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體系建設和信息聯動機制迫切性
時間:2022-10-30 11:55:21
導語:信用體系建設和信息聯動機制迫切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信用體系建設已經進入到全面快速發展階段,在政府實現政務公開、開展社會監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闡述了信用體系建設和信息聯動機制的重要性,分析了實施信用體系建設和信息聯動機制的主要特征,以及面臨的難點,并提出了開展信用體系建設和信息聯動機制的建議。
關鍵詞:信用體系建設;信息聯動機制;迫切性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信用體系建設已經進入到全面快速發展階段,在政府實現政務公開、開展社會監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國家高度重視信用體系建設,印發出臺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全面部署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進程,由此,我國開展信用體系建設進入突飛猛進發展的新階段。本文闡述了信用體系建設和信息聯動機制的重要性,分析了實施信用體系建設和信息聯動機制的主要特征,以及面臨的難點,并提出了開展信用體系建設和信息聯動機制的建議。
1信用體系建設和信息聯動機制的重要性
目前,我國政府正在不斷推動國家機構改革,推動政務信息公開化發展,這就對信用信息建設和信息聯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信息得到有效的數據支撐,政務部門職能才能最大限度實現,真正達到讓群眾少跑腿,數據多跑路的效果。建設信用體系建設和信息聯動機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社會資源的重新配置,有助于推進中國文化的發展,有助于信用監管體系的形成。
1.1有助于社會資源的重新配置
現代社會信息技術高速發展,信用經濟已經基本形成,不同于過去的實物資本,不再需要設備、廠房才能開展生產,產生經濟利潤,現如今,人們憑借自身積累的信用資本就可以完成融資,開展交易活動,就可以促進社會經濟的公平發展。目前,信用作為資本已經參與到社會資源的配置中,阿里巴巴推出的“芝麻信用分”,通過對用戶的大數據分析得出相應的個人信用分,這些已經在消費信貸、租房、租車等領域得到了極大的應用。
1.2有助于推進中國文化的發展
社會的發展需要信用秩序,人民需要信用環境,當前,中國人的信用意識正在蘇醒,中國正在逐漸進入信用的社會,商人不再肆無忌憚的偷奸?;鐣荚讵剟钫\實守信的人,中國的社會信用體系始于誠信缺失,在誠信文化中得到提升,具有濃厚的中國特色,彰顯了中國文化,互聯網時代,可以利用大數據對每個人的信息進行分析,看到人們的信用行為。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在中國文化的發展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時也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信用體系建設將有利于構建誠信的社會,助推中國文化的發展。
1.3有助于信用監管體系的形成
信用信息與數據庫建設階段、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正式啟動階段,以及全面推進、統籌實施四個階段,通過建立信用體系建設、加強信息聯動,將有助于國家各部門信息共享,有利于國家制定重要政策決策、各部門開展工作,形成強有力、全覆蓋的市場監管體系。
2信用體系建設和信息聯動機制的主要特征
開展信用體系建設,建立信息聯動機制,是政府部門實現政府公開、開展社會監管的具體體現。當前,我國信用體系建設和信息聯動機制呈現一定的特征,主要包括:
2.1應用需求的普遍性
根據調查表明,在當前信息發達的社會,國家部門,諸如,工商、國稅、公安等部門根據職能范圍劃分,都需要其他部門的信用信息作支撐,因此,國家部門開展具體工作對信用信息的需求具有普遍性。目前,我國各部門的信用信息分散在不用的部門和機關,這些部門之間并沒有實現信息共享,這就無形中給部門開展工作造成了影響,降低了政府部門工作的效率。
2.2應用領域的廣泛性
政府部門開展工作對信用信息的需求具有十分廣泛的應用,比如開展宏觀決策、制定相關規劃、以及開展預警等工作時,都需要其它部門的信息支持,尤其是工商部門,其在開展信息變更登記、吊銷營業執照等具體工作時,需要執法部門的信息聯動。隨著社會的高度發展,政府部門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多,如信貸監管、招標投標、社會保險征繳等領域都需要各相關部門的信息共享。
2.3信息需求的時效性
社會變化日新月異,企業、個人的信息變化也呈現非常快的變化,因此,政府部門開展政策決策或者開展工作時,對信息的要求也很高,比如,在開展納稅監管等方面,要求實時開展信息的共享,這樣才能確保政府部門開展工作的準確性。
2.4需求對象的多元性
政府部門業務工作開展呈現一定的交叉性,這就決定了其在信息需求方面也需要多政府部門的合作和信息共享,如,工商部門需要稅務、海關、公安等20多個部門的信用信息,而公安又需要工商、稅務等17個部門的信用信息,這就表明,政府部門開展工作對信息的需求呈現多元性。
