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總分館制度建設思考
時間:2022-10-24 10:45:18
導語:圖書館總分館制度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總分館制起源于西方國家,經過國外多家公共圖書館實踐證明,總分館制是公共圖書館拓展服務范圍、提高服務效能的最佳方式。21世紀以來,國內圖書館界開始不斷探索切實有效的總分館制度建設,并且在一些東部較發達的城市中開始實際建設,十幾年下來,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偡逐^制度的優勢讓我們明白要想建成全覆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我們必須在全國范圍內推開此項制度,才能讓更多的公眾享受到均等化、標準化的公共圖書館服務。但是我們不能盲目跟隨,必須從國內外總分館制建設中總結經驗,找出弊端,探索研究出一條符合我國社會發展的圖書館總分館制度建設路徑,才能更好地推動我們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促進全覆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早日建成。
一、國內外總分館制度建設研究概述
1.國外總分館制度建設概述。總分館制度在國際上已經是一種成熟、高效的組織形式和服務模式,它能夠很好地使圖書館服務得到進一步延伸,觸及最大最廣范圍的讀者群,并且實現資源的共享,提升服務效能。現如今在發達國家,只要規模較大、服務社區較多、服務人口基數大的公共圖書館,基本都已經開設了分館,像是德國、英國、新加坡、日本等等發達國家,圖書館總分館已成為他們公共圖書館建設發展的主要模式。經過長期的探索與發展,國外總分館制度的研究經歷了從理論規劃到工作實踐、磨合發展再到確定圖書館立法的發展過程。多數國外圖書館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組織建設模式和完善的建設制度,即在一個城市或一個地區中心設一個總館或中心館,然后根據城市區域及人口密度數量規劃每個分館的位置,或者建立新分館或者吸納其他已建成的館進入總分館系統中,并且總館和分館垂直管理,總館對分館的人、財、物實行統一管理調配,而分館更像是總館派出的一個服務機構,專門從事讀者服務工作,總館與分館之間通過“通借通還”形式,形成書籍的借閱流通。國外的總分館建設制度多數為協同制發展總分館模式,分館由總館絕對地領導,各個分館之間既相互獨立,又在總分館制度中相互補充,總館和分館協同發展。2.國內總分館制度建設概述。目前,覆蓋全國范圍的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還未建成,缺乏體系化運作的我國公共圖書館建設,因為受到不同地區經濟、政治發展不均衡的影響,出現了大部分基層圖書館因人力、財力、物力等保障制度不健全而發展較弱的情況,最終也就導致了我國公共文化服務發展不均衡的局面,這對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來說無疑是個短板。而國外的總分館建設經驗,讓我們看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效途徑。國內的總分館建設從理論到實踐的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2000—2006),力圖解決政府主導、通借通還、技術支撐、統一管理等問題;第二階段(2007—2010),部分總分館通過專業化改造,規模擴大,效益顯著,理論研究上揭示了總分館建設的客觀規律;第三階段(2011年至今),實踐上參與“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范區”活動,學術研究圍繞總分館可持續發展的各項因素展開,并直接推動了《關于推進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的出臺[1]。國內的總分館制度建設從向外學習到內在研究,再到各個圖書館把基礎理論研究變為個例具體實踐,走過了一段長路。2016年底,文化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體育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五部委共同印發了《指導意見》,提出了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和主要措施,表明我國的總分館制度建設研究已經有了自己的綱領性文件,也找到了切合我國實際發展情況的總分館制度建設路線,這是我國圖書館總分館制學術研究與實踐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二、國內外總分館建設模式案例對比分析
