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圖書館新農村建設論文
時間:2022-03-14 03:00:29
導語:地方高校圖書館新農村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開展館內圖書及期刊外借服務
1.1高校圖書館間形成協作關系,開展館際互借同一地區的高校圖書館要形成協作網絡,建立統一共享的圖書、情報資源信息庫和資源共享的信息交流平臺,使農村讀者在任何圖書館的任何節點、終端,都可以檢索文獻,用最短的時間獲得盡可能多的信息。各館之間建立圖書資料借閱和歸還的流動機制。本著就近借閱、就近歸還的原則,方便農村讀者借閱和歸還。一個讀者即使從多個圖書館借閱了多本圖書資料,也只需選擇一個最方便的圖書館歸還即可,不必向每個圖書館分別歸還,而由圖書館網絡流動機制完成圖書資料的歸還工作。
1.2與公共圖書館合作,聯合開展互借服務公共圖書館近年來參與了國家的“知識工程”“送書下鄉工程”“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等項目,在為農村、為農民服務的過程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高校圖書館應與公共圖書館密切合作,形成合作機制,聯合開展互借服務。建立以公共圖書館為主、高校圖書館參與建設的鄉鎮圖書館分館或村圖書室,為農村讀者提供文獻借閱服務。高校圖書館之間以及高校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合作,要注意優勢互補,將最新的、農村讀者急需的有關養殖業、畜牧業、農林技術方面的書籍及時送到農村讀者手中。
2信息服務模式
信息服務模式是目前高校圖書館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最主要的服務模式。
2.1與地方政府同步規劃,共建農村信息網絡平臺
2.1.1與當地政府協調,共同建設農村信息網絡平臺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為農民提供咨詢服務。高校圖書館和農村科技工作者相距較遠,為了能更好地隨時隨地地為農村科技工作者服務,應建立良好的溝通平臺,為農村讀者開設一條信息資源專線,可以通過有線電話、移動電話、或互聯網、QQ視頻、QQ郵箱等聯系方式,保持和農民朋友時時溝通,事事聯系,針對他們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技術等問題,及時聯系學院及相關專家予以解答,從而防止他們可能因操作不當而導致農業生產遭受損失的情況發生。為農村讀者提供經過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加工的信息資源,主動提供專題服務、參考咨詢等形式多樣的服務。2.1.2建立虛擬參考咨詢系統,解答農民咨詢問題虛擬參考咨詢是圖書館利用現有的網絡平臺推出的一種參考咨詢服務形式,是圖書館的咨詢服務不受地域、時間的限制,在網上實時解答讀者提出的問題,從而使讀者能夠及時得到問題的答案。虛擬參考咨詢服務在高校圖書館已普遍開展,并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將虛擬參考咨詢服務范圍向農村延伸,解答農民咨詢問題,高校圖書館應建設適合農民需求的網絡信息資源或建立涉農專題數據庫,讓農民能通過登錄圖書館網站查閱相關數據庫資源。同時,高校圖書館應建立微博、微信平臺,為農村讀者開展一對一的咨詢服務。隨著“村村通電話”“鄉鄉能上網”等工程的持續深入推進,農業信息化平臺、農村信息化業務逐漸繁榮。在越來越多農村讀者利用手機獲取信息的情況下,高校圖書館應構建網絡服務平臺,利用微博、微信多功能特點,開展農業信息咨詢服務,讓農村手機用戶尤其是青年農民通過移動網絡學習新技術、獲取新信息。
2.2開展信息咨詢服務,提高生產經營效益
2.2.1增強成本低但實用性強的信息產品開發針對農民文化層次低、網絡使用率低的特點,開發一些成本低廉但實用性強的信息產品。比如,組織專人對紙質文獻中涉及當地農民急需的農技信息進行提煉,選出其中的關鍵信息編輯形成農業科技知識匯編,尤其要對農民難以讀懂的專業詞匯做出通俗化解釋,方便群眾閱讀;同時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優勢,由專人負責從農業信息網站及時下載農民關注的農村熱點問題和急需的涉農信息,準確及時地提供農產品供求信息,加快農產品供求的有效對接,提高生產經營效益。2.2.2進行信息跟蹤提供個性化信息服務根據農業生產的周期性特點,對農作物生長的前期、中期、后期分別收集相關的生產指導信息以及作物病蟲害防治信息。針對種養大戶、購銷大戶、農業龍頭企業等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準確及時地為其提供農產品供求信息,加快農產品供求的有效對接,降低營銷成本,提高生產經營效益。
3知識服務模式
知識服務模式是高校圖書館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最具發展潛力和開發前景的服務模式。
