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討論法在婦產科護理教學的作用
時間:2022-10-23 10:52:19
導語:案例討論法在婦產科護理教學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分析評價案例討論法在婦產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及意義。方法:選擇選擇2015級初中起點高職護理學生2個班共99人為研究對象,15級高職護理7班共48人作為實驗組,15級高職護理9班51人作為對照組。結果:從學生對教學的滿意程度來看,實驗組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結論:在婦產科護理教學中,采用案例討論法可以明顯提高學生上課效率,提高學生滿意度。
關鍵詞:案例討論法;婦產科護理;教學;應用研究
案例討論法指的是收集臨床實踐中出現的典型病例,結合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中的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指導學生分組進行文獻查閱、資料收集、積極討論、研究學習,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學習效果的一種教學方法。案例討論法與傳統的講授法有所不同,它改變以往在課堂上主要是以教師講授學生聽的模式,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做課堂上真正的主人。這種教學方法逐漸被教師及學生認可,開始成為目前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教學手段。本研究將案例討論法應用到五年制高職護理《婦產科護理學》的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一、對象與方法
(一)對象。選擇2015級初中起點高職護理學生為研究對象,選取15級高職護理7班48人作為實驗組,15級高職護理9班51人作為對照組,年齡18-19歲,均為女生。(二)方法。1.教學方法?!秼D產科護理學》是護理學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是護理學專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開課于實習前一學期,共96學時,6學分。選擇其中6節內容共12課時作為案例討論法的講授內容。實驗組由授課教師精心選擇典型案例,上課前把案例分發給學生,學生按照自愿的原則分組,查閱與病例有關的文獻資料,分組進行討論,上課時由小組成員根據案例說出自己對本疾病的認識、觀點,鼓勵觀點不同的小組與小組之間進行辯論,教師最后做出點評,并進行總結,然后再對課本上的知識進行拓展。對照組采用傳統的講授法,針對教學難點與教學重點,授課時穿插一定的典型案例幫助學生理解本節課知識。2.調查方法。完成所有12課時的教學任務后,集體發放調查問卷,要求10分鐘左右完成。
二、結果
(1)兩組學生在理論聯系實際的感受度方面比較。把理論知識與臨床實際聯系的程度分為三等,即可以學以致用,較好的聯系實際和理論不能聯系實際。實驗組中,認為理論很好的聯系實際,可以學以致用的占92%,對照組占64%;實驗組中認為理論較好的聯系實際占7%;對照組中占12%。(2)兩組學生對教學單元重點與難點的理解方面比較。實驗組認為能夠理解并掌握所學理論知識的重難點,占95%,對照組占76%,更多的對照組的同學認為課堂理解,但課后容易遺忘。(3)兩組學生對于教師授課的滿意度評價中,實驗組學生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實驗組學生,認為教師運用案例討論法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課堂氣氛。
三、討論
近年來,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截至2011年,醫療保障制度基本全面覆蓋城鄉居民,為了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各大醫療機構迫切需要高素質綜合應用型醫學人才[1]。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婦產科護理及兒科護理的專門人才需求量更大,這就要求學校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還要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應用型人才,避免出現只會紙上談兵、只會考試的應試型人才。傳統教學法,強調教師為課堂的主體,課堂上以教師講解為主,不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整節課單調的傳授既有的知識枯燥乏味,學生積極性不高,教學質量不高[2]案例教學法打破傳統的講授法,以一種新的授課方式出現在課堂。(一)婦產科護理教學中案例討論教學法的作用。案例討論法有利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更好掌握教學目標任務。目前,護理學生中高職教育占很大一部分,而我校護理學生中,很大一部分來源于初中畢業3+2高職教育。多數的高職護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欠佳,對于所學的基礎理論知識掌握不是很牢固,導致在婦產科護理的學習中難度加強。在現階段我國職業院校護理教育中,還是沿用傳統的理論教學模式,這樣雖然有利于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能夠加強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控制與管理,但是沒有注重學生主動性、創造性以及認知主體的發展,把學生的能動性放在重要地位,極大地壓抑了學生的思維發展以及學習自主性,與新時展下的護理人才需求嚴重不符。