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水增糧項目建設保障措施

時間:2022-07-31 11:23:15

導語:節水增糧項目建設保障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節水增糧項目建設保障措施

摘要:2012—2015年,北票市節水增糧行動發展節水滴灌面積1.84萬hm2,共75片區,涉及29鄉鎮。通過節水增糧項目建設將會極大改善該市的節水灌溉現狀,有效保護水土資源、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免遭破壞,改善當地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了糧食生產,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文章就該市的節水增糧項目建設進行了分析,探討了項目實施的具體措施,保障節水增糧項目順利建設。

關鍵詞:節水增糧;工程建設;保障措施;北票市

1基本概況

北票市位于遼寧省西部,位于E41°20'-42°30',N120°16'-121°20'。東西寬83.25km,南北長129.5km。北票市境內土壤類型可分為褐土、棕壤、草甸土3大類11個亞類,褐土是境內的主要地帶性土壤,分布較廣,占境內總土壤面積的85%,棕壤土分布面積較少占8%,草甸土壤占7%。北票市土壤性質以棕壤土和褐土為主,土壤腐殖質較厚,土壤通透性好,土層厚度在55—150cm之間,土壤PH值為7.1―8.2。有機質含量為1.01%以5級居多,占全市耕地土壤總面積的47.5%;4級次之,占全市耕地土壤總面積的39.1%;6級占全市耕地土壤總面積的11.3%;3級占全市耕地土壤總面積的1.6%;2級占全市耕地土壤總面積的0.06%。全氮含量為0.074%以4級居多,占全市耕地土壤總面積的59.1%;其次為5級占全市耕地土壤總面積的25.5%;6級占全市耕地土壤總面積的4.0%;3級占全市耕地土壤總面積的11.4%。速效磷平均含量為4.64ppm以5級居多,占全市耕地土壤總面積的42.12%;4級次之占全市耕地土壤總面積的30.9%;6級占全市耕地土壤總面積的24.0%;3級占全市耕地土壤總面積的2.76%;1、2級占全市耕地土壤總面積的0.12%;速效鉀平均含量為242ppm,在目前的耕作和糧食生產水平上鉀的供應是有余的。按管家規定速效鉀的分級標準劃分1、2、3級居多,面積占耕地土壤總面積的99.9%;4級面積占耕地土壤總面積的0.1%。土壤肥力屬于中等[1]。耕作層平均深度為22cm左右,其中砂壤土偏深些。土壤田間最大持水率28%,土壤干密度為1.45-1.52g/cm3。項目區作物種植以玉米、為主,占種植面積70%,其它經濟作物(辣椒、烤煙)設施農業等占30%。

2灌溉發展情況

截止2011年底,北票市現有國土面積4316.07km2,耕地面積12.32萬hm2,有灌溉條件的2.80萬hm2,節水灌溉面積1.33萬hm2,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52萬hm2,全市農作物播種面積7.23萬hm2,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6.42萬hm2,糧食作物占總播種面積的89.1%,復種指數為0.92,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為39.54萬t。經濟作物種植面積2.12萬hm2,復種指數0.1,經濟作物年產值為30925萬元。農民人均年純收入5362元??v觀北票市的農業發展變化,農田水利建設對農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全市主要作物玉米,常年(中等干旱年)灌水相應的灌水定額為750m3/hm2、750m3/hm2、900m3/hm2、750m3/hm2;灌溉定額共3150m3/hm2?,F狀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為0.65。全市糧食作物以玉米為主,占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的94%以上。作物灌溉制度均采取分組輪灌形式,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糧食作物0.63,經濟作物0.68,設施農業達到0.9左右。近幾年來,項目區各類灌溉水源工程,通過各級各類投資,正逐步進行節水改造,井灌區基本實現管灌,引潛灌渠75%以上已經實現干支渠道防滲改造,方塘等類蓄水工程基本實現地埋管路輸水灌溉。同時,項目區各類灌溉工程通過政府引導,群眾積極參與,逐步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并通過先進的農藝技術和采取微潤灌等節水灌溉措施,使項目區總體節水灌溉水平逐步提高[2]。