圖書館總分館制不論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已經有發展建設得比較完善成熟的典型案例。在國外,像是美國的洛杉磯公共圖書館設、波士頓公共圖書館、英國倫敦市公共圖書館,日本東京都公共圖書館等都已采用總分館制管理模式。在國內,嘉興市圖書館、蘇州圖書館、上海嘉定圖書館、深圳市福田區圖書館、廈門市圖書館等圖書館也紛紛開展了總分館制建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筆者選取了國內外總分館制度建設較為成熟的幾個圖書館進行列表對照,以直觀感受國內外圖書館在建設總分館模式中的同與異(詳細見表1)。1.英美國家的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建設多數是協同建設的總分館制度,并不是由圖書館單獨負責管理,而是由圖書館管理委員會或者圖書館發展局這一類的政府行政機構來負責整體規劃,有具體的發展計劃,也有相對完善具體的立法作為依靠,作為分館的類型也很多,但是歸總館統一管理。同時資金來源多樣化,除去政府??钪С?,還有來自社會的資金支援、基金會等,對于圖書館建設發展能起到很大的幫助。2.東京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就是以區(市)為地域單元的徹底的總分館體制。在每一個區(市)中,由一所圖書館承擔總館功能,稱為“中央圖書館”,其他則為分館,稱為“地域館”,總館和分館服務半徑難以覆蓋的地方,通過“汽車移動圖書館”來補充[3]。他們屬于同一服務體系內的不同圖書館,但在體系中其設置主體相同,資金來源相同,總館對分館有行政管理權,有統一的人員管理制度、統一的服務政策、統一的采購制度、統一的服務推廣計劃等等。3.我國從1980年的“六五”發展規劃時期提出要縣縣有圖書館,直到“十一五”末期才達到基本實現的情況。其中東部地區是最早實現縣縣有圖書館的地區,但是在不少東部地區公共圖書館發現,即便縣縣有圖書館,卻也難以實現圖書館服務的全覆蓋。所以,東部部分公共圖書館開始了進一步的探索,他們多數以國外發達國家較為成熟的總分館服務建設模式為參考依據,以較為高一層的行政級別的圖書館為總館進行總體規劃,結合所在區域圖書館發展情況,聯合其他行政級別的圖書館及其他類型公共圖書館作為分館,進行聯合建設發展,像是上海市中心圖書館、嘉興總分館模式等等。這種模式下的總館對分館是業務上的領導關系,對分館進行技術和業務監督,統一負責文獻資源的采購、集中編目和統一配置,并能夠實現資源共享、通借通還等[4]。但是分館的行政隸屬、人事和財政關系等都不會發生變化。
三、對于國內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度建設的思考
1.國內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建設應以縣級圖書館為總館??h域作為我國行政區劃級別中覆蓋面較廣的行政級別,是統籌城鄉均衡發展的重要樞紐一層,而縣級圖書館正是處于我國六級圖書館①網絡的中間一級,是鋪開我國總分館制度建設的關鍵一層。根據筆者了解的一組數據,2015年,國內2734個縣級圖書館,接待到館讀者32249萬人次,借出圖書25368萬冊次,以不到全國公共圖書館總撥款26%的財政撥款,接待了占總量55%的到館讀者,借出了50%的圖書,是公共圖書館基本服務的主力軍[5]。同時,從縣級出發便于對鄉鎮、村等圖書館、圖書室進行直接管理與業務支持等,免去了中間繁瑣的其他行政管理程序,簡化了責任分配階層,直接由縣級圖書館負責到位。2.分館承擔主體可以多樣化,擴張縣級以下圖書館覆蓋面積。在我國的縣級圖書館總分館制度建設中,我們可以考慮將體制內的鄉村兩級圖書館和其他文化設施作為分館主力,把農家書屋、流動圖書館以及符合總館服務條件的基層其他公共文化設施(像是文化館、科技館、活動中心等)等都可作為總分館服務的補充和延伸,同時,我們也可以把體制外的民間自發建設的圖書館、圖書屋等作為區域總分館體系中的一員收入歸隊,擴大分館服務范圍和服務種類。3.考慮基本因素,合理布局分館。在設置布局分館位置的時候,我們要認真考慮四個方面的因素,即圖書館的目標、社區內的人口狀況(通常認為為了有效提供服務,每35000—50000人口中至少要有一個分館提供服務)、區域內的物理障礙(即圖書館讀者到達圖書館的物理距離,通常認為一個分館可以為其半徑范圍在1.5到2英里的讀者提供服務,這個距離隨著汽車擁有數量的增加和人口移動性的增強而擴大,一般認為15—20分鐘的路程是比較合適的,且要考慮圖書館附近的停車場等設施)、社區內的社會經濟因素(如社區內的經濟、種族、教育狀況)[6]。將此四要素考慮到分館布局設置中,總分館布局將會更加合理,也能避免根據行政區劃簡單設置分館而出現的資源浪費等不利因素,合理布局分館將會使得總分館體系發展更加合理,能最大限度和最廣范圍地將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覆蓋到縣級區域內的更多地方和更多讀者。4.抓住“政府”和“社會”兩股力量支持。在對國內外總分館建設模式的實例分析中,筆者發現無論哪個館都少不了政府的支持,而支持的力量包括財政支持與法規性文件等。而“社會力量”更多的是給予人力和財力方面的支持。