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水電站項目建設論文

時間:2022-04-10 09:22:25

導語:農村水電站項目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水電站項目建設論文

1項目建設成效

1.1生態效益

我市近年來水電站建設項目有農村電氣化項目、退耕還林項目、小水電代燃料項目,項目的實施解決了當地農民的燃料和農村能源,鞏固了退耕還林成果。全市33座水電站的運行,按年均發電量5800萬kW•h計算,年可節約薪柴消耗6264萬kg,年均可保護森林植被面積3267畝,年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640kg。從源頭上有效遏制了人為破壞林草植被,形成保護環境、改善生態的長效機制,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1.2經濟和社會效益

水電站建設項目的實施直接惠及當地百姓,促進了新農村建設,改善了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保障農村用電需要,促進農村水電持續有序發展。如平山的攔道石水電站直接向當地村民低價供電,減少了農民的灌溉成本,村民使用電磁爐、電飯鍋等電炊具,以電代燃料,減少了環境污染;紅星水電站為村民改善公共設施,提供路燈照明、有線電視、農業灌溉用電等方便群眾生活;秘家會水電站為全鄉的養老金、醫療保險、村委會報紙刊物贊助等,使農民得到了實惠。水電站的建設緩解了當地用電緊張,推動了當地鄉鎮企業的發展,促進了當地勞動力的再就業。

2主要做法

2.1領導重視

按照上級文件精神并結合我市實際,市縣各級領導高度重視,鼓勵和積極爭取建設項目,加強與發改、環保、國土等部門間的溝通與協調,保證項目順利批復;截止目前,已申請批復了3類建設項目,包括農村水電站電氣化項目、退耕還林項目、代燃料項目。

2.2做好前期工作

結合水能資源及經濟發展現狀,努力做好前期規劃,保證水能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同時適應當地社會經濟的穩步發展。以規劃為基礎,結合實際情況嚴格按照規定履行環評、土地預審等相關手續,按相關設計規范做好項目初步設計。

2.3抓好項目的安全監管

市、縣、站分別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書,明確年度工作目標和責任,并層層分解落實到人,使全年安全生產工作處于受控狀態。督導各站按規程如期進行設備檢修,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將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確保設備始終保持良好狀態,設備完好率達100%。認真清查落實安全生產“雙主體”責任工作、明確電站生產主體責任、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的專業監管責任,做到責任明確、監管到位。管理的到位,促進了水電站的安全運行,截止目前,全市水電行業已連續安全生產21a。

2.4重視科研項目研發及新技術推廣

我市大多數電站建于20世紀七八十年代,自動化水平低,并網大多采用手工并網,存在不少安全隱患。為改變落后的手工并網現狀,我處決定率先在全市進行改造,升級為現代化自動并網;于是組織技術人員親自到電站現場進行安裝調試、指導運行、現場改造。平山縣小覺水電站、秘家會水電站、十里坪水電站等18座水電站完成試點運行,達到了機組并網快、沖擊小的良好效果,極大提高了生產的安全可靠性,增加了設備使用壽命,現正在全市進行推廣。針對水電站大多設備陳舊落后,其參數不穩定、可靠性差,大多采用手動或電動操作,自動化水平低,尤其在雷雨季節的斷電及夜間農村電網拉閘停電時,極易發生飛車事故等問題,研制出了自動關機技術,當電網事故停電或斷電時,自動啟動緊急停機功能,將機組同網上解列,繼而保障機組及人員的安全。

2.5加強業務培訓,提高業務技能

為提高運行人員綜合素質,組織其參加了各級開展的安全知識培訓、應急演練培訓、值班員培訓、特種作業培訓等,鼓勵值班員通過各種方式學習專業知識、提高操作技術水平,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

3存在的問題

3.1設備落后,現代化水平低

大多數電站建于七八十年代,自動化水平低,在水電站的未來發展中,亟需推廣應用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及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等現代化技術,提高電站的科技含量。

3.2配套資金落實率低

大多數電站的建設除中央、省資金能夠足額到位外,地方配套及建設單位自籌資金往往不能足額到位,導致電站建設進度緩慢。

3.3前期工作中涉及相關部門多,立項所需時間較長

由于項目立項需要進行環評、土地預審審批,這些環節往往進度緩慢,導致相關項目審批周期較長,影響工作開展。

3.4業務人員的綜合素質需進一步加強

隨著科技的進步,知識的更新,水電職工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需繼續加強業務培訓,提高專業水平以適應水電站現代化建設的新要求。

4結論

石家莊市農村水電站項目建設任重道遠,只要不斷加大政府和社會的投入力度,采用科學的管理手段和保障機制,有限的水能資源就能最大限度的發揮效益,更好地改善當地環境。我們相信,在國家的大力支持和社會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水電站建設存在的問題會逐步得到解決。

作者:趙娜單位:石家莊市水電及農村電氣化發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