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重災區新農村建設研究
時間:2022-09-09 10:37:50
導語:地震重災區新農村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的城鎮化目的不是消滅農村,地震重災區新農村建設的目的也不是把農村變成城市,我們必須在尊重城鄉各自的特點和優勢的基礎上正確處理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的關系。2014年,中江縣新農村建設按照“業興、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總體要求和“示范帶動、整體推進、全面覆蓋”的工作思路,以“集鳳鎮石埡子新農村綜合體,7個省級幸福美麗新村、4個省級美麗鄉村、8個地震災區新村基礎設施,23個省級新村聚居點、44個縣鄉幸福美麗新村和農村廉租房”建設為重點。2015年,繼續抓好各項項目的實施,一是新建成1個新農村綜合體,二是推進5個省級美麗鄉村建設,三是推進7個新村基礎設施建設,四是結合D級危房改造,計劃新建廉租房1196戶,五是繼續抓好44個縣鄉幸福美麗新村建設。
1.1新農村綜合體建設
集鳳鎮石埡子村場鎮作為新農村綜合體,我們以“舊村改造“為重點,推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新型社區配套建設,加快鄉村旅游和商貿發展,石埡子新農村綜合體全面建成。舊村改造住戶58戶,新發展商貿服務業45戶;新建道路1.66km,改造石埡子村小學1所,改造新型社區1個。
1.2幸福美麗新村建設
按照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業興、家富、人和、村美”的要求,全面完成了7個省市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和44個縣鄉幸福美麗新村建設。(1)7個省市幸福美麗新村建設。一是主導產業初具規模。集鳳鎮石埡子村以種植中江白芍促進芍藥谷鄉村旅游的主導產業初步形成,白芍種植面積達到106.7hm2,2014年景區接待游客31.3萬人次;二是新村建設加快推進。7個村新建和改造新村聚居點7個,其中新建聚居點4個,改造聚居點3個;新建農房213戶,改造農戶690戶。三是基礎設施更加完善。新建戶間路15.5km、入戶路0.6km、排水溝、排污管、安裝路燈盞,整治溝渠350m,新建群眾活動廣場7個。四是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8.6%。新建和改造村級活動陣地7個、群眾組織活動廣場7個,便民超市11個。(2)44個縣鄉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在全縣44個鄉鎮確定了44個縣鄉幸福美麗新村試點村,作為2014年鄉鎮新農村建設的重點,納入新農村建設考核,各鄉鎮高度重視,按照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目標和要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主導產業。
1.3美麗鄉村建設
2014年重點實施了集鳳鎮石埡子村、富興鎮富強村、柳林溝村,南華鎮高橋村4個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總投資1915萬元,目前已經全部完工。(1)富強村美麗鄉村完成投資405.08萬元,項目主要包括聚居點道路、農房建設、風貌改造、電力改造外線及電纜線安裝、入戶箱表、廣場、排水溝、停車場、擋土墻、安裝木柵欄、村聚居點綜合服務用房等。(2)集鳳鎮石埡子村美麗鄉村完成投資600萬元。石埡子村場鎮風貌改造58戶,道路沿線95戶,新建道路8.66km,其中產業路6.95km,聚居點道路1.71km。(3)富興鎮柳林溝村完成投資210萬元,主要包括路面硬化1610m2、觀景臺道路295m、觀景臺3個、蓄水池5口、塘堰4口、排水溝2485m、活動廣場以及擋土墻等。(4)南華鎮高橋村已完成投資410萬元,其中新建道路2.1km、農戶改造130戶,新建老年活動中心、活動廣場、公共場所和道路加寬、排污管和太陽能路燈等。
1.4新村基礎設施建設
2014年我們全面完成了8個新村聚居點基礎設施建設,完成總投資2104.55萬元。其中省級補助資金800萬元,市、縣投入420萬元,整合項目資金580萬元,農民自籌資金304.55萬元。新建活動廣場9個,道路2.82km、排水溝1860m、排污管786m、安裝太陽能燈40盞。
1.5新村聚居點建設
以農村新建聚居點、舊村莊改造提升、傳統村落民居保護作為新村聚居點建設的基本形式,根據《中江縣縣域新村建設總體規劃》和新村居民聚居點建設規劃,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和“三打破、三提高”的要求,2014年新建和改造居民聚居25個,占全年計劃23個聚居點的108.7%,其中新建聚居點13個,涉及農戶560戶,改建聚居點12個,涉及農戶335戶。
2地震重災區新農村建設主要做法
2.1領導重視,有序推進
中江委、縣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工作,并將其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構建一個立足國情,政府角色定位明確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是新農村建設成功的重要標志??h委、縣政府專題研究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工作會議達6次,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到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檢查、指導、督促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工作,并及時解決建設的問題和困難。
2.2深入調查,科學制定規劃
按照“一盤棋”理念,遵循“規劃先行、規劃引領、規劃統籌”的原則,按照“先策劃再規劃、先全域再區域、先總體再專項”的思路,堅持放眼未來謀規劃、立足高端制規劃、全域統籌定規劃。我縣組織專家和專業技術人員,深入到試點村社,進行全方位調查和分析,在廣泛征求各級各部門意見的基礎上,科學編制了7個省市幸福美麗新村和44個縣鄉幸福美麗新村的建設規劃,23個新村聚居點新建和改造規劃,8個新村基礎設施建設規劃。
作者:盧樹平 彭珊 單位:四川省中江縣文體廣電出版局
- 上一篇:城市品牌建設研究
- 下一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鄉鎮圖書室的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