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研究
時間:2022-04-27 03:28:11
導語:公共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社會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公共圖書館的信息建設工作屬于重要的構成部分。公共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是社會發展下的必然要求;要求結合當前社會信息資源,進一步優化現代圖書館的資源內容,加強軟硬件的投入力度,達到更好服務于社會的目的。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研究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對信息資源呈現出多元化的需求。因此,公共圖書館需要順應數字信息化的發展潮流,改善自身的藏書、管理以及借閱形式,提升服務質量,滿足社會發展背景下的不同需求。
1公共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
簡而言之,公共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主要是結合先進的計算機技術與網絡通信手段,推動現代圖書館的數字化、個性化發展,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閱讀服務。
1.1公共圖書館信息化建設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公共圖書館在社會公益領域占據重要地位,在推動社會進步、經濟健康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集社會人力資源與多元化文化的融合為一體,旨在提升人們的整體素養。伴隨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資源的數字化與網絡化得以全面實現,同時人們的溝通方式與生活習慣逐漸發生變化。在日常生活與工作過程中,人們增加了對信息技術的依賴性,傳統的公共圖書館無法滿足人們對信息資源的多元化需求。在這一背景因素下,要求公共圖書館遵循“以人文本”的服務理念,以推動社會發展為重要任務,對自身的發展原則、管理方式以及服務形式展開創新變革工作,對服務體系與相關制度展開科學合理的構建,跟上信息化建設、發展的進程,順應社會發展形勢的必然要求,更好的服務于社會。
1.2公共圖書館信息化建設是資源共享的集中體現
現階段,在社會發展的新形勢下,要求實現公共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綠色發展與信息資源的共享,為順應發展趨勢,公共圖書館需要有效整合自身具備的信息資源,通過不同方式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在信息化的建設階段,針對原有的工作體系與管理制度展開更進一步的完善,使得原有的信息資源得到最大程度利用,提高資源質量。此外,公共圖書館在信息化建設階段,要遵循綠色低碳的發展理念,以實現資源共享為目標,避免出現資源耗費現象。結合實際狀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建設方案,實現信息化建設的高效性。在實際建設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網絡通信手段與計算機技術的先進性,適當降低設施的運作強度,使公共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得到高效整合,實現資源共享的服務內容。
1.3公共圖書館信息化建設是自身發展的客觀需求
一般來說,公共圖書館屬于社會范圍下的信息資源庫,在傳承歷史文化、提高人們素養,以及提供學習活動場所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政府在倡導構建學習型社會的同時,創新已經成為重要話題。公共圖書館需要結合社會發展要求,遵循新形勢要求,不斷完善自身的服務體系與管理制度,在提高公共圖書館相應功能的同時,提高人們的整體素養,推動和諧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構建文明社會。
2公共圖書館信息化的建設任務
公共圖書館信息化建設有利于實現不同文化的融會發展,實現紙質資源的數字化發展,使優秀的傳統文化得到傳承發展。與此同時,先進計算機技術與網絡通信手段的高效應用,為用戶在檢索信息時提供便利,推動了公共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個性發展。
2.1信息資源庫的建設任務
公共圖書館在信息時展潮流中,屬于基礎性的信息資源寶庫,將信息服務視為基礎內容,在社會公益領域發揮著關鍵作用。公共圖書館信息化的建設能力,主要體現在對信息資源的開發效率與應用質量。一般來說,公共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內容涵蓋了文獻庫、數據庫以及網絡資源的建設、開發。現階段,公共圖書館內部的傳統文獻信息資源庫是重要信息來源,表現在大量的古籍善本、書籍、縮微復制品、報刊,專題、地方、參考以及特藏文獻。隨著數字化、網絡化信息資源庫的建設,公共圖書館需要實時更新、升級自身的信息資源庫,加大對網絡資源的開發力度。公共圖書館在新型信息社會的發展背景下,擺脫了單一的藏書、借閱模式,各類電子出版物與多元化的信息資源數據庫得以構建,并擴大對圖書的采購數量與采購渠道。與此同時,公共圖書館需要適當結合網絡資源,有效利用電子圖書、鏡像服務器以及光盤等網絡資源,進一步推動公共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
