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護理案例教學法研究

時間:2022-12-13 11:25:34

導語:高職護理案例教學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護理案例教學法研究

摘要:在我國的職業教育之中,案例教學法應用非常廣泛,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案例設置具體的教學情境和相應的教學任務,引導學生發現、分析并自主解決問題,能有效提升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有著非常突出的作用。在文中摘要就針對高職護理教學,對案例教學法在高職護理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護理教學;高職

案例教學法是我國現代職業教育正在推廣使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結合教學主題,通過仔細研讀案例,討論案例,查閱資料分析案例,緊緊圍繞教學主題的問題回答等師生互動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從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法具有真實性、啟發性、主動性、論證性。采用案例教學法可以將抽象的知識變得直觀明了通俗易懂。患者的治愈效果受自身的態度、抵抗能力等影響,疾病的臨床表征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同學們又還沒有接觸臨床,很多具體的疾病表征是同學們幾乎沒有見過的。通過具體疾病案例把同學們帶入臨床情景有助學同學們在理解的基礎上更好的掌握知識點并且培養同學們分析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案例教學法的應用

(一)課前的應用。在正式使用案例教學前教師應先收集滿足不同科室護理教學要求、符合學生學習特點的具有代表性的經典案例,然后選擇一個或者幾個和教學任務密切相關的真實案例發給學生,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師可在教學開始前通過班級QQ群的方式把案例發給大家,然后給出若干個思考問題。同學們以分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查閱資料、相互討論等回答問題。這種方式可以激發同學們的求知欲,增強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動性,可以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同時通過分析案例還可以把其它學科的知識貫通起來。比如高血壓并高血脂的護理。這個疾病同學們基本都聽說過,高壓和血脂超過正常標準,但幾乎沒有同學知道具體的病因,具體的臨床表現,疾病的預防,以及對這種疾病的預防。換位思維,如果自己以后換上高血壓并高血脂疾病會是什么感受呢?肯定會有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因此我們要預防本病以及了解本病的病因、臨床表現及護理。通過這種引導的方式激發同學們課前預習。(二)課中的應用。在課堂教學中加入案例有助于課本知識點的學以致用,起到活躍課堂、調節思維,集中注意力的作用。教師應導入適當的教學案例讓學生以班級或者小組形式進行討論,及時回答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通過總結討論結果的形式加深學生對教學知識點的認知度。教師在完成一個或者多個案例教學后可以把相似的案例整合在一起,讓學生集中討論其中存在的異同點,提升學生的病因鑒別能力,幫助同學們辨別相似臨床表現的疾病。比如泌尿系統疾病腎小球腎炎和腎病綜合征患者的護理。這兩個疾病的臨床表現有一些相識之處,比如水腫、少尿、血尿、高血壓、蛋白尿,發病年齡,嚴重時都會出現腎衰竭。但這兩個疾病的病因、臨床癥狀、實驗室檢查、病人的護理、健康宣教都不一樣。腎小球腎炎是非凹陷性水腫,水腫的機制是腎小球濾過率下降水鈉潴留所致。腎病綜合征是凹陷性水腫,水腫的機制是低蛋白血癥導致膠體滲透壓下降,液體在間質區潴留。所以區別這兩個疾病可以分析他們水腫的性質。(三)課后的應用。教師應發揮現代化設備在教學中的積極效果,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圖像影集等形式以更直觀的形式將案例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將書本知識與就醫環境和患者相結合,增加學生對相關疾病的感性認知。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在案例教學結束后讓學生進行模擬學習,模擬與患者的溝通交流過程,促使學生進行思考和反思,使他們走上護理崗位后能靈活使用教學知識點。在學習一個疾病之后,教師還可以給同學們幾個典型的案例,讓學生結合課本知識以實驗報告的形式寫學習小結,讓同學更系統的掌握相關知識點,鞏固所學的知識,形成學以致用的教學氛圍。(四)案例教學法的評價方法??陀^評價有同學們對疾病護理的實訓報告,期末考試成績,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通過情況等,還有問卷調查的方式。教師應及時總結學生的反饋,找出學生存在的知識薄弱點,尋找解決途徑,讓學生從對疾病的感性認知上升為理論認知,進而實現預期的教學成效。

