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風建設隱患分析與控制
時間:2022-06-23 02:40:24
導語:高校學風建設隱患分析與控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前無論是經濟還是教育,新常態的發展都是我國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教育改革的重點。所以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如何引領新常態,都是我國今后教育改革的工作重心。教育的改革是實現更多的人才儲備,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在我國高校的教育建設中存在教學中的不足,也隨著新常態教學發展不斷的顯現出來。本文針對新常態下影響高校學風建設中存在的隱患進行了分析和闡述,并根據高校學風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控制觀點。
關鍵詞:新常態;高校;學風建設
1高校學風建設存在的不足
1.1教學理念不夠完善
學生在結束高考釋放壓力過程中,很容易接受到網絡、社會中的一些不良因素。這樣使學生在進入新的學校時,由于高校教學理念的不完善,對學生的管理制度存在著不足,對自己要學的專業缺乏認識度,在學習的過程中嚴重缺興趣,甚至使學生對本專業產生了厭煩的心理,產生了逃課的現象。再由于老師的管理不到位,老師對新常態下的教學改革,只是實行表面化應付,沒有深入的進行改進,長此以往就會有學生掛科的現象。
1.2學生的管理程度不夠,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
目標是一個人學習和發展中的最大推動力,可以推動一個人不斷的前行,激發一個人的發展潛力。高校在學生的管理中,對學生的管理程度不夠,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目標不夠明確,據我國有關部門調查研究,有15%的學生對自己現在的生活存在著一定的不滿足,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上進心,對自己的以后的發展沒有良好的規劃。還有30%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過于浮躁,總是到考試的時候才進行學習,這樣的突擊學習使學生對知識沒有真正的掌握。另外,35%的學生將學習的目標定為獎學金,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長遠的目標。
1.3高校學風存在著不足
在我國高校校園中,校風的建設是尤為重要的,它有利于學生在校園的日常生活中得到熏陶。據我國教育部門調查研究,60%的學生經常有遲到早退、逃課等現象,對上課時間沒有正確的觀念,這樣的現象在每個高校中都會存在,學生在潛意識中還會認為這樣的事情是理所當然的。另外,有25%的學生執著于網絡游戲,導致高校每年都會有大量掛科、降級等,完全丟失了學習中的精神。
2加強新常態下高校學風的建設的策略
2.1強化新常態下教學理念
我國在不斷的進行教學改革,最終的目的就是培養人才,做到一切的教學手段都是為了學生在以后的發展。因此,在新常態下的高校學風建設,老師要不斷的轉換自己的教學理念,緊跟時代的腳步,充分的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性和創造性,讓學生自身的特點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另外,老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應給教學計劃剩余一定的靈活空間。新生在入校以后,應當允許學生對自己的專業進行試聽,給學生提供二次選擇的機會,這樣可以避免學生因為不了解專業的情況喪失學習興趣。老師在也要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也是新常態下教學改革理念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2.2建立良好的學習環境
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不僅僅是針對課堂環境,也要營造好良好的學習氛圍。良好的學習環境對學生學習中起到約束和感染的作用,建立良好的學習環境,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一定的熏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生在高校學習的這個階段,正是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的關鍵期。因此,建設校園良好的學習環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的形成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長此以往,良好的學習環境可以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使學生的學習成績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精神世界得到陶冶,推動了高校學風建設的步伐。
2.3建立健全的學生管理體制
建立良好的學生管理體制,是建立良好的學風關鍵。在完善管理體制的過程中,管理者的素質也是極為關鍵的,在建設高校學風的過程中應該給予高度的重視。學校要不斷的借鑒外校的建設理念,不斷引進管理型人才,甚至可以聘請專業的講師完善學生管理體制。另外,還要不斷的鼓勵管理人員走向其它學校,不斷的借鑒其他學校學風建設的經驗,并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制定學生的管理制度,推動高校學風的建設。
3結束語
高校學風的建設是一項艱巨而又漫長的工作。因此,高校要不斷的強化教學改革中的教學理念,建立校園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校園的學習環境下得到有效的熏陶。另外,要不斷的完善學生的管理制度,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制約,不斷的促進我國高校學風的建設,推動新常態下教學改革的進程。
作者:李童 單位: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參考文獻:
[1]何文娟.新常態下影響高校學風建設的隱患因素分析與控制[J].菏澤學院學報,2015,(4):93-97.
[2]于成文,劉冰.新常態下高校學風建設的幾點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6):77-79.
[3]寧秋婭.優化高校校風、教風與學風的策略途徑探討[J].北京教育(高教),2013,(Z1):37-39.
- 上一篇:高校學生社區建設模式探索
- 下一篇:體育學院大學生學風建設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