3.1開展科技定向服務,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推廣
3.1.1為高校科研項目服務地方高校圖書館應依托高??蒲许椖看罱ǜ咝?蒲胁块T與農業生產者間的溝通平臺,積極下基層了解農業生產中所遇到的技術難題和農民對新品種、新技術的需求信息,并及時反饋給學校科研負責人,幫助其科研立項,進行技術攻關,增強高??蒲许椖康尼槍π耘c實用性。為節省科研工作者查詢、檢索所需文獻信息的時間,便于科研工作者隨時跟蹤本研究領域或本行業的最新發展動態,高校圖書館要利用館內外傳統文獻資源、電子網絡資源等,開展針對科研工作者提出的特定課題的定題文獻資源服務,使所研究的課題順利結題,早日轉換為生產力,為新農村建設做出貢獻。3.1.2為熱點產業投資咨詢服務項目高校圖書館在提供信息服務時,要在全社會范圍內開展熱點產業投資咨詢服務項目,為所有社會公眾提供多層次、多方面的信息服務。為了更好地服務“三農”,可開展為小型商業戶、超市等專題文獻代查傳遞服務項目,如讀者在選擇產業投資時,往往他們只了解所需文獻的某些信息而找不到原始文獻全文,圖書館按其要求提供幫助查找復?。◤椭疲┗虼蛴≡嘉膫鬟f給讀者等服務。3.1.3為政府等部門提供專題咨詢服務項目為了有一個和諧、安寧的社會環境,高校圖書館可為政府等部門提供專題咨詢服務,如根據政府部門讀者需求,為其提供相關的文摘、期刊論文、專題文獻、標準文獻的原文等信息服務。3.1.4為企業服務的管理咨詢項目利用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開展為企業創效益服務項目,要本著為當地經濟發展服務的理念,開展為企業提供各類信息的服務活動。為企業提供競爭情報,積極開展代檢工作,為地方提供形式多樣、有質有量的市場的調研分析等信息產品,使企業通過學習提供的其他企業的現成管理經驗,提高其經濟效益。3.1.5積極推進科研成果轉化地方高校是科研的主力軍,每年有大量的科研成果問世。高校圖書館可通過自己的網站本校的科研成果,使農村科研人員將最新的科技信息、最實用的科技知識應用于生產實踐。甚至,高校館可與農村科研人員合作研究,使大量的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通過產學研的結合,形成農民增收、企業盈利、學校學科發展的多贏局面。
3.2開展業務培訓,大力培育和造就新型農民
3.2.1對“村官”進行培訓中央已經決定,從2008年開始,連續用5年時間,選聘10萬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任職,同時要求高校加強對大學生“村官”的培訓。高校館理應積極配合,提供政治理論、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圖書;開辦有關農村法律法規、市場經濟、農村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培訓講座,確保大學生“村官”真正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骨干力量,能夠帶領廣大農民群眾擺脫貧困,科學致富,直奔小康。同時還要對他們開展繼續教育和研究生同等學歷教育,例如把他們請進學校,脫產培訓,或者送書上門,在崗培訓。3.2.2對農民進行培訓建設新農村離不開培育造就新型農民。圖書館應挖掘人力資源,針對農村實際需要,舉辦各種培訓班,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可以將公益性講座開辦到農村的田間、地頭,提升農民的文化素質,培養他們良好的生活習慣;要鼓勵返鄉的農民勇于創業,因此制宜地發展本地經濟;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提出的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著力解決農村供水、交通、就醫、通訊、教育、環保等突出問題,積極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規模種植和養殖業、特色農業、鄉村旅游業、現代服務業。激勵農民學知識、學技術的熱情,激發內在動力,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造最佳業績。3.2.3對農村圖書館管理員培訓高校圖書館具有人才優勢,可以讓具有豐富圖書館學、情報學專業知識的館員對農村圖書館管理員進行培訓,提高其業務素質,從而更好地滿足農民的閱讀需要。農村圖書館管理員與廣大農民群眾直接接觸,他們的素質提高了,受益的是廣大的農民。
4結束語
地方高校圖書館服務新農村建設,既是時展的要求,又是自身發展的需要。地方高校圖書館應充分挖掘自身的有利條件,開展多種服務模式,為新農村建設服務。
作者:商巧云單位:黃淮學院圖書館
- 上一篇:衛生網絡與信息安全論文
- 下一篇:大數據與信息安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