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信息網絡建設思考

時間:2022-07-27 09:56:28

導語:航運信息網絡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航運信息網絡建設思考

摘要:“綠色航運”本質上是具有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內涵的航運模式,離不開長江航運通信專網的強力支撐。“三峽無小事”!長江干線三峽宜昌區段信息基礎網絡建設意義重大且迫在眉睫,在規劃建設過程中,必須牢牢抓住三個關鍵。即:網絡融合,信息共享;資源整合,高效復用;需求驅動,適度超前。也就是要深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充分體現“綠色航運”發展要求,充分整合利用各種基礎資源,著力打造全面覆蓋宜昌三峽區域的相對統一完整、船岸一體、高速暢通、安全可控的基礎信息通信網絡,形成穩定可靠的大三峽區域基礎網絡支撐能力。

關鍵詞:綠色航運;融合整合;高效復用

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說:“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边@生動形象地表達了我們黨和政府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要按照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建設美麗中國,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1“綠色航運”的理解

報告首次提出“交通強國”,為我國交通運輸的未來描繪了宏偉藍圖。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在2018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表示,“交通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先行領域和戰略支撐。建設“交通強國”是未來我國交通運輸發展的總目標,全面引領相應的框架體系搭建。李部長用“自身強”、“強國家”六個字形容“交通強國”的基本內涵。其中,“自身強”就是綜合實力世界領先。實現交通運輸規模數量大、質量效率高、科技創新強、行業治理優、國際影響廣,擁有更加安全便捷、經濟高效、綠色智慧、開放融合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擁有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一流交通運輸企業,使各種運輸方式的比較優勢和組合效率得到充分發揮。李部長更進一步強調要統籌推進鐵路、公路、水運、航空、郵政、物流等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全面建成布局完善、互聯互通、綠色智能、耐久可靠的綜合交通基礎設施設施網絡體系??梢哉f,“交通強國”戰略充分貫徹了“綠色”發展的理念。長航局局長唐冠軍說:“黨的十八大以來,長江航運事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我們始終堅持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綠色航運取得新成績。五年來,生態航道、綠色港口、綠色船舶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非法采砂得到有效遏制,非法碼頭清理成效顯著,航道與岸線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同時大力推廣靠港船舶使用岸電和LNG等清潔能源,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得到廣泛應用,航道疏浚土綜合利用成效顯著?!碧乒谲娋珠L認為,在“交通強國”戰略推動下,新時代長江航運的新使命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建設強大的現代化長江航運,服務現代化強國戰略,為“交通強國”提供長江方案,貢獻長江智慧,書寫交通強國的“長江篇”。新時代長江航運發展的新戰略是“一條主線四個長江”?!耙粭l主線”是建設現代化長江航運,打造全流域黃金水道?!八膫€長江”是打造平安長江、數字長江、陽光長江、和諧長江。平安長江就是長江航運要安全、暢通、有序、高效;數字長江就是長江航運要智能、互聯、開放、共享;陽光長江就是長江航運要廉潔、文明、法治、公平;和諧長江就是長江航運要生態、綠色、美麗、共生。“一條主線四個長江”發展戰略貫徹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在長江航運的具體實踐。平安是前提,數字是支撐,陽光是保證,和諧是目標,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從提出發展理念,到“交通強國”、現代長江航運的具體實踐,都充分體現和深化了“綠色”理念。“綠色航運”已經成為交通人、航運人和全社會的廣泛共識?!熬G色航運”不僅是指在航運生產過程中注重經濟效益和保護環境的簡單結合,更重要的是強調航運效益和環境的相互協調,使之可持續發展。就是要將現代科學技術運用到船舶航行、安全生產及日常管理,使其節能高效,做到不因當代人的利益而犧牲后代人的福祉,從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建立環境共生型航運管理系統。因此,“綠色航運”的本質就是具有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內涵的航運模式,是避免航運活動對環境的破壞,避免資源浪費,促進可持續發展的航運新形式。

