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頂層制度建設與實踐研究

時間:2022-05-23 09:49:56

導語:國有企業頂層制度建設與實踐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有企業頂層制度建設與實踐研究

摘要:在黨的報告中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同時,對國有企業的戰略定位進行了新的部署,國有企業正處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頂層制度的建設可以使國有企業的管理更加科學化,更加符合規律。本文以頂層制度建設為切入點,結合國有企業的制度建設情況,在概述國有企業頂層制度建設的重要意義的基礎上,通過分析國有企業頂層制度建設現狀和特點,探討了新時代優化國有企業頂層制度建設的策略,旨在說明新時代國有企業頂層制度建設的重要性,以期為國有企業制度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時代;國有企業;頂層制度建設;問題;對策

近年來,國有企業改革得到進一步深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改革過程中仍然存在不徹底的地方,頂層設計對國企改革的穩步發展、推進具有基礎性作用,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強化制度引領,抓好頂層設計和任務落實顯得尤為迫切。對國有企業而言,如何立足頂層設計,強化對制度體系的系統規劃,做好新時代國有企業頂層制度建設,是當前國有企業關注的焦點。因此,探索新時代國有企業頂層制度建設的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鑒于此,筆者對新時代國有企業頂層制度建設進行了相關思考。

一、國有企業頂層制度建設的重要意義

人們常說:“文化是水,制度是冰”,從某種層面上反映了制度的嚴肅性、重要性。制度是人們行動的準則和依據,好的企業制度建設能提高企業建設的活力,使企業生產經營有章可循。頂層制度建設是指對制度建設進行頂層設計,使企業的運作管理走上精細化的道路。國有企業是中國經濟大軍的中流砥柱,頂層制度建設對防范企業經營風險大有裨益。從國有企業頂層制度建設的意義上看,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有利于形成科學的制度體系。制度體系是企業賴以生存的體制基礎,頂層制度建設為了實現國有企業既定目標,制定出規范企業經營和管理過程中的各種行為的制度,可以保障企業的運作有序化、規范化;二是有利于打造優秀的企業文化。制度建設和文化建設密不可分,制度是文化的載體,完善的制度是開展企業文化建設的有力保障,國有企業頂層制度建設以企業制度的創新推動企業文化的發展,無疑將有利于企業文化相關的理念的形成、塑造和傳播等,打造優秀的企業文化;三是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國有企業頂層制度建設從企業實現發展戰略目標出發,使工作流程化、標準化、制度化。因此,有利于提高企業的運行效率。

二、國有企業頂層制度建設的現狀和特點

當前,國有企業制度建設的現狀不容樂觀,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制度的整體建設缺乏關聯、制度的推行實施流于形式、制度的執行過程缺乏監督、以及制度的反饋機制亟待完善。其具體內容如下:1.制度的整體建設缺乏關聯性。制度的整體建設缺乏關聯是國有企業頂層制度建設存在的問題之一。國有企業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制度較為固化,制度之間缺乏關聯,表面上看起來制度多且完整,但在實際運用中制度之間往往是以橫向聯系為主,許多制度繁雜且分散,缺乏縱向聯系,對關鍵流程和環節含糊不清。不僅如此,對制度的創新也缺乏繼承和發展,新出臺的制度因循守舊,沒有結合時代特點進行創新。2.制度的推行實施流于形式。制度的推行實施流于形式制約著國有企業頂層制度建設的有效性。國有企業制度建設中,對企業的新制度進行普及和宣傳不夠,有些制度的建設只流于形式,在制度推行實施方面缺乏動力,實際上有用并能落在實處的東西并不多,導致制度執行效力不足。不僅如此,國有企業在制度建設中對制度遵守警覺意識不高,抓的嚴的時候就嚴格執行制度,抓的不嚴的時候就敷衍了事。3.制度的執行過程缺乏監督。制度的執行過程缺乏監督是國有企業頂層制度建設的瓶頸。對國有企業而言,在制度執行過程中缺乏相應的監督,面對制度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缺乏必要的一整套的執行、監督、改進辦法。且對制度的執行情況很少有評估,使得管理無章可循,形成很混亂的局面。此外,由于沒有建立起反饋機制,在制度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無法得到有效解決。4.制度的反饋機制亟待完善。制度的反饋機制亟待完善使得國有企業頂層制度建設陷入困境。目前,國有企業在制度建設中,制度建設中的意見收集、反饋和持續改進機制環節較為薄弱,制度的修訂與完善做得不夠及時,有些制度在“試行”之后,沒有后續的跟進和演變,長期處于試行階段,制度的效力難以實現。因此,探索新時代優化國有企業頂層制度建設的策略勢在必行。