[3]毫無疑問,護理學生需要將理論知識熟記于心,但因為醫務工作者往往面對的是活生生的人,所以,她們還需要具備較強的實戰能力。對于傳統的課堂教學,以理論灌輸為主,在授課的過程中會穿插一些臨床病例,但很少有關于真實案例的研討,這是產生“高分低能”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解決婦產科護理教學與臨床實踐之間脫節的問題,必須從教學活動著手。案例教學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對案例的分析與探討,能夠提高他們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二)婦產科護理中教師需要做的準備。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任課教師必須有扎實的理論基礎,明確課程標準中的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所在,精通婦產科疾病護理中的各環節,并要求有臨床實踐的經歷。要想發揮案例討論教學法在婦產科護理學中的積極作用,首要任務是選擇適當的案例。案例的選取盡量不要選取比較特殊的病例,或者一些伴有復雜并發癥的案例,但是需要有適當的難度。選取適當案例后,需要結合教學內容進行適當修改。所以在前期準備案例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調閱大量的文獻、疾病的治療和護理指南,因為教科書與臨床治療和護理相比,總是存在不同程度的落后,如果教師只能教給學生書本上的知識,那也不能稱之為合格的教師。教師在上課之前需要充分準備,熟悉教學內容以及臨床病例的特征,估測出學生更傾向的觀點,引導學生開放思維,并注重培養學生的臨床邏輯思維和判斷能力。(三)案例討論法更容易將課程思政改。革融入到教學中去除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師要講思政,我們的專業教師同樣要講思政。要把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緊密結合[4]。醫學院校培養的人才將來就成為臨床的醫生和護士,這些學生將來要做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要做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生硬的加入課程思政的內容宣講,往往達不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教學設計就很關鍵。在案例討論法教學中,因為教師提供的是一個完整的案例,學生相當于在這個案例中,參與到本病例從疾病的發生、就診和治療、護理的整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思政的元素隨處可見,關愛患者,細心謹慎,同情之心,恪守醫德這些平時隨處可見的標語也就植入護理學生的心里。(四)案例討論法的教學實踐意義。案例討論法,提出切合實際的臨床案例,以患者的就診過程為導線,讓學生從接觸病人的一開始,就進入臨床診療、護理的過程中,讓學生能夠運用以往所學的理論知識,結合課堂的教學,提出診斷及護理方案,并親身加入到婦產科疾病的診療過程中。案例討論法的運用使理論與實踐并重,而且更注重實踐教學,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更符合當代職業教育的原則,培養應用型人才。使學生被動的上課、聽課變為努力思考,積極參與,有效地發揮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案例討論法又可以讓學生以往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既能鞏固已有的知識,又能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案例討論法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的重要性已經凸顯。學生也能夠接受并且更加喜歡這樣的一種方式。但是,案例討論法在高職院校中仍然不能無選擇的應用到每堂課的教學中去。因為初中起點的高職護理學生,從年齡和接受能力來講,要比高考選拔的本科生甚至研究生欠缺一些,所以,不能不經篩選,無差別的運用此種教學方法。教師在基本知識、基礎理論理論的講授中,還需要將以往的講授法作為重點,選取合適的章節、合適的案例運用案例討論法授課。這樣才能讓高職護理學生將理論知識掌握的更加扎實,更好地理論聯系臨床實際,為她們走向工作崗位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付晶,李春芳,李雪蘭.案例教學法在婦產科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8,26(2):351-354.
[2]德麗娜爾•烏爾肯別克,多斯波力•扎克汗,馬彩玲.PBL與案例教學法相結合在婦產科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7(23):185-186.
[3]林玉.職業院校護理教育教學改革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8(1):192-193.
[4]于向東.光明日報[N].2019-03-27.
作者:張改 單位:江蘇護理職業學院
- 上一篇:案例教學法在計算機基礎課的應用
- 下一篇:小學體育跳繩激勵教學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