2.2信息服務系統的建設任務
在公共圖書館的平時工作中,需要加大信息化的服務力度,構建完善的信息服務系統,提升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效率與管理能力。借助網絡系統內部檢索工具的便利性與靈活性、全面性,對網絡資源數據庫中的電子出版物、電子報告等展開實時檢索,提高公共圖書館的信息服務質量。同時,公共圖書館的信息服務方式多元化,即網絡查詢、聯機檢索、數據庫檢索、文獻采購協作、館際互借、文獻傳遞以及代檢代查與聯機合作編目。公共圖書館的信息服務系統,不僅具備借閱、傳遞與檢索服務功能,還可以具體結合不同用戶的多元化需求,例如:信息分析服務、信息預測服務,實現信息服務的個性化發展與數字化發展。
2.3信息資源社會化的建設任務
在信息化建設要求下,公共圖書館需要構建相應的市場競爭體系,以保證社會效益為前提,實現信息社會化的服務內容,以實現資源共享為基礎,推動公共圖書館的信息社會化建設進程。在實現公共圖書館資源共享的過程中,需要遵循“引進來、拿出去”兩大原則。首先,公共圖書館可以借助于不同渠道,以紙質文獻資源為基礎,充分利用網絡技術手段,引進館外的優質信息資源;其次,針對所處區域貢獻公共圖書館自身所具備的優質文獻資源,充分滿足社會方面對信息的多元化需求,同時,保證了公共圖書館的經費來源,推動信息化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3公共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研究措施
公共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是信息化社會發展背景下的必然趨勢。公共圖書館要以自動化技術設備的構建為關鍵,加大對軟硬件投入的支持力度,推動信息化服務的個性發展,保障公共圖書館信息化的建設效率與服務質量。
3.1注重軟硬件的投入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諸多領域內的學科知識得到創新變革。與此同時,不同出版物的出版量呈現出持續上升的趨勢,公共圖書館的公共環境以及設備的更新開發、網絡系統的維護工作,都對其運營成本產生較大影響。不難發現,公共圖書館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經常面臨資金短缺的局面,難以展開全面的信息化建設。所以,公共圖書館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要加大對硬件系統運行的重視力度。具備超前的自我意識,切實結合系統的匹配與更新現狀,采購相應設備。提高自身硬件系統的獨立自主性,并保持與社會系統的兼容性,構建公共圖書館局域網絡,轉變當前公共圖書館不同設備的落后現狀。另一方面,公共圖書館要制定不同的激勵方案,使管理人員與技術人員在開發與制作過程中,能夠保證信息資源庫的規范性,并具備鮮明的風格特征。針對電子教材、課件、管理資源庫以及學術文獻資源庫展開高效的集成工作,遵循相關規范標準,優化公共圖書館的業務流程,保證其運作的有序性,實現資源共享。
3.2實現信息服務的個性化
現階段,公共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任務主要體現在信息服務的個性化。要求公共圖書館提高信息服務的靈活性,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務渠道,充分結合不同用戶的實際需求、閱讀習慣與相關愛好,提供專屬的信息服務體系,在滿足用戶對信息服務多元化需求的同時,不斷探索公共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渠道。所以,要求公共圖書館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結合先進的網絡技術與完善的網絡信息資源庫,豐富自身的館藏內容,服務于用戶對信息資源的不同需求,同時,充分利用電子郵件與網絡電話等網絡服務,豐富業務內容,實現公共圖書館信息服務的個性化。
3.3實現公共圖書館數據資源庫的特色發展
公共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主要圍繞數字化與網絡化為重要內容展開建設,在這一背景下,不同的公共圖書館卻走向了相同的建設道路。要求公共圖書館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豐富自身的服務內容,完善管理體系,推動數據資源庫的特色發展。以所處地區的社會文化發展現狀為基礎,并結合經濟發展狀況,制定針對性較強的信息化建設方案。此外,公共圖書館在整合信息資源的同時,要切實考慮自身的應用需求,結合當地人民群眾的實際文化需求,建設符合當地文化背景的特色數據資源庫,推動公共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
4總結
公共圖書館具備的信息資源豐富多元化,要求公共圖書館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順應信息化社會的發展趨勢,完善信息化服務體系,提高自身的信息服務質量,推動信息化社會的健康發展。
作者:鄧艷琴 單位:廣西圖書館
參考文獻:
[1]劉寶彥.淺談公共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24):175,135.
[2]于文.談公共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27):164.
[3]茍愛菊.文化強國與公共圖書館信息化建設[J].焦作大學學報,2014,28(1):131~132.
- 上一篇:黨員干部踐行“三嚴三實”承諾書
- 下一篇:校園客運站與火車票營銷中心信息化建設論文
精品范文
10公共衛生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