在我國基于財政體制和事權分配體制,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基本上是一級政府建一級公共圖書館,誰建設誰管理[7]。而有些基層政府本身就相對較弱,財政吃緊,這必然影響鄉鎮(村)作為分館的建設發展,這必然制約縣級圖書館總分館體系的正常運行,所以要更好地施行總分館制度,就必須打破一級政府管理一級圖書館的現行體制,強化各級政府責任,撇開政府之間行政級別障礙,施行由上到下,縣、鄉兩級政府共同管理建設的體制,猶如深圳的“圖書館之城”和“嘉興模式”,讓多級政府共同為總分館建設負責。除去政府力量,建設總分館制度還需鼓勵社會力量的參與,因為各級政府給予當地圖書館建設的規劃投入是有限的,卻往往難以滿足較弱地區圖書館建設發展的要求。所以鼓勵社會力量的進入,不僅可以緩解政府的壓力,也可以從財力、人力、物力助推圖書館總分館建設,強化全民參與文化建設的意識。5.明確總分館責任,強化各自主體意識,聯合發展。在縣級圖書館總分館制度建設中,總館和分館有著不同的工作任務,總館主要負責文獻采購、編目、資源共享、人財物的統一管理等,而面向基層讀者,特別是總館服務范圍無法達到區域讀者的需求則主要是由各個分館承擔,分館有著為本行政區域內群眾提供公共圖書館服務責任,其主體服務項目、服務內容在總分館框架中與縣圖書館的服務相對接,從而讓更多的讀者群眾可以就近獲得均等化、標準化的公共圖書館服務。(1)從總館的角度出發??h級圖書館在總分館體系中必須做好兩部分:一是管理,二是支持。在管理上,總館在對分館的管理中必須緊抓“統一”二字,無論是工作目標、建設標準、服務標準、管理機制等都力求統一,“統一”是讓總分館成為區域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成形的連線。只有“統一”,總分館的工作才好協調發展,才能管理分配好總分館資源,管理好資金、人力等資源,并且使得文獻采編、資源共享、借還服務、平臺服務等工作能在同一網絡中進行,形成統一的管理服務系統,讀者大眾能實現總分館區域內的“一卡通”,從而更好地享受總分館通借通還、資源共享的圖書館服務;在業務支持上,總館作為分館的供養中心,必須為分館提供文獻資源保障、信息服務、技術支持、業務指導培訓等。(2)從分館的角度出發。鄉村兩級和其他文化設施作為分館是對縣級總館讀者服務業務的一種延伸和補充,分館如果責任意識不強、基礎建設薄弱、功能發揮不佳的話,將會嚴重影響和制約縣級圖書館總分館體系的正常運轉。所以,鄉鎮(村)等分館在總分館體系中,也必須做好三部分:一是服從管理,堅決執行和遵守總館制定的相關規定,和總館保持統一步伐;二是提高自身發展,做好內外因素的同步提高,在內包括業務能力、服務水平、業務素質、自身素養,等。在外包括館舍的提升,資源、設備的更新等。同時,分館的建設應該有定位、有特色,針對不同讀者的需求,創立不同服務的特色分館,比方說工業發展區域的,收藏工業文獻資源,農業發展區域的,以收藏農業文獻為主等。在國外,像是波士頓圖書館在多切斯特社區共設有六個分館,其館藏服務各具特色:亞當斯街分館提供美國內戰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文獻服務;菲爾茲角分館則收藏有關越南方面的讀物;格羅霍爾分館提供非裔美國人的文學作品;科德曼廣場分館收藏非裔美國人的研究性歷史資料;阿珀姆斯角分館收藏法語、葡萄牙語和西班牙語讀物。這種差異化的服務不僅使有限的館藏建設資金得到充分利用,同時顯示了各分館的獨特性,避免了同質化服務,凸顯了各分館在整個系統中的特殊作用[8]。三是做好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要認真貫徹總館的工作方針部署,做好村級農家書屋及流動服務點的管理工作,做好資源流通、文獻配送、讀者需求反饋等業務工作。
四、總結
圖書館總分館制從東部發達地區實踐執行,到中西部地區開始先行試點再全面鋪開,也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了,我們看到了成功的經驗,也看到了失敗的教訓。上海、深圳、嘉興等地的總分館制建設發展至今,已經驗證了總分館制度可以更好更廣泛為讀者大眾提供文化服務的優點,總分館建設在國內圖書館事業發展的路上是必然的趨勢,也是我國建設覆蓋全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關鍵因素。但是這些成功的總分館建設模式并不一定適用于我國縣級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這里面存在的差異因素太多,像是經濟、人口、地域面積、總館實力及分館情況等等,各地區還需依照《指導意見》要求,并且結合多方因素,抓住“統一”原則,合理布局,制定出適合本地區圖書館發展的總分館建設方案,找到適合自己的總分館建設模式。
作者:任閩華 單位:江西省圖書館
- 上一篇: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作用思考
- 下一篇:地鐵車輛電氣布線組裝工藝研究
精品范文
10圖書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