3節水增糧工程項目建設規模

2012—2015年,北票市節水增糧行動將項目區分別分布在牤牛河、顧洞河、東官河、西官河、黑城子河、十八臺河、蒙古營河、老寨川河、長皋河、馬友營河、柳河等流域,地下水資源比較豐富,且水質較好,能夠滿足灌溉需求。全市節水增糧行動發展節水滴灌面積1.84萬hm2,共75片區,涉及29鄉鎮。發展玉米膜下滴灌面積1.84萬hm2,主要建設內容為:水源工程:新打水源井276眼井,改造舊井1375眼。井房:改造舊井房1375座,新建276座,尺寸均采取3.5m×3.5m,面積12.25m2。首部工程:安裝首部工程1651處。過濾器、施肥灌1651臺套、IC卡量測裝置1651套。輸配水管網:連接地埋PVC管路1848.38km,連接地面管路PE1267.37km,連接膜下滴灌帶15.69萬km,安裝出水栓24314個。管道溝土方:開挖土方191.95萬m3,回填土方191.95萬m3。

4保障措施

4.1組織保障

4.1.1加強組織領導

為確保北票市“節水增糧行動”的順利實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政府成立了北票市節水增糧行動領導小組,建立健全工程建設管理體制。該工程項目以市水務局為建設主體,組織專業人員,編制項目可行性報告、項目實施方案和施工設計,對施工過程進行監督檢查;水利部門積極主動地加強與財政、農業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及時與相關部門研究解決遇到的問題,形成推進工作的強大合力。各片區鄉、鎮政府為項目的實施單位,確保工程質量和任務圓滿完成[3]。

4.1.2建立部門協作機制

這次節水增糧行動涵蓋北票市全境,項目實施四年,部門多、范圍廣、時間長。在實施中,繼續立足職能,找準工作切入點,積極提出和提好意見建議,主動提供技術咨詢和服務,主動承擔相關建設任務[4]。把工作落實到人,各部門加強溝通,形成合力。為了加強北票節水增糧項目工程建設,北票市建立了以財政、水利、農業、農機等相關部門組成的項目領導小組,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另外結合本地區綜合發展規劃,整合資金,為節水增糧工程建設和管理提供基礎設施條件。

4.1.3落實責任

北票市成立了節水增糧行動2012—2015年項目管理領導小組,市長任組長,副市長任副組長,財政、水務、農業、農電、審計等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把北票市節水增糧行動2012—2015年項目工程列入到重要議事日程,當成全市大事來抓。項目管理領導小組實行分級管理負責制,市政府第一責任人為市長,北票市水務局局長為主要負責人,鄉鎮負責人為各鄉鎮行政負責人,村負責人為項目所在村的書記或村主任。土建工程施工由項目所在鄉鎮政府負責實施,水源工程由專業施工隊伍負責實施;管材、管件及設備采用公開招標的形式,由中標單位負責管材管件及設備運輸和安裝,企業法人為項目管理責任人。做到各部門分工協作,各負其責,明確責任、密切配合,一旦項目出現質量事故,要層層調查,分析事故原因,明確事故責任人,給與嚴肅處理,為此次行動順利實施提供組織保障,保證項目優質、高效完成[5]。

4.2資金保障

北票2012—2015節水增糧行動項目,在選擇片區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地區電力容量、林路工程基礎設施條件,優先選擇基礎設施條件好、電力增容便利的地區。2012—2015年節水增糧29項目鄉鎮的75個片區計劃配套30KVA變壓器148臺,低壓線路914.97km,高壓線7.4km,需配套資金386.25萬元,由市財政部門解決。北票市現有農機具300臺套無需再投資。工程實施節水增糧行動項目,按國家確定的補貼標準執行,即中央投資9000元/hm2,省投資3000元/hm2,其余投資由市縣配套和農民自籌解決,其中農民自籌的不高于投資的10%。1)加強資金統籌和整合。按照北票市2012—2015年“節水增糧”行動項目涉及農田水利建設資金共5600萬元和市財政計提土地出讓金10%部分和非稅收入共780萬元,尤其是農村電力、林路建設等資金,統籌安排、集中使用。千方百計多渠道籌措資金用于工程后期養護。作為農村水利工程重點項目的節水增糧工程,一方面積極爭取省以上工程運行養護資金,省水利廳就節水增糧項目運行管理制定了《遼寧省高效節水灌溉工程運行管理績效考核辦法》,并按照績效考核結果,以“以獎代補”的形式對各地區工程后期管護資金進行補貼;另一方面,省政府給予一定政策支持,加大各地區水利非稅收入、水利建設基金等資金的收取和籌措力度,各地要從中提取一定比例資金用于本地區農村水利工程的后期管護[6]。2)精心選擇項目區。在選擇項目區時,一定要優先選擇以改造為主,電力配套齊全,水資源有保障的區域。通過對擬發展區域進行水源保障能力分析,在項目區確定前,先進行項目區水資源供需分析及以水文地質單元為基礎的水資源論證分析,以保證工程建成后的持續供水及對區域水資源供用狀況不造成影響;并且選擇的項目區是由于多年因水制約著農業和農村的經濟發展,群眾對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工程要求迫切,進而促進節水工程快速推進[7]。選擇效益顯著的區域,優先選擇糧食作物增產潛力較大或經濟作物增收顯著的區域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工程,有規模分梯次的推進,以保證工程效益的顯著發揮;以保持節水增糧、節水滴管等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工程可持續發展。

