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學法在環境工程的應用

時間:2022-07-23 09:02:55

導語:案例教學法在環境工程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案例教學法在環境工程的應用

1教學課程內容的選擇

(1)環境毒理學在環境科學中的地位及發展方向;(2)環境毒理學機理;(3)環境毒理學研究方法;(4)環境化學物的健康危險度評價;(5)環境內分泌干擾物毒理學;(6)重金屬的環境毒理學;(7)農藥的環境毒理學;(8)大氣污染環境毒理學;(9)土壤污染環境毒理學;(10)水污染環境毒理學。每個專題教學以教師講授結合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內容突出研究問題的熱點性、區域性和為研究生科研的服務性。

2案例教學法實施前的準備

案例教學法是指以案例為教材,讓學生通過閱讀、分析和思考以及相互間進行討論和爭辯,以提高思維推理和處理問題能力的教學過程[3]。在實施前需要教師做一定的課前準備。2.1案例的編寫案例是將大量實際問題帶入課堂由教師和學生一起探討解決途徑的載體[4]。教學中首先要進行案例庫的建設。案例庫中案例的選擇和編寫要注意緊密圍繞實際中遇到的相關問題,選擇或編寫的案例具有典型性,真實性和開放性。其中開放性,表現在案例問題的答案不是唯一的,是多方面的,這有利于活躍學生的思維,提高其對問題的分析能力。環境毒理學在案例教學法實施前進行案例庫的建設,針對每個專題至少準備了1-2個案例,并且編寫了案例使用說明手冊,給出相關討論題,對教師開展案例教學具有一定指導作用。2.2案例教學的課前準備在案例教學之前,首先教師要對班級和學生的基本學習背景情況有所掌握,例如該研究生的選題方向是什么?學生積極參與的可能性有多大?其次教師要有一條案例討論的指導路線。安排好在何時以何種方式提出案例,并調動學生參與。匯報形式是指定學生發言還是自愿匯報?教師總結學生的討論結果時要注意哪些方面。最后教師要不斷總結經驗,更新案例庫,優化案例教學的組織手段,以達到預想的教學效果。

3研討式案例教學法在環境毒理學中的應用與創新

案例教學法具有綜合性、動機性、仿真性、能動性和創造性的優點,便于課程教學內容的靈活構建,能夠營造接近真實的應用環境,有助于提高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動性[5]。環境毒理學是一門既有理論基礎,又有較強應用性的課程,在案例教學實施中不同于管理學、法學和商學等課程[6],它不需要預設模擬情景或者具有非常緊密的推理步驟,因此在案例教學法的執行中更重在揭示問題的普遍規律、原理及解決辦法上,以下對該案例教學法的實施做一總結。3.1案例選擇。案例選擇可依據教學內容選擇較為典型的案例,可在案例庫中選擇,并且學生可通過網絡、查閱文獻等條件獲取相關的分析、解決問題的信息收集;也可根據研究生具體研究方向選擇案例,例如針對水污染控制的學生,可選擇水體有機污染物毒理相關的案例,使學生們從毒理學角度認識水體污染的控制目的、相關標準以及解決途徑。3.2案例介紹。環境毒理學教學中,首先教師先對專題基礎進行概述,然后引入研究熱點或區域關注環境問題案例,例如霧霾與倫敦煙霧的案例,教師與學生要共同閱讀案例,熟悉案例背景及主要內容,然后找出問題所在,教師啟發學生從環境毒理學物質組成,發生機理,毒性角度考慮和分析問題。3.3任務分工。學生完成閱讀和初步思考,教師提出任務,學生進行任務分工,在教師的啟發下進一步查閱或搜索相關資料,或根據自己的判斷查找相關信息支持自己的分析。在目標任務分配后,執行任務過程讓學生獨立或分組討論,設計方案與計劃,并付諸行動。3.4成果匯報。成果匯報多以Seminar或小組匯報等形式開展,具體匯報模式受學生人數限制,若人數少,可獨立匯報,其余學生質疑或點評;若學生人數多,可分組進行,以小組進行成果展示,每組3-4人,組長匯報,組員補充,其他組員點評,通過相互點評激發學生參與的主觀能動性。3.5講解與點評。在學生完成案例研討,并匯報完成果后,進入教師點評和講解環節,這個環節至關重要,點評是否精準到位,講解是否全面系統,決定了整個案例教學的質量。教師會整體講解案例中涉及的主要知識點,并結合學生的匯報情況給予強化,同時也會對各匯報者在匯報中對案例問題的分析程度、分析方法、小組配合情況、創新性、PPT美觀性、行為舉止的得體度、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經驗、教訓和改進策略等進行點評,還可對表現優秀者進行獎勵。若條件允許,在講解中,可能還會就匯報提出新的研討問題,可以給學生留下匯報任務,以此對所講授內容進行更深入或更廣度的探討。至此,一次案例課程才算完成。

4小結

案例教學法著眼于培養學生的知識實際運用能力,強調學生對學習過程的參與,是一種已在多種類型的課程中得到應用的教學方法。在環境工程類研究生的課程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方法,不僅克服了由于教材、實踐條件等方面的制約,而且使課程內容重點突出,應用性更強,調動了學生主動分析和探究問題的主動性,但案例教學法實施中也有一定的缺陷,例如不適合定量手段多的課程,難以較為系統地提供理論知識,案例教學的成效與案例的質量有重要的關系,優質案例少等。案例教學法中涉及案例庫建設、教師梯隊建設、案例共享以及教學法實施效果評價等環節,是一個動態,不斷完善的過程,教師要在不斷地實踐中熟練掌握案例教學法,提高其案例教學的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王雯,李健強,于嘉林,張宏彥.拓展培養平臺創新培養模式推進國際合作———中國農業大學深化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實踐與探索[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7(1):8-12.

[2]陳偉,杜世章,游章強.地方高校工程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探討———以“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環境工程專業碩士為例[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13,32(2):143-146.

[3]李春彥,楊曉坤.案例教學法在工商管理本科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0(1):71-73.

[4]翁君奕.關于案例教學規范化的探討[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1995(3):60-62.

[5]李富貴.論教學方法的創新意義———案例教學價值分析[J].價值工程,2012,31(24):266-267.

[6]趙穎,王明輝.案例教學法在高校法學教學中的應用創新[J].現代教育管理,2009(6):72-73.

作者:朱新萍 黃煒 張玲衛 單位:新疆農業大學草業與環境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