結合,與陽光工程和職業技能鑒定相結合。針對基層農民的培訓形式,也做到長班與短班結合,農閑與農忙結合,校內與校外結合。3、致力開展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農機推廣站解決好農機推廣經費、人員技術培訓問題,做好技術指導示范、引導工作。根據區情,重點突出推廣先進適用的“兩深一精”機械,配合禁燒工作,做好秸稈粉碎還田綜合利用。通過爭取農機項目,實施拉動效應,增強推廣能力,積極開展示范性服務。4、落實農機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監理站樹立“管理就是服務”的理念,把履行監督職責和為基層、為機手服務有機結合起來,使農機安全監管規范化。工作人員實行考核上崗、持證上崗制,并定期進行輪崗,提供機手入戶考試、辦證和二保、檢測年檢年審“一條龍”服務。公開辦事依據、指南、流程、收費標準、監督電話,推行政務公開和服務承諾制,簡化辦事程序,做到簡化不違規,提高辦事效率和行政效能。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育培訓方面。(1)教師再教育程度低目前學校大多數教師知識老化問題突出,缺少專業性培訓以及對新式農具知識的了解,滿足不了新時期農機培訓工作的要求。(2)農機培訓領域小主要是以培訓拖拉機駕駛員為主,培訓較為單一,在拖拉機駕駛員培訓社會化的今天,如果不拓寬辦學范圍,多層次、多專業進行培訓工作,將會制約農機校的生存與發展。2、推廣方面。主要是資金投入不足,基礎設施及辦公條件都比較落后,僅能維持最基本的工作需求,無法進一步向深度及廣度推進。鄉鎮機構改革撤銷農機站,大批工作人員分流下崗轉崗,缺少專業農機工作人員,導致基層農機公共服務不能很好全面覆蓋、延伸。3、監理方面。農機監理執法力度不夠,執法手段受到限制。部分農機手素質不高,有待加強思想上、技術上的培訓教育。各部門協調工作不夠一致,導致對部分農機車輛常規化管理脫節。
四、發展思路
農機培訓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培訓機構教學人員技術素質的提高。農機培訓工作是農機化事業的基礎,是推動農機服務產業化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手段,所以必須大力培育復合型、適用型、一崗多能、能教能用的教學人員。此外,農機培訓機構還要積極爭取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主動與各相關部門合作。建立機手培訓檔案,依托農機大戶,帶動更多的農民朋友學農機用農機。針對本地區的人口及土地面積都小的特點,農機推廣工作以后以推廣特色農機具為主,比如:秸稈打捆還田機械、園林機械等,起到高端帶頭作用。
五、對策建議
1、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領導。高度重視農機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強化政府責任,把加強農機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納入農機化發展規劃,抓好督查落實工作,增加經費投入,充分發揮政府的協調和管理職能,形成全社會協調一致、有關部門分工合作的良性工作機制。2、進一步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大力提高農機化公共服務意識,努力在全社會營造有利于農機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良好氛圍。3、進一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高農機化隊伍的整體素質。要從源頭提高隊伍素質,通過學歷教育、繼續教育、短期培訓等手段,在全面提高隊伍素質的基礎上,嚴把人員準入關,對進入農機化公共服務隊伍的人員,要求必須具備相應的學歷和相關的專業知識技能,從源頭上提高隊伍素質,為進一步提升農機化公共服務水平提供人才保障。4、進一步擴大農機公共服務范圍。農機培訓不僅是針對農業機械使用者的培訓,還要對農機經營戶、農機經紀人、農機操作者進行專業、系統培訓。加大對農機監理業務的資金投入,加強技術裝備建設。完善各部門聯合執法機制,嚴厲查處黑車非駕、超速超載、無牌無證拖拉機上路。理順管理體制,農業綜合服務站確定專人負責農機公共服務工作,財政預算應有一定的農機公共服務事業經費,逐步完善辦公場所、設備。建立健全激勵獎勵機制,創造農機公共服務的良好環境。
作者:劉洪光 單位:安徽省阜陽市農機化成人中等專業學校
- 上一篇:水土保持監測制度體系建設研究
- 下一篇:養殖場疾病防控體系建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