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初中學風建設論文
時間:2022-06-14 03:38:52
導語:農村初中學風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良好的學風是學校工作健康發展的保證。隨著義務教育的不斷深入,許多學校學風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本文針對農村初中存在的學風問題,探討了諸多影響因素,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學風;現狀;成因;對策
中小學階段,良好的學風有利于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全人格。然而,隨著經濟條件的不斷改善,農村初中在學風建設方面出現了許多問題,應引起我們的關注,并采取相應對策加以解決。
一、當前農村初中學風問題的現狀分析
(一)學習主動性不強。近年來,有許多農村初中學生在學習方面主動性不強,存在厭學情緒。主要表現為完不成作業、學習不主動、逃課、對成績無所謂、輟學等。我對本縣6所農村初中進行了問卷調查發現:學生對待學習積極主動的只占到17%,厭學、逃課等現象明顯。(二)學生功利主義傾向嚴重,目光短淺。農村學生,受各種因素的制約致使其對自身的發展看得不夠長遠,再加上市場經濟的影響,使他們只想早日賺錢,享受生活。況且以后通過上高中考大學進而謀取職業還有一段非常遙遠的路程,即使走到頭也不一定有好工作。調查中,認為家庭情況對學習影響大的占54%,認為影響小和沒有影響的各占23%;認為受打工潮影響明顯的占43%,沒有受影響的占47%。所以,學生在校對學習漠然視之,“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三)重視文化課的學習,忽略了全面發展。當前農村中小學應試教育仍占主流地位,教育主管部門考核學校和學校評價教師的主要依據都是學生成績,再加上受升學壓力影響,許多學生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語、數、外、理、化等文化課的學習中去,這種學風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當前農村初中學風問題的成因分析
(一)市場經濟及教育體制改革的影響。在市場經濟體制下,農村人的心目中,只要能賺錢就是有能耐,再加上近年來國家教育體制的一系列改革,高校并軌、人才市場、職業教育等,另外要接受正規的大學教育,是需要一筆可觀資金的,況且畢業后又不一定能馬上找到工作,所以學習對他們失去了吸引力,也就缺乏動力了。(二)教學形式單一,校園文化活動單調。調查中,認為學校教學形式單一的達到了71%,認為校園文化生活單調的也占65%。數據表明,當前農村初中,“一塊黑板一本書,一根粉筆用到底”的教學模式仍占主流地位,多媒體教學還沒能廣泛應用,教學形式單一。同時,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力度不夠,學生缺少積極、向上的力量的引導。(三)網絡文化的影響。網絡豐富了教育的內容,促進了教育方式、方法的轉變,對教育發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但由于現在的初中學生年齡小,分辨是非能力不強,致使一些不良思想通過網絡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所以網絡的影響也是導致學風下降的一個重要因素。(四)學生基礎差、底子薄,導致對學習失去了信心,形成了自我管理上的惡性循環由于國家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小學畢業后可免試就進讀初中,從而導致就讀的學生基礎差距太大,且因農村小學大多數學生基礎差、底子薄,升入初中后學習趕不上,漸漸失去了信心,越沒有信心越趕不上,形成了惡性循環。可見,加強學風建設勢在必行。
三、關于當前農村初中學風建設的對策及思考
(一)加強學校思想道德教育,徹底改變校園周邊環境。初中學生模仿、接受能力十分強,可塑性也相當大,學校要多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堅持用先進的思想引導學生,用光輝的榜樣鼓舞學生,用美好的形象陶冶學生,用善良的心靈感動學生,用丑惡的事例警醒學生。同時,學校應聯合社會力量,徹底整治校園周邊環境。盡管農村初中條件簡陋,但也應因地制宜地開展一些校園文化活動,及時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增強其人格意識。(二)加強學生管理。初中學生自制能力差,要培養良好的學風,就需要學校,尤其是班主任加強對學生的全面管理。做到制度、情感兩并重,在此基礎上,圍繞“嚴、勤、細、活、實”開展工作?!皣馈奔磭烙诼杉?,嚴格管理學生;“勤”即勤管理,勤檢查,勤處理;“細”即管理學生耐心細致;“活”即管理學生方法靈活多樣;“實”即將每一項工作都落到實處。(三)狠抓教學工作。優良的學風來自于優良的教風。廣大教師需要以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與精神,努力培養優良教風,從而營造出優良的學風,使每位同學隨時都能感受到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督促、激勵著自己。(四)努力創建“三合一”的教育模塊。大多數農村初中學生在家居住,來往于學校、家庭之間,受社會影響較大。學??赏ㄟ^家長會、電話、組織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等形式密切與家長聯系,為學生創設一個和諧且有監督、有保障的環境,共同促使學生良好學風的形成??傊?,建設優良學風,需要做長期的、大量的工作,只要各學校能夠充分重視學風建設,常抓不懈,良好的學風一定能夠形成。
參考文獻:
[1]吳陳兵.農村承認教育的缺失與建構[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7,31(1):23-30,37.
作者:馬朝真 單位:甘肅省積石山縣保安族中學
- 上一篇:檔案館信息化建設問題和策略
- 下一篇:高校學風建設理念與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