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檢信息化建設與頂層設計研究
時間:2022-07-31 10:43:05
導語:質檢信息化建設與頂層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分析開展質檢信息化頂層設計的必要性,闡述頂層設計在構筑中國特色的質檢信息化中的重要作用,同時結合當前質檢事業發展需要,有針對性地提出開展質檢信息化頂層設計的路徑和措施。
政務信息化頂層設計是一個地區、行業或者部門政務信息化內部各要素之間有效組合運行的動力機制、建設機制和發展機制的模型化設定,其目的在于保證政務系統功能相互協調、結構基本一致、資源互相共享、標準基本統一。政務信息化頂層設計需要從頂層、整體的高度去看待和分析問題,突破局部環境、局部利益的約束和限制。政務信息化頂層設計是政務業務與信息技術之間全要素、全過程的融合。政務信息化頂層設計的重點在于建立各要素之間良好的互動關系,確保部門間的業務協同和信息共享,促進工作流程、信息系統、數據以及相應技術之間深度融合。
1開展質檢信息化頂層設計的必要性、緊迫性
質檢信息化是國家政務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質檢信息化,就沒有質檢現代化,加快質檢信息化建設,已成為推動質檢事業科學發展的戰略選擇。為貫徹落實《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等文件精神,質檢總局應結合《質量監督檢驗檢疫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質檢信息化“十三五”規劃》等文件,做好質檢事業信息化頂層設計,為質檢信息化項目建設做好指導服務。
1.1貫徹落實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的重要任務
《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指出,“要加強頂層設計和系統規劃,完善制度體系,全面提升信息采集、處理、傳輸、利用、安全能力,構筑國家信息優勢”“加強頂層設計,提高城市基礎設施、運行管理、公共服務和產業發展的信息化水平”。質檢信息化是國家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信息優勢的重中之重、基礎之基,開展質檢信息化頂層設計,提高質檢信息化水平,是貫徹落實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的重要任務。
1.2解決質檢事業信息化信息孤島的戰略舉措
在質檢總局信息化發展情況調查研究中發現:質檢信息化建設缺乏統一的規劃管理和協調機制,政出多門、各行其是;信息系統分散建設,檢驗檢疫存在400多個獨立系統;信息孤島現象嚴重,無法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檢驗檢疫、技術監督、認證認可、標準和兩碼(組織機構代碼和物品編碼)之間信息系統難以互聯互通;信息資源管理條塊分割、管理分散、信息資源共享目錄缺失、信息資源共享機制嚴重缺位。這樣的現象,根本問題是未從全局的視角對質檢全領域進行系統化的審視和統籌協調。因此,亟須開展質檢信息化頂層設計,設計質檢信息化總體框架,理清框架內組成內容及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實現信息基礎設施、數據資源、業務應用的有機連接、互聯互通,提升質檢信息化整體效能,減少重復建設和投資浪費。
1.3提高認識、凝聚共識、加強統籌的必要手段
根據調查,從質檢總局到地方兩局領導干部對信息化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未能認識到信息化是事關質檢事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因素。沒有信息化,就沒有質檢現代化,就沒有質量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信息化事關質檢部門生存,沒有信息化,質檢部門的業務甚至可能被其他部門蠶食。因此,要開展質檢信息化的頂層設計,通過頂層設計這一過程,對全系統領導干部進行信息化培訓,凝聚上下共識,形成統籌協調機制,推進質檢信息化健康協調發展。
2深刻認識頂層設計在中國特色質檢信息化中的作用
2.1頂層設計為質檢信息化建設明確發展目標
