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的思考

時間:2022-01-24 08:48:35

導語: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的思考

摘要:高職學風影響著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當前高職生在學習目的、動力、習慣、態度、方向、興趣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與學業指導服務缺乏、課程改革認可度不高、學風管理力度不夠等有關。推進學業導師制、推進教學改革、完善學風管理制度等措施有助于創新學風建設機制。

關鍵詞:學業導師;全人教育;學風建設

學風就是指學生在學習態度、學習方式、學習成效等方面的表現,它是學生在校學習生活過程中的催化劑、內在動力。不同學校、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學風經過長期的傳承,往往會體現不同的風格。這種各具特色、各具風格的學風對學生的成長、學校的發展都會產生巨大影響。當前,內涵式發展被高職院校提上日程,學風建設也被高職院校放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1高職院校學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學習目的不明確。學風好壞的一個重要衡量標準就是學生的學習動力。部分高職學生對所學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學習要求不甚了解,專業知識需求和個人目標追求不一致。對專業培養目標不明確,部分高職學生在學習中沒有學習目標,學習缺乏主動性,甚至個別學生認為學與不學一個樣,學習僅僅是為了能拿個文憑?!捌綍r不努力,考試抱佛腳”的思想普遍存在[1]。2)學習動力不足。隨著高校改革的推進,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已經由“精英教育”階段轉入“大眾教育”階段,大學生特別是高職大學生的生源特征發生了很大變化。在傳統的“成績定成敗”的考評機制下,多數高職學生被社會定位為高考“失敗者”,這種定位讓他們中的多數人在進入高校前已經失去學習動力,或者說選擇進入大學更多的是滿足家長、親友的需求。因此,這些學生在進行專業選擇時往往都是隨大流或者由家長代選,個人興趣特長與專業沒有太多關系。隨之帶來的影響就是,這部分學生在進入高校后,更容易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更容易產生“學習無用論”思想。3)學習習慣欠佳。所謂學習習慣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根據個體學習成效,經過反復練習形成并最終養成的一種個體學習行為方式。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激發學生個體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而大部分高職學生在基礎教育過程中,由于多種原因,并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進入高校后,往往表現為學習不積極,上課遲到、早退、曠課,考試想作弊等。4)學習態度不端。受社會環境影響,部分高職學生在“會做不如會說”、“學得好不如混得好”等思想的影響下,個人價值觀念發生變化,他們主觀上認為努力學習對未來找工作沒有任何幫助,或者認為大學就應當多鍛煉所謂的實踐能力,理論學習沒有用。在這種學習態度下,學生容易以所謂的提高實踐能力來為自己不上理論課找借口,平時熱衷于參加各類社會活動,不注重理論課程的學習。

2高職院校學風存在問題的成因分析

1)學業指導跟進式服務缺乏。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直接影響其學習狀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高職學生在進入高校前經歷了無數次的考試,每次考試排名都讓其對學習產生排斥。表面上看,不愛學習,貪玩是其沒有學習興趣的原因。事實上,仔細分析一下我們不難發現,傳統的以成績好壞排名次的學業評價機制,讓學生失去了對學習的信心,加上在選擇專業時缺乏合理的認知和定位,在專業學習過程中學生無法對專業產生歸屬感、認同感,這些才是學生學習方向不明確的主要原因。實踐中,高職院校是根據市場需求來制訂專業培養方案的,且每一個專業培養方案都經過了專家論證,專業培養過程中開設何種課程,采用何種方式,注重培養學生何種專業能力都有詳細的規劃,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部分學校僅僅是通過專業認知、專業講座等形式對學生進行集體介紹,在具體學習過程中卻忽視了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沒有將學生的學業規劃指導落到實處[2]。2)課程體系改革學生認可度不高。學習興趣作為一種無形動力,對促進學風建設十分重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一個人對某個事物或者某件事情有了濃厚的興趣,他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所以在學風建設過程中挖掘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重要。事實上,人的興趣總是和人的內在需求結合在一起的,學生學習興趣不濃的原因很多,但學生感覺不到課程的魅力,或者說課程學習不能滿足學生內在的需要肯定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前,為更好地適應新的形勢需要,特別是在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院校一直致力于各類仿真教學、實踐教學改革,但在具體實踐過程中,由于過多地考慮了市場效益、師資力量不足等原因,部分學校并沒有將教學模式、課程設置與學生的內在需求相結合,學生對專業的課程體系不認可,對教師的教學形式不感興趣。3)學風管理執行力度不夠。學習習慣影響學風建設,而良好習慣的形成除了學生自身以外,完善學風考核機制很重要。由于學習興趣不濃、學習目的不明確等內在原因,高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得過且過,甚至不過也無所謂。內在的學習態度如果缺乏外在的制度約束,會進一步導致學生無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踐中,部分高職院校教學管理與學生管理兩張皮,教書育人相脫節,對學生中出現的學風違紀行為從輕處理甚至不理。如個別學校將學生的畢業率、考試及格率與教師教學水平相掛鉤,這使得一些教師怕麻煩,不管學生對所學知識是否掌握都給學生考核合格。個別學生管理人員認為學校招一個學生不容易,因為學生曠課等違紀而處理學生,會影響學生畢業,因此對學生曠課、遲到、早退現象不嚴格管理。4)學生價值觀念過于功利。事物的發展有內因和外因,其中內因起主導作用。學生學風存在問題,學校的學風督查、學風引導上雖然存在不足,但最關鍵的問題還在學生自身。市場經濟的發展給我們帶來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催生出功利、拜金、享樂甚至極端個人主義等價值觀,這些對大學生的成長造成了一定影響。在當前社會文化和價值觀念多元化的趨勢下,高職學生的個人價值取向具有多樣性、務實性、功利性。特別是成長在網絡信息大爆炸時代的高職學生,他們思維活躍、個性張揚,在“娛樂至上”、“金錢萬能論”等不良價值觀的誤導下,他們更容易對所謂的綜合能力發生認識偏差,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不能靜下心來去好好思考學習的意義。

