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高職院校新農村建設論文

時間:2022-03-14 02:42:58

導語:農業高職院校新農村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高職院校新農村建設論文

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所需農業高技能人才類型

1.農業信息技術人才

新農村建設提倡對農戶進行信息服務,實行信息服務進村入戶工程,大力推行“百萬農民上網工程”,構建省、市、縣、鄉、村五級貫通,上下互動、服務到村、信息入戶的多功能全方位信息服務,很好的架起政府與農民、市場與農民、專家與農民之間的橋梁。所有這些都需要很好的掌握計算機專業的人才?,F在會計算機的人不少,但是即會計算機又懂農業技術的人才不多,需要培養“雙技能”人才,需要加強培養。

2.農業管理人才

目前生產力的發展已越來越受到自然資源的有限性以及消耗過程的有害性的嚴重制約,以知識為基礎的產業逐步上升為社會的主導產業,高科技產業迅速成長?!叭瞬刨Y源是第一資源”。作為農業各項生產要素的重中之重,通過建設農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可以更加有效配置各種要素,克服經濟發展中自然資源等其他要素的不足,消除這些要素邊際效應。而農村嚴重短缺農業管理人才,急需培養。

3.農業生態能源人才

現在農村居住環境比較差,又臟又亂。建設新農村需要改善農村的居住環境,指導農民轉變觀念,改變落后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大力推廣太陽能熱水器、被動式太陽能采暖房和高效預制組裝架空炕連灶和秸稈氣化工程等,逐步解決農村臟亂差問題,逐漸的改善農民居住環境,提高生活條件,建立現代化的生態農業,這樣就需要懂農業生態和節能方面的高技能型人才,來帶領和指導廣大農民完成。

4.農業規劃設計人才

城市發展的快,主要是因為城市發展中有大量的城市規劃人才,加快了城市發展的步伐,而農村發展的緩慢,主要是從事農業規劃的人才比較少,使新農村建設發展的比較緩慢。新農村建設需要一大批對農村建設合理規劃、統一設計的人才,規劃體現長效、可持續無公害發展農業的導向。

二、農業高職院校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促進作用

1.為新農村建設培養高技能人才

近年來,農業職業院校明確了辦學方向,轉變改革思路,建立與此相配套的人才培養模式。首要任務是培養新農村建設高技能型人才,培養懂技術、有文化、會管理和會經營的新農村建設需要的人才。新農村建設急需設施農業、生態農業、電氣化與農業機械、旅游和觀光農業、農產品深加工與保鮮、農業信息、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農副產品經營、農村物流配送等方面的高技能型人才。我國農業高等職業教育在培養這方面人才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2.開設農民培訓班,增加農民專業技術水平,提高農民素質,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

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勞動力結構發生變化,只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知識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要想就業,必須經過技能培訓和職業教育。而農業職業院校定期開設農民培訓班,對其進行專業教育和技能培訓,使其盡快就業;另外專門培訓農業技術骨干和能夠脫貧致富的帶頭人,推動農村建設,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近年來,隨著新農村建設的發展,農民自主建立了各種類型的專業合作社,主要從事蔬菜、林果、花卉苗木、禽畜養殖、水產、加工等方面的生產、加工、銷售。組建的形式多樣,有“普通農戶+示范專業大戶+合作社”、“農戶+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合作社”等組合模式,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的發展。但是各專業合作組織普遍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缺乏管理技術人員,各種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管理不規范,使發展的速度受到限制,所以迫切需要這樣的管理人才,農業高職院校積極響應發展需要,為農民專業合作培養管理人才,并提供人才培養的支撐。適應新農村建設的需要,國家推出了“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即從縣(區)、鄉(鎮)級機關國家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以及承擔幫扶農村脫貧任務的單位中選派有培養前途的年輕干部到農村進行一線掛職鍛煉;從農村選派有一定文化基礎、管理能力和培養前途的比較優秀人員到高職院校進行委托培養;從農村選拔有一定文化基礎的優秀人員參加在職大專學歷教育。而農業高職院校作為“一村一名大學”培養人才的基地,在農村選拔人才和委托培養農業高技能型人才素質的提升方面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作者:孟凡麗單位: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