質檢的智慧化應用是在質檢數字化的基礎上,廣泛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質檢公共服務能力,滿足國家和社會公眾的質量安全需求。因此,質檢信息化的建設目標是建設以人為本的質量治理體系。質檢信息化在規劃階段就要明確建設目標,以政府為主導,以人民為中心,緊緊圍繞這一目標規劃建設方案,通過基礎設施、技術、管理的集成來提高質量的治理水平。
2.2頂層設計有利于防范質檢信息化建設風險
如果質檢信息化建設沒有從質量事業發展的高度思考,尋找適當的發展路徑與建設模式,就無法解決質量監管問題,質檢信息化的發展也就丟失了靈魂。頂層設計并不是要把復雜的、完整的治理機制一下子規劃出來,也不是把每個部分的細節和設計方案確定下來,而是客觀了解和分析事情涉及的各個方面,在此基礎上,理清要做哪些事情,現存的系統要發生哪些改變,這些變化將給各方面的利益和位置帶來什么變化。從而統籌規劃,規避建設風險較大或者重復疊加的項目。
2.3頂層設計有利于協調各部門的利益分配
經驗表明,許多問題的出現不在于缺少資金,也不在于缺少專業技術隊伍,而是沒能協調好各方利益群體。頂層設計將最大限度地統籌部門職能和社會資源,暢通資源流動渠道,消除各方資源流動壁壘,使人才、資金、技術等要素和資源高效融合,釋放發展潛力。
2.4正確處理頂層設計與發展戰略(規劃)的關系
發展戰略(規劃)是全面的、長遠的發展計劃,是對未來整體性、宏觀性的設計方案。發展戰略(規劃)重點關注未來一段時間內需要達到的目標、執行的任務,以及目標實現后的圖景。發展戰略高于規劃。頂層設計是在發展戰略(規劃)的宏觀指導下,為了落實規劃而進行的較為詳細的設計。頂層設計重點關注未來一段時間內執行的任務,任務之間的邏輯關系,以及任務一定細節的描述。頂層設計和發展戰略(規劃)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頂層設計和發展戰略(規劃)都是實施任務的指導性文件,在技術上具有宏觀性。但是,兩者重點不同,發展戰略(規劃)重點在于設定宏觀目標、任務,頂層設計重點在于實現目標,描述和解決目標之間的關系(如信息系統信息共享和業務系統、系統綜合集成等);層級不同,發展戰略(規劃)層級略高于頂層設計,發展戰略(規劃)屬于宏觀指導性文件,頂層設計屬于中觀指導性文件;粒度不同,發展戰略(規劃)更概括一些,頂層設計更具體一些;可操作性不同,頂層設計的可操作性比發展戰略(規劃)的可操作性強?;谝陨戏治?,質檢信息化發展戰略(規劃)是旨在為質檢信息化建設提供指導的宏觀性文件,重點關注建設目標和任務;質檢信息化頂層設計是在其發展戰略(規劃)指導下,旨在為質檢信息化建設實施提供指導的中觀性文件,重點關注和解決業務系統、綜合集成、標準規范、共享體系等,為解決互聯互通、協同智慧難點提供指導。
3開展質檢信息化頂層設計的路徑分析
做好質檢信息化頂層設計,需要組織好各方力量,結合質檢總局及地方現有信息化基礎、規劃,采用科學的方法,分步、有序地開展。
3.1成立頂層設計工作組和專家組
頂層設計需委托信息化專家團隊開展研究,成立頂層設計工作組。同時,要求質檢總局各部門、地方兩局、事業單位、行業協會和企業共同參與,以解決質檢信息化信息共享、業務協同等重大問題。
3.2“上接戰略、下接實際”開展頂層設計
首先,認真分析質檢各部門業務發展現狀及規劃,明確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任務,做好頂層設計對上的接口;其次,緊緊圍繞《質檢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對信息化發展的定位和要求,認真比對各部門、各地區質檢事業中長期規劃,明確質檢信息化頂層設計的內容及各部分的邏輯關系;最后,對質檢信息化發展情況進行深度調研,充分了解信息化發展現狀,梳理各部門各行業已有信息系統和正在建設的信息化工程,做好頂層設計中業務應用對現有基礎的接口。
3.3采用“梳子型”方法開展頂層設計
梳子的“筋”是由六大模塊形成的支撐平臺;梳子的“齒”是若干個邏輯獨立、物理耦合的行業(或領域)應用系統,與云計算服務平臺組裝形成質檢信息化頂層設計。如圖1所示,頂層設計首先明確梳子的“筋”,即各個支撐平臺;其次逐步細化,明確梳子的“齒”,即各業務應用平臺。在整個頂層設計過程中,重點梳理各業務系統之間的邏輯關系,解決信息孤島、信息煙囪等問題,實現關聯系統之間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
作者:肖揚文 徐磊 李輝 朱久勇 單位: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信息中心
- 上一篇:灌區信息化建設發展現狀及策略
- 下一篇:心理契約下高校學風建設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