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集體經濟在新農村建設的途徑
時間:2022-04-13 03:34:58
導語:村級集體經濟在新農村建設的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堅強支柱,是實現農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是增強服務功能,促進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是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迫切需要。因此,新形勢下,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存在著哪些問題,如何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就成為我們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急需破解的難題。
一、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現實意義同時存在的問題
1.村干部素質有待提高。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思路不清,辦法不多。對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還理解的不夠透徹,對市場經濟知識、現代農業知識還學習的不夠深入,對本村的優勢還把握的不夠全面,無法根據本村的特點制定出相應的發展集體經濟對策;二是視野不開闊?!暗?、靠、要、熬”思想嚴重,沒有真正立足本村實際從內部挖潛,帶動群眾闖市場的意識不強,在把農業產品轉化為商品以及農副產品深加工方面,用心不夠,用力不多;三是私心較重。少數村干部考慮自身利益的多,考慮集體利益的少,四是只顧眼前利益,缺乏長遠規劃。個別村干部目光短淺,為了自身政績,為了享一時之樂,將集體資產一包幾年,形成了“前人花錢、后人還帳”的惡性循環。?2.發展意識不夠強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基層干部群眾發展集體經濟的意識逐漸淡薄,認為黨的政策是鼓勵發展個體經濟、民營經濟,發展集體經濟已經過時,認為搞市場經濟就是誰有本事誰致富,只要經濟發展了,農民富裕了,有無集體經濟無關緊要;也有人認為現在國有企業都改制了,各級都在放手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再提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是走回頭路,不合時宜。所以以上這些錯誤的思想認識使得部分村級組織沒有把村級集體經濟提上工作日程,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就更無從談起。3.干部素質不夠高盡管目前鄉村干部的素質,盡管在年齡、學歷、觀念和經營管理等方面有了明顯提高,但與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還是有一些差距。在思想素質方面,由于保守和小農意識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一些開拓進取精神,過多強調客觀原因;在文化素質方面,部分村干部由于受教育程度和知識水平以及所處環境的影響,對新事物、新技術缺乏了解,從而阻礙了接受新事物、學習使用新科技的能力。由上述兩方面的原因導致村集體對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關心不夠,積極性不高,存在嚴重的“等、靠、要”思想,同時認為村干部換屆頻繁,工作做得好壞一個樣,這些錯誤認識制約了村集體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4.缺少政策支持和扶持集體經濟發展不僅缺乏總體規劃,而且有關集體經濟發展狀況的基礎數據也模糊不清,給政策制定帶來了相當大的難度,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當前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比較混亂、集體經濟發展缺乏規范指導等問題。當前,農民群眾迫切希望政府給予土地使用、啟動資金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落后的,因資金短缺,普遍感到起步難;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村級集體企業,因建在集體所有土地上的房屋沒有產權,面臨隨時拆遷的窘境,對今后的發展感到很困惑。
二、新形勢下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對策措施
1.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村級集體經濟薄弱,是村干部思想解放程度不夠、眼界不夠寬闊、觀念陳舊造成的。因此,要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首先要解決村干部思想認識偏差的問題,要努力使村干部牢固樹立四種思想觀念:一是樹立村富民富、村民共富的思想觀念;二是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思想觀念;三是走出去、引進來的市場經濟觀念;四是集體主義觀念。要加大對村干部的宣傳力度,通過會議、電視等各種渠道,提高村干部對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緊迫性、重要性的認識。2.積極探索農村集體經濟的多種實現形式。一是鞏固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在提升家庭經營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統一經營優勢,加強民主管理,理順分配關系。二是積極發展股份合作制經濟,打破區域和所有制界限。三是大力發展新型合作經濟,引導村集體與基層農技推廣組織、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大戶等開展合作、發展技術指導、信息傳遞、物資供應、產品加工、市場營銷等各類專業合作社、實現農村集體經濟向多層次、多領域延伸和擴張。3.要加強村級班子建設。一是要認真選優、配強黨支部一班人,特別是村黨支部書記。在選配上一定要堅持標準,把那些事業心強、懂經營、會管理、具有發展集體經濟強烈意識、不怕吃苦、秉公辦事的人選進班子,注意從大學生、能人、科技致富帶頭人中選配村干部。將那些年輕、能力強、素質高、有活力的人充實到村“兩委”隊伍中。村黨支部書記要把三分之二的精力放在發展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上,多想點子,多想辦法,多出思路,確保有足夠的精力發展和壯大集體經濟。二是要堅持不懈地抓好村干部的培養教育,通過學習使他們轉變思想觀念,增強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和經營管理的水平,增強他們發展集體經濟的恒心和本領。重點解決村干部在農村經濟發展上的“畏難”“依賴”“恐慌”等片面思想的認識,切實增強責任意識,機遇意識和創新意識,掀起農村新一輪發展熱潮。4.加強對農村集體經濟的法制保護加強集體資產管理,完善監督制約機制,使村級集體積累不斷增長。一是制定和完善發展和保護集體經濟的配套政策,各政府職能部門和農村經濟的配套政策,各級政府職能部門和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心,要加強對農村集體經濟的組織領導和各項服務,在立項、辦證、用地、稅收等方面給予支持。特別要加強農村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執法隊伍整體素質和水平,規范農村執法行為。二是監察審計部門要加大督查力度,加強執法監督,嚴格查處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亂集資、亂攤派、亂罰款、亂收費行為,禁止任何組織或個人侵占、哄搶、私分、破壞、平調或非法查封、扣押、凍結、沒收集體資產,切實保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三是加強安全生產檢查,清除集體企業的事故隱患。
作者:陳云梅 單位:黑龍江省拜泉縣拜泉鎮政府農經中心
- 上一篇:醫院病人安全管理的思考
- 下一篇:婦產科臨床護理論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