2長江航運信息網絡對“綠色航運”的支撐作用

隨著“一條主線四個長江”戰略的推進,加快建成“云上長航”,全面實現信息網絡化、業務數字化、運輸生產和管理服務智能化,促進“綠色航運”目標的實現,已經成為航運人共同的行為準則?!霸粕祥L航”是長江航運信息化發展的方向和統領,是實現現代化的具體措施和重要抓手,是“綠色航運”的必由之路之一,而“云上長航”建設離不開長江航運通信專網的強力支撐。相信不少人對2015年6月1日發生在長江干線荊江河段的“東方之星”翻沉事件記憶猶新。在國務院組建的專業組調查過程中我們了解到,參與調查的專家驚訝地發現,正是長江監利話臺通過甚高頻這個簡單又實用的手段應急播發了惡劣氣況信息,使區域內船舶及時采取錨泊停航等措施從而避免了更大的災害發生,同時專家們也感嘆長江上至今仍缺乏類似于全球海上遇險與安全系統(GMDSS)。這就是長江航運通信專網的現狀,也因此,自1953年政務院財經委員會以[1953]財經交字第79號文確定將原郵電部所屬各地江、海岸電臺交由交通部統一領導和管理,同時明確江、海岸電臺為我國陸地對水上通信的唯一機構,承擔水上安全通信保障和船岸通信服務職責。長江通信專網管理機構歷經多次改革變遷,至2017年12月,交通運輸部正式印發了長江通信管理局主要職責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規定,進一步明確了長江通信管理局的公益性事業單位性質,明確了10項新職責。長江航運通信專網是借鑒發達國家內河航運管理模式和經驗,結合長江航運實際,以保障長江水上安全管理和船舶安全航行為目的、促進長江航運信息化現代化的世界獨一無二的專用通信網,是長江航運安全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長江航運現代化和“四個長江”建設的重要支撐。長江航運通信網依港而建,因航而興,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簡單到高級,一步步走過漫長的發展歷程。發展現代化長江航運需要兩條大通道。一條是水下高等級的數字航道,一條是陸水空天一體的寬帶、泛在、公益性的信息傳送高速公路。長江航運信息傳送高速公路,就是為了滿足長江航運信息化網絡體系建立,包含沿江干線光傳輸網、水上無線寬帶接入網、數據通信網和衛星通信網為一體的、融合了最新的信息通信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寬帶化智能化的信息傳輸通道。廣泛互聯的傳輸網絡和海量的存儲是航運信息化現代化的基礎,也是“云上長航”必備的基礎物質條件。通過國家多年投資建設,長江航運通信網具備了信息傳送主通道基本功能。初步形成了SDH光纖長途傳輸網、VHF和AIS船岸通信網、電話交換網、數據通信網和電視電話會議網等基礎網絡,培養了千人規模的專業技術隊伍??梢哉f,長江航運通信網是長江航運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四個長江”建設的有力支撐,是區別于中國內河乃至世界通航河流的獨特航運資源。然而,由于思想觀念等多方面原因,長江航運通信網的建設發展受到一定制約。專網建設發展長期處在“公網如此發達,專網還要不要”的爭論中,自身功能也存在較大缺陷。傳輸網絡自愈性差,存在較大的網絡安全風險;船岸“最后一公里”寬帶接入至今未普遍實現,難以滿足航運各要素的透徹感知和廣泛互聯,信息傳送主通道的能力日顯不足?,F代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充分依托長江航運通信網,加快建設長江航運信息傳送高速公路刻不容緩。長江航運通信網的發展進程,是通信技術不斷演進的過程。可以預見,在未來相當長時期內,將是船岸無線寬帶網、沿江光纖通信網融合而成的、支持移動互聯的泛在網為技術發展方向。因此,我們應以沿江干線光纖網和船岸無線寬帶接入網為建設重點,逐步打造立體化覆蓋、多功能服務、全業務保護的現代化信息通信專網,最大限度發揮專網資源優勢,更好地服務航運現代化建設。