三、新時代優化國有企業頂層制度建設的策略

卓有成效的企業建設離不開好的頂層制度設計,為進一步提高國有企業制度建設水平,在了解國有企業制度建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的基礎上,新時代優化國有企業頂層制度建設的策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優化國有企業制度體系設計。優化國有企業制度體系設計是新時代優化國有企業頂層制度建設的關鍵。對國有企業而言,頂層制度建設從國有企業的全局出發,加強制度之間的縱深聯系,優化國有企業制度體系設計,要把握好三個關鍵點,一是從企業的整體戰略發展要求出發,系統、全面、科學地考慮各項因素,逐步實現制度在更高層面的系統整合;二是強化縱向、橫向的配合與協調,從制度本身和制度環境上著力,加強條塊之間的信息溝通,完善企業制度的長效機制;三是對新出臺的制度,要保證出臺的制度與舊制度之間的銜接和互為補充,將經審核修改的制度發文施行,形成一個多層次、多方位的完整體系。2.提高國有企業制度執行質量。提高國有企業制度執行質量是新時代優化國有企業頂層制度建設的重要環節。要確保國有企業制度執行質量,就要把握好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要加大對國有企業制度的宣傳,提高全員的制度化意識,讓制度建設深入人心,才能為制度的執行打下堅定的思想基礎。在具體做法上,可以通過標語或橫幅的形式,加大對制度建設的宣傳,引導人們自覺遵守,消除執行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抵觸心理;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制度執行人員的管理,設置專崗專職,按照因事設崗的原則,規定國有企業的崗位設置、資格條件、等級制度.切實發揮制度的作用,做到用制度管權、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3.加大國有企業制度監督管理。加大國有企業制度監督管理對新時代優化國有企業頂層制度建設至關重要。對國有企業而言,頂層制度建設中完善監督檢查機制,加大國有企業制度監督管理,必須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和對權利的監督制約,做到“有章必依、執章必嚴、違章必究”。在國有企業制度監督管理方面,明確規定監督主體、監督內容、監督方式等,建立健全有序的監督檢查制度。將制度的執行情況納入考核范圍,細化考核內容,通過定性和定量相結合、過程監督和年終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及時收集反饋意見,定期開展督促檢查和評估。此外,完善國有企業制度反饋機制是新時代優化國有企業頂層制度建設的有效舉措。由于國有企業的市場運作環境處于不斷變化之中,制度反饋機制可以為國有企業頂層制度建設做有益補充。根據企業經營環境、發展戰略、產品結構、新技術應用等不斷完善制度,從制度層面保障國有企業的正常生產運行。對于在實際施行過程中,效果不理想或推行存在問題需要修訂的制度,可以按照“邊制訂、邊執行、邊完善、邊上報備案”的原則,先遵照執行,確保制度的時效性。

四、結束語

新時代國有企業頂層制度建設任重道遠,沒有“最好”的制度,只有“適合”的制度。我們必須意識到,新時代國有企業頂層制度建設是一項綜合的系統工程,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應結合國有企業的實際情況,優化國有企業制度體系設計、提高國有企業制度執行質量、加大國有企業制度監督管理、完善國有企業制度反饋機制,面對國有企業制度建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積極探索新時代優化國有企業頂層制度建設的策略,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國有企業制度建設水平,促進國有企業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朱林果.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是黨的制度建設重要的里程碑[J].福建理論學習,2017,(2):17-19.

[2]吳敬璉.產業政策面臨的問題:不是存廢,而是轉型[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6):1-9.

[3]苗祥文.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嚴治黨制度建設的成就、經驗和啟示[J].南方論刊,2017,(6):14-17.

[4]鄭濤.效能監察如何促進國有企業管理制度體系建設[J].決策探索(下半月),2015,(5):62.

[5]慕森.新常態下如何提高國有施工企業內部審計的工作質量[J].科技創新導報,2016,(34):236-237,239.

作者:代飛帆 單位:中電建水環境治理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