二、案例教學法的作用

(一)理論結合臨床實際。傳統的護理教學是一種單向的直線性教學方式,教師是絕對的教學主體,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往往是被動的,對知識點的記憶不深刻,不能將教學知識點靈活地運用到護理實踐中。案例教學是一種將理論和臨床實際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的欲望,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有效規避紙上談兵,實現學以致用。(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強調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從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由于教學案例在向學生提供客觀真實的教學案例的同時以問題為導向,能有效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和探索,進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提高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一方面通過病例的采集,讓學生進入到真實的醫護環境中,有利于學生掌握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技巧。另一方面案例的探討,以及問題的解決都需要同學們協作完成,培養同學們的交流溝通能力。(四)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在案例教學中教師扮演的是引導者的身份,為學生進行自主討論提供更大的空間,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積極解決案例中的存在的問題。同學們要解決案例的問題就得分析案例,就得查閱相關書籍資料。

三、案例教學法在護理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1)護理是一門應用型學科,所謂的護理就是對患者身體心理以及疾病的護理,這是一項技能,光學習掌握課本理論知識是不夠的,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人們對護理的要求越來越嚴苛,要求護理人員能做到個性化護理。不同的患者護理措施不一樣,所以通過真實的案例分析就可以培養同學們個性化人性化的護理。(2)我國目前高職護理教育大多都是先在校學習理論,最后一年才在臨床實習,所以平時課堂學習同學們是沒辦法見到臨床真實病人的情況,尤其是重大疾病的護理,同學們很難有機會接觸,那么通過案例教學可以將同學們帶入臨床教學的情景。(3)傳統教學模式是教師傳授知識,學生被動接受,這種方法比較枯燥沒有發揮同學們的主動性,同學們可能會走神,在案例教學法中教師處于從屬地位,是課堂的組織者,同學們處于主體地位,護理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法可以增強同學們的主人翁意識。

四、案例的選擇

由于學生缺乏專業的臨床實際經驗,因此教師在選擇教學案例時應緊密結合教學目標,體現優而精的特點,教師在選擇教學案例時應盡可能選擇具有較強相關性、典型性、探究性的案例,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第一,相關性。案例需緊密圍繞不同科室患病特點,重點突出護理學特色,如多耐心、多愛心、能與患者及其親屬良好溝通。此外選擇的案例應與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相匹配,以達到教學目標;第二,典型性。教師選擇案例時需結合患者的具體疾病程度、生理功能變化特點進行討論,對不同疾病區別對待,加深學生對所學護理知識的理解;第三,探究性。護理案例應選擇應用綜合性較強的知識點進行探究式學習,在教師引導下主動思考并提出其他問題,再解決問題,達到獲取知識和發展能力的目的。(一)新聞中醫療事故的案例。新聞中的真實案例可讀性強,更有說服力,醫療事故可以加深同學們的印象,同學們可以從中吸取經驗總結反思,避免日后工作中出現類似事故。(二)疾病題材的電視劇。有一些疾病題材的電視劇或電影,這些電視劇不但有具體的一些疾病同時還可以讓同學們看到作為一名護士要做哪些事,增強他們的職業認同感。(三)自己切身感受。同學們對過去患的某些疾病現在還有印象,比如有的同學還記得自己患腮腺炎的經歷,有的人還記得患肺炎的經歷等等,大家可以交流自己當時患病的過程及治療和愈好的過程。

五、案例教學法存在的問題

案例教學法雖在我國各學科中已廣泛運用,但仍有問題有待于急需解決。(一)案例缺少,滿足不了教學需要。目前我國還未建立起與科室相對應的護理案例庫,使得教師尋找案例的途徑不便捷,耗費時間較多,降低了工作效率,且教師目前所使用的教學案例大多陳舊、老化,缺乏代表性,因此解決護理案例問題應成為實施案例教學法的首要問題。(二)耗時量大。案例教學需花費大量時間對一個案例深入分析探討,但目前許多教師在學生未形成相關病例的知識體系下,只是通過舉例法將案例表述出來,使得學生間互動環節少,參與度低,其根本是教師未正確理解案例教學法或使用方法不得當造成。(三)實效性低。各種疾病的護理方案和臨床表現容易被混淆,一些疾病來勢兇猛且具有很強的變動性。相對于其他專業學科,作為專業護理教學教材的《護理學》中體現的疾病大多單一、簡單,致使教師在使用案例教學法時,學生對簡單問題不能深入探討,激發不了學生學習興趣,因此使學習實效性受限。

作者:柳鑫麗 單位:黃岡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