3長江干線三峽宜昌區段信息網絡建設的三個關鍵

“三峽無小事”!長江干線三峽宜昌區段,上至巴東鳊魚溪、下至枝江鴨子口,包含三峽大壩和葛洲壩之間59公里特殊航段,通航里程共計272公里。隨著長江經濟帶、交通強國等國家戰略持續推進,“四個長江”、“云上長航”等行業戰略規劃的實施,為了更好地適應長江三峽通航管理、水上安全監管、船舶集中待閘管理等特殊需要,不斷提升長江干線大三峽區域(宜昌區段)航運公共服務水平,強化長江航運通信網宜昌區段基礎網絡建設意義重大且迫在眉睫。而在規劃建設過程中,必須牢牢抓住以下三個關鍵。3.1網絡融合,信息共享。伴隨著舉世矚目的長江三峽工程的建設和投入運行,長江航運通信網宜昌三峽區域基礎網絡建設起步較早,但后續更新改造步伐相對緩慢。經過國家“九五”以來三峽淹沒復建、宜寧接入網工程、長航局系統基層站點用戶接入網工程、與高速公路信息通信聯網工程、武漢至重慶干線傳輸網更新改造工程等建設項目的持續投入,區域網絡初具規模?;緦崿F了區域網絡節點鏈狀全覆蓋,儲備了較好的網絡完善和擴展條件。目前干、支線光纜線路里程約500公里,網內已有巴東、郭家壩、壩河口、宜昌、枝江5個干線通信機房,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宜昌海事局、宜昌航道局、宜昌航道工程局、宜昌長航公安局等10個核心網絡站點,宜昌巴東海事處等32個重要業務站點,以及42個末端網絡接入站點,基本將宜昌地區長航系統單位全部接入長航通信專網,網絡站點總數達到89個。同時,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為適應自身管理和業務工作需要,也建有自身獨立且較為成熟的網絡體系。多年來,我們充分發揮長江航運通信網宜昌區域既有的基礎網絡平臺,不僅千方百計保障了干線通信暢通,有效支撐長江航運通信網各應用系統組網運行,更為長航局系統在宜單位提供了基本的網絡保障和信息通信服務,為“四個長江”、“云上長航”、“智慧海事”、“數字航道”等建設發揮了重要的信息承載作用。根據長江航運信息化規劃,十三五期間將進一步整合長江干線各級港航管理部門掌握的各類信息,建立長江航運數據中心,實現長江干線港航管理部門各級數據中心之間信息高效共享,并實現與沿江地方港航管理等有關部門之間信息互聯互通。網絡融合,信息共享,就是要著眼于區域內長航系統各支持保障單位、港航企業間的網絡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共用,進行區域網絡的頂層設計和統一建設,有效融合三峽通航管理局等系統單位的內部網絡。通過網絡融合,努力構建覆蓋整個宜昌大三峽區域的、開放兼容、可以有效擴展的長江航運基礎信息通信網絡。為打破行政區域限制,實現信息交互與融合搭建穩定的基礎網絡支撐平臺。3.2資源整合,高效復用。宜昌區域基礎網絡雖然已具備了16個無線基站(站房、塔桿、供電、鏈路等),擁有自建管線資源、跨江通道(巴東大橋、香溪河大橋、夷陵大橋、至喜大橋等)、城市地下管網(可利用)、核心機房和電源配套設施相對完善等諸多優勢,但目前這些基礎設施條件和優勢較為零散,缺乏系統性,枝江水域姚家港等部分重要的業務保障區域還存在短板和瓶頸,部分光纜纖芯已全部用完無任何擴展余地,且缺乏既有資源的合理彌補和救濟,資源綜合利用的整體效能未得到較好的發揮?!笆濉逼陂L航系統將加快資源整合和業務協同發展,對基礎傳輸通道以及各地區城域網的覆蓋范圍、帶寬容量、網絡安全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宜昌城域傳輸網絡雖然已具備了一定的傳輸設備、管線及配套設施規模,但這些設施是依托不同工程分別建設,設施零散且系統性較差,三峽通信與長江通信的資源整合共享程度不高,未發揮系統整體效力,迫切需要從構建全轄區統一網絡的角度,充分利用現網資源,通過局部的升級完善,提高現有網絡資源使用效率。資源整合,高效復用,就是要從構建全轄區統一網絡的角度,充分挖掘和利用國家投資形成的長江通信專網既有資源、長航系統各單位尤其三峽通航管理局既有的網絡資源、社會可提供利用的網絡資源等,加大現有零散資源的科學規劃和有效整合,通過局部填平補齊、升級完善,進行資源綜合利用,避免重復建設,降低工程建設費用,實現國家投資效益的最大化和資源效益倍增。尤其要處理好與已建工程的邊界關系。主要是AIS系統完善工程、VHF更新改造工程、干線傳輸系統更新改造工程、基層站點用戶接入網工程、數據通信網升級改造工程、全國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系統聯網工程等,其中涉及到光纜傳輸線路、設備、無線基站資源、配套設施等,應最大限度利舊,不再重復建設。3.3需求驅動,適度超前。三峽是世界性工程,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巨大工程。其相關和技術標準和方案設計不可能完全預測到未來的發展,航運通過能力就是比較典型的例子。所以,應該有適度超前的意識。三峽工程如此,三峽區域信息基礎網絡建設也應該如此。應堅持問題導向和需求驅動,針對現有系統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堅決杜絕重復投資、重復建設,堅決避免大而全,要追求少而精,注重建設實效。同時,也要充分結合宜昌三峽區域水域特點、通航條件和航運管理信息化、現代化、智能化的發展要求,堅持“三峽無小事”的審慎思想,提高三峽區域信息網絡規劃和建設的政治站位,系統容量要滿足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內發展的需要,適當儲備寶貴的資源。另外,要充分考慮后續對長江干線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工程、AIS系統完善工程、無線寬帶網建設工程、交換系統更新改造工程等系統性的建設預留一定的支撐條件。還要充分考慮為沿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公共服務的需要。

4結論

總而言之,長江干線三峽宜昌區段航運通信信息網絡建設應充分依據交通運輸部關于交通運輸支持系統“十三五”建設規劃及其中期調整方案,深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充分體現“綠色航運”發展要求,牢固樹立“信息融合、資源整合、高效復用、綠色發展”的建設思路和總體原則,適當考慮今后5~10年的發展需求,以長江航運通信網宜昌中心機房為核心,以長航系統在宜單位的專業局為核心匯聚節點,以三峽大壩區域管理單位、近壩水域船舶集中待閘基地為重要匯聚節點,充分整合利用各種基礎資源,加快宜昌域城域網更新改造、宜昌區段船岸無線寬帶網等項目建設步伐,著力打造全面覆蓋宜昌三峽區域的相對統一完整、船岸一體、高速暢通、安全可控的基礎信息通信網絡,形成穩定可靠的大三峽區域基礎網絡支撐能力。

參考文獻:

[1]交通運輸部.《交通運輸部關于印發交通運輸支持系統“十三五”建設規劃的通知》(交規劃發〔2016〕63號)[R].2016,04.

[2]長江海事局、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長江航運通信網中長期發展規劃[R].2015,08.

[3]長江海事局、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長江干線船岸無線寬帶網建設思路與方案研究[R].2016,03.

作者:周學群 單位:宜昌海事局通信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