4.3建立績效考評與獎懲制度

1)市政府與項目鄉鎮簽訂責任狀,并訂立了相關的獎勵機制,同時將該項工作作為鄉鎮年終工作評比的重要依據。2)項目受益鄉鎮為了順利完成,各鄉鎮干部實行動員深入田間幫助解決工程實施中的各種問題,水利部門派出工作人員在項目區鄉鎮干部配合下全程負責,直至工程結束。3)建立節水增糧行動績效考評制度和通報制度,建立完善信息管理系統,通過信息手段實現工程的實時監控,將項目實施方案、技術審查審批資料、具體片區的坐標體系、工程建設音像資料、工程竣工驗收資料、建后管護責任人等關鍵內容進行網絡化、信息化管理,逐步實現項目管理的信息化。

4.4建立健全服務管理體系,實現工程良好運行

積極探索建立專業化的高效節水灌溉運行、管理服務體系,實行對口服務指導。加強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研究應用,結合遼寧省實際,開展工程設計、工程施工、農藝技術、農機配套等方面研究,制定出適合遼寧本土的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標準和規范,做好一地一議、一事一議,確保水利、農技、農機技術的有機結合。新形勢下節能增效以及實現技術創新、加強節水灌溉,已經成為“十三五”時期遼寧省水利工程事業不斷健康、發展的重要出路。地方各級領導部門要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大中提出的“五位一體”發展思想和“四個全面”總體戰略部署精神,樹立全局發展觀念。通過提升節水管理技術,提高水資源綜合灌溉效益[7]。在此過程中,可以借鑒我國廣西省以及興安地區“公司+農戶”的產業化經營運作模式,將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承包給農業用水以及生產經營大戶,通過發展特色農業,帶動節水灌溉技術不斷推廣,積極引導以及帶動社會群眾以租賃及承包和股份制合作等多種形式,參與高效節水項目建設與管理,實現科學運作與產業化經營[9]。在轉變管理和建設經營思路的同時,還應該從管理制度和職責方面入手,通過進一步明確產權管理職責,分配不同的利益,形成相關監督的職責追究和責任倒查機制。當明晰相關產權之后,要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相關主體進行確定,并進一步明確其所應承擔的風險責任。在此過程中,可適當借鑒我國河南省實施和運行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按照合同或者股本結構科學確定產權,保證每個不同利益主體都能夠按照一定的比例持股。在分紅中結合勞動力投入情況和股本結構比例進行利益分配。這種產權明晰以及責任清晰的管理運行機制,能夠激發和帶動勞動者積極投入到遼寧省“小農水”工程建設與管理實踐中[7]。

5結語

多年來,北票市節水灌溉取得了節水增產的顯著成效,為農民增收致富發揮了重要作用,激發了各地政府和群眾發展高效節水灌溉的積極性。但是仍然存在著節水灌溉工程設、施工技術標準不一、質量要求低、配套設施體系不完善、養護管理不到位和工程年久失修等,使節水灌溉工程普遍存在災害防御能力弱以及安全等級低等問題。目前,我國正在構建資源節約型社會,資源問題也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在新形勢下,傳統的管理運作模式以及建設技術和維護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因此,遼寧省各級職能管理部門應該通過完善運行管理機制及制定科學的管理建設制度,加大人才及技術和政策、資金等投入力度,帶動和引導社會全員參與到節水灌溉工程建設與管理中,以點帶面、以面帶片,輻射全省,造福全區人民。

作者:高艷 單位:北票市三寶水利服務站

參考文獻:

[1]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GB50288—99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1999.

[2]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GB/T50363—2006節水灌溉工程技術規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6.

[3]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GB/T50085—2007噴灌工程技術規范[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7.

[4]張艷麗.節水增糧工程效益分析與環境影響評價[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4(10):10-11,58.

[5]項偉.海城市2013年節水增糧工程分析[J].水利技術監督,2015(01):46-48.

[6]畢重薪.大石橋市節水增糧項目可持續性分析[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5(01):39-40,82.

[7]高原.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推廣節水灌溉技術———建昌縣節水增糧工程探討[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5(01):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