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學院學風建設問題研究

時間:2022-01-11 10:01:11

導語:工學院學風建設問題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學院學風建設問題研究

2018年5月,訪問了北京大學,并指出:“‘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鐣髁x建設者和接班人,既要有高尚品德,又要有真才實學?!比珖鞔髮W都把“高層次人才培養”和“良好的學風建設”作為高校教學管理和人才培養的主要方向。本文以沈陽工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為研究對象,采用調查問卷和面談訪問多種方式相結合的形式,了解學生的日常學習情況,希望找出一些學生缺乏學習熱情原因,對癥下藥,調動起整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資料收集與樣本分析

經濟管理學院學生事務辦公室成立了學術風格研究小組,學生黨員和學生干部為主要成員。兩名教師擔任講師,使用問卷調查和訪談對學生進行研究。共發放問卷580份,有效問卷545份,回收率94%。

二、數據分析

(一)學生課堂出勤率。根據調查,我們學校的大多數學生的出勤率很高。出勤率低于85%的學生僅占5.28%,影響出勤的主要因素按照程度排序依次是打游戲、談戀愛、社團學生工作、其他等。(二)學生作業完成程度。無論作業是否完成,如何完成質量是衡量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的重要指標。調查顯示,53.33%的同學都能“認真完成”、38.61%的同學“基本完成”,還有8.06%的同學是“應付了事”。(三)學生的聽課效果。調查顯示:每節課認真聽課時長在21-30分的占37.78%,31-45分鐘占29.17%,11-20分鐘占21.11%,1-10分鐘占11.94%。影響聽課時長的主要因素按照程度劃分依次是注意力無法集中、手機的誘惑、與身邊同學說話等原因。(四)課余時間的閱讀量。調研數據顯示,有23.61%的學生每月課余時間看書的數量為0本,多數學生每月能讀1-2本書,占比57.78%。有12.22%的學生每月看書數量在3-4本,而每月看書數量在5-6本占比最小,僅為6.39%。(五)學生對于學風現狀的認知。調查顯示:認為我院學風目前現狀好的占42.54%,一般的占47.51%,不好的占9.94%。影響學習氛圍的最主要原因是老師的講授方式缺乏吸引力占26.52%,自身缺乏學習的主動性、目標不明確的占26.24%,周圍同學不學習、缺乏學習氛圍占20.72%。

三、結論與建議

為實現“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迎評促建”這兩個根本任務,我院必須高度重視人才培養質量工程,采取把學風建設作為一項恒久的任務。堅持學校辦學的社會主義方向,按照辦學理念,遵循“求根求真”的原則,夯實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基礎,進一步加強辦學。構建大學生學習風格,形成良好的教育環境,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一)明確學習目標,提高學習意識。讓學生明確學習和制定具體行動的重要性,以幫助他們實現目標并使他們能夠自律。改變他們的歸因傾向,讓他們明白失敗是由于缺乏努力,而不是缺乏能力或其他。使他們明白,“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并制定相關文件,形成一個系統,幫助學生學習何時完成計劃,并及時評估學生在每個階段的學習行為。每個學生制定他們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檢查目標每個階段的完成情況,并提供科學指導。(二)多策并舉,凝造書香滿園。在凝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方面,可以通過書籍閱覽來營造學習氣氛,課外讀物進校園以及思想教育來雙管齊下達到“書香滿院”的效果,帶動學風建設進程。還可以聯合圖書館、教務處,將每名學生月平均閱讀量作為學生成績考核一部分,以此量化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自覺性。當然,圖書館只能單純的統計圖書的借閱量,并不能保證書籍的閱讀質量,所以還需要輔助以“讀書分享會”等系列活動,把事情做實做透。(三)更新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大學生學習積極性。學院需要從實際的教育狀況出發,結合大學生的特點,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使教學更貼近大學生的實際情況,激發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緊跟時代步伐,改革教學內容,注重大學生的職業發展,消除一些重復過時的理論課。讓教學內容充滿創新,使教學不僅能反映當前科技發展的核心形態,還能有效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提高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四)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建立多元化的學習場所。加強學生參與課外活動,組織學生到各個企業、工廠、社區街道、農村,了解社情民意,開展調查研究,在多種社會實踐活動中長見識、增才干。組織學生參加“百講”,“科技節”,“三言一字”等社會科學文化活動。大力推進學生開展科研立項活動和各種大學生競賽活動,鼓勵學生考研、考證、考級,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五)在學風建設中樹立全員培養理念,形成學風建設“一局棋”模式。教務部門要督促教師加強教學風格的建設;學工部門必須關注輔導員和班級教師等學生工作團隊,以加強學生管理;人事組織部門應對教師們的考核引導到教學工作上來;后勤部門要抓好后勤保障,構建大學生學風;規劃和建設部門應將文化內涵納入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在招生,培訓,就業和人才跟蹤方面,我們考慮到大學生學風的構建,形成了學風建設全校“一局棋”模式。總之,通過本次調研,我們對學校學風的現狀有了深刻的理解,并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建議。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在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將在學風建設上邁出新的一步。

參考文獻:

[1]劉麗婷.弘加強高校學風建設的意見[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6.

[2]石丘天.學風建設問題對策研究[J].教育前沿,2017.

作者:李秋艷 黃劍 單位:沈陽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