3實施信用體系建設和信息聯動機制面臨的難點
目前,我國正在積極開展信用體系建設和信息聯動,然而此項工作是一個多部門合作、全方位、多視角的過程,需要政府各部門的相互協調配合,以及科技技術力量的支撐。就目前情況而言,多部門對信用信息建設和信息聯動機制表現出非常迫切的需求,但是我們也看到,這項工作仍面臨著很多的難點。
3.1重視程度不夠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需要多部門聯動,各部門的重視程度高低,直接影響著該項工作的進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一是體制制約,各部門受部門利益、工作量等的影響,對信用信息提供工作重視不足,沒有將此項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則影響整體效果;二是創新意識不足,信息體系建設對于日常工作來說,屬于新生事物,是業務工作的創新,因此,很多缺乏創新意識的部門就很難推進此項工作,缺乏積極性;三是認識狹隘,很多部門認為信息建設只限于企業方面,對于個體商戶、特殊人群的信息并沒有考慮在內,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信用體系建設效果。
3.2制度建設不完善
目前,信用信息建設尚處于前期摸索階段,各部門都在根據自己的理解或者上級部門的文件要求開展工作,在省市層面,并未制定出臺相應的管理規范和實施辦法,這就造成權責不明,各單位對于各自進度和建設程度并未有量化指標,導致此項工作開展緩慢。
3.3信用信息的“質“和”量難以保證
盡管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正在火熱開展中,但是,我們看到現在各部門提供的數據離體系建設仍有很大的差距,如工商部門負責行政許可的吊銷、撤銷等工作,但由于此項工作并未全部數字化、規范化,這就造成很多部門在開展工作時,并不能及時拿到相關企業的吊銷、撤銷、期滿等信息。同時,很多部門不愿意提供企業的關鍵信息,金融部門提供的只有企業貸款等信息,而對于企業債務、銀行開戶等信息仍然處于不開放狀態,這給其它部門開展工作造成了影響。
3.4信息化科技水平制約
信息體系建設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賴于信息化科技水平高低,一是沒有形成整合的業務信息平臺,各業務各有平臺,沒有足夠的技術和人員將各業務平臺整合,這就給聯合監管造成影響,二是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提供不及時,很多部門不能及時將各種信息轉化在平臺上,信息化技術水平低,同時也受保密性質要求,部門信息不能完整的反映在信息平臺上,給信用信息建設造成了阻礙。
4開展信用體系建設和信息聯動機制的建議
4.1提高認識、完善機制
各部門應該不斷提高對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視程度,認識到此項工作對于提升人民的滿意度,推進政務信息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明確各科室、各部門的職責,積極參與,增強做好此項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性。完善各項體制機制,出臺國家、省市層面的信息聯動指導意見,并將其作為各部門年度考核工作的指標,督促各部門的工作,同時建立協調機制,方面各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研究解決此項工作中出現的動態問題,讓信用信息建設和聯動實現更高層面的應用和推廣。
4.2整體推進,提升信息化水平
國家大力推行信用信息建設和信息聯動機制建設,此項工作是以信息化建設為基礎和技術支撐的,信息化建設水平直接關系到各部門信用信息建設工作開展的水平和質量。因此,各部門要加快制定省級部門系統信息化建設的整體規劃,加快制定和完善部門內部信息化建設規劃,加強支撐信息聯動的網絡平臺建設,改善網絡系統,實現各部門、整體平臺的穩步推進。
4.3加強調查研究,建立數據中心
信用信息建設是開展電子政務的重要抓手,要促進全國政務信息改革就要做好此項工作,各部門加強協調、建立科學會商機制,著力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動態問題。要加強研究,建立數據中心,形成共享交換服務平臺,為省市政府進行宏觀決策提供數據支撐,提升全國誠信環境。
參考文獻:
[1]施美榮.淺談公證在構建社會信用體系中的作用[J].中國公證,2017(2):43-46.
[2]馮巍威.信息共享視角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有關問題的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6(16).
作者:吳海鵬 單位:黑龍江省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中心
- 上一篇:財務共享中心模式下財務核算體系建設
- 下一篇:會計論文選題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