3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的創新途徑

1)推行學業導師制度,加強學業過程跟進式指導,提高學生的職業認知能力。讓學生明確學習方向,增強學習主動性對推動學風建設很重要。高職院校應整合育人資源,建立完善學生學業導師制度。學業導師制最早源于英國的牛津大學,那時的學業導師類似于學生在道德和經濟方面的保護人。近年來學業導師制開始在部分高職院校施行,但在實施過程中卻有差異。要么將學業導師和班主任職責相等同,學業導師功能偏重于學生生活指導。要么學業導師工作流于形式,每年新生入學時開展一次專業介紹,學期中找個別學生談談話,畢業時進行畢業論文指導。事實上,由于高職學生普遍存在目標不明確、自控能力弱等缺點,更需要學業導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做好跟進式指導工作。這種跟進式指導工作的職責有別于班主任、輔導員的工作,應側重于幫助學生制訂學業規劃、培養專業興趣、改進學習方法等。高職學院應整合育人資源,借鑒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導師制的班級管理制度,以教學班為單位配備學業導師,從學生入學到學生畢業,根據學生學期特點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開展職業認知教育,幫助學生培養專業興趣,穩固專業思想;幫助學生進行職業規劃,引導學生發揮自身所長制定學習目標;幫助學生改進學習方法,提升學生學習效果[3]。2)推進教學改革,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學生學習興趣是否深厚,除了學生自身原因外,與學校的課程設置、教學形式、師資水平等有很大關系。高職院校在推行課程改革過程中要轉變觀念,始終以學生需求、學生興趣為本,通過改革課程體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高職教育以培養技術應用人才為目標,在進行課程改革時必須緊緊圍繞“如何將學生培養為技術應用人才”這個主旨,以生為本。通過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引入MOOCs、翻轉課堂、微課等形式,豐富課堂教學手段,吸引學生學習興趣;通過豐富學生第二課堂,以學生成長成才需求為主旨,創新教育形式,寓教于樂,挖掘學生學習興奮點,引導學生對學習重新定義,從而喚醒他們學習的主體意識。3)完善學風管理制度,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良好學風形成的保證。對高職學生而言,要調整原有的不良學習習慣僅僅依靠學生自覺顯然不行。常言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健全并落實到位的規章制度對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具有重要作用。高職院校在加強學風建設的過程中應制訂、完善學風管理制度,以促進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為抓手,通過嚴格的紀律規定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在紀律約束的基礎上,再通過學業考評、綜合能力測評、學分獎勵等措施對學生學習習慣進行引導,讓學生的學習觀念逐步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學習習慣由他律轉變為自律[4]。4)培育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學生的學習意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指出:“核心價值觀的養成絕非一日之功,要堅持由易到難、由近及遠,努力把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變成日常的行為準則,進而形成自覺奉行的信念理念。”學生學風建設也如此。學校不僅需要在學業引導、學風督查、課程改革等方面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需要深入研究和把握高職學生群體特性,尊重學生自身存在的差異,采取有效措施幫助學生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學生從內心真正對學習產生認同感。要創新教育形式,在大學生社會調研、志愿服務、專業實訓等課外實踐活動中挖掘教育資源,讓學生在學習中積極主動地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

作者:夏愛萍 單位: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李玉龍.高職院校學風建設[J].教育與職業,2014(35):22-25.

[2]高振勍,莫尼.當前高校學風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2):48-52.

[3]成漢華.基于目標管理法的高職院校學業導師工作初探[J].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46-48.

[4]邢峰.高職生學習習慣養成初探[J].新課程研究,2015(1):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