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英語詞匯教學創新研究
時間:2022-07-31 09:27:59
導語:高職英語詞匯教學創新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供給側”改革思維概述
“供給側”策略,是黨中央國務院結合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具體情況,提出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經濟實踐策略[1]。實行“供給側”改革的目的,是為了矯正原有的要素搭配扭曲、目標夸大等問題,最終實現質量與效率的同步提升。將“供給側”改革思維應用到高職英語詞匯教學中來,是指教師授課時除了要追求階段性教學目標的完成,也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需求,從而有序地開展因材施教,而不是集中性進行單詞識記、單詞拼讀教學。
2當前高職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英語詞匯教學,是高職階段英語學習的主要內容,它在拓展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文化視野中均發揮著較好的作用。但國內80.17%的高職學校存在英語詞匯教學困難問題[2]。這種基礎性教學缺失必然會對高職學生后續語言學習造成沖擊。筆者結合實際情況,將當前高職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歸納為:2.1詞匯教學思路禁錮。高職階段的英語教學目標,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在初、高中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英語基礎知識的積累;另一方面是為了拓展學生對英語文化的認知視角,起到了語言學習過渡的作用。但從國內高職學校的教學情況來說,77.18%-80.00%的教師直接將增加學生的詞匯積累作為整體目標。課堂授課期間,直接以如何加強學生對基礎詞匯的記憶為主,繼而也就出現了學科知識授課局限性的情況。同時,教師進行單詞教學時,直接將詞匯學習與文本教學割裂開。由此,國內90.15%高職學生存在單個詞匯認識,但不會應用、更不會表達的語言學習狀態,這也是高職詞匯英語教學中思維禁錮的表現[3]。2.2詞匯教學課堂活躍性較低。當前高職英語學科教學中,學生課堂參與的主動性較低,也是學科階段性教學中較突出的問題。一方面,60.11%-65.14%教師的單詞授課過程以常見、常用單詞為主,且過程為“記流水賬”式教學,授課內容缺乏趣味性、吸引性,學生課堂學習期間容易產生審美疲勞;另一方面,教師的詞匯教學過程缺乏目標性。即,教師將一種教學方法應用到所有學生的身上,但由于學生自身的英語學習基礎存在著差異,過于統一的教學方法自然不能適應所有學生,單詞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3基于“供給側”改革思維下高職英語詞匯教學創新策略
基于“供給側”改革思維下對高職英語詞匯教學方法的探究,是社會發展與教育體制有機結合的表現。為提升高職英語詞匯教學課堂質量,就必須針對性解決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創新實踐戰略。筆者結合具體教學案例,將策略要點歸納為:3.1突破詞匯教學思維框架。3.1.1詞匯與學科素養結合體系。結合“供給側”的改革理念來說,為了提升生產要素的價值,就必須要為其潛力挖掘提供環境。因而,為了解決教師教學思路局限造成的高職學生詞匯學習困難問題,就必須要合理利用英語文化素體系,幫助學生理解英語詞匯的含義,提升課堂學習效率。同時,詞匯教學期間,應保持學科拓展內容與教學內容高度相一致,確保學生在學習詞匯的過程中,能夠形成良好的語言學習與知識積累體系。例如,某高職院校教師進行詞匯教學方法改革期間,教師在備課期間,就將詞匯學習中“單、復數”“-less”“-ing”等規律性內容總結出來,然后將本單元詞匯學習中的同類詞匯集中到一處。課堂授課時,先試講幾個有規律的詞匯,然后讓學生總結詞匯的寫法、讀音以及含義上的差異性。此時,教師再對該部分英語文化知識進行傳播,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英語詞匯的構成特點以及同類詞匯識記層面的規律。該教師的英語詞匯教學思路中,不僅考慮到了高職學生語言規律自主探究的優勢,也分析了第二語言學習中的文化了解視角局限的問題,由此,課堂設計了詞匯學習分析授課結構,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了解英語學習的規律和文化底蘊,課堂教學過程具有延展性效果。3.1.2多維度詞匯課堂授課思路。多維度詞匯教學課堂授課,是指高職英語教師授課時應將詞匯學習作為“聽、說、讀、寫”中的一部分,增加學生英語詞匯學習應用的靈活性。即,“供給側”改革理念中的“打造符合規律性的要素探索渠道”。如,某高職英語教師針對《CollegeLife》一課進行單詞授課時,教師先讓學生跟隨視聽片段進行課文通讀,并要求學生將文中不認識的生詞圈出來;其次,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對照課后生詞表拼讀生詞,在課堂主導期間對學生的讀音進行糾正。待學生能夠熟練拼讀后,教師再對學生的詞匯構成、拼寫結構進行分析,幫助學生了解詞匯在哪種語言環境下應用的詞性等。最后,要求學生在學習課文期間,初步對生詞匯進行識記,課后進行仿寫鞏固。結合以上案例中關于高職教師授課思路的分析可知:教師在單詞授課過程中,充分利用了“聽、說、讀、寫”四個環節的特征。進行詞匯教學時,均要彰顯詞匯學習中詞義、拼寫、閱讀三方面的需求,因而,該種教學思路下進行的詞匯教學效果較好。3.2增加英語詞匯課堂的可參與度。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供給側”思維改革的最終目標,是以提升項目質量為目的。將該改革思路應用到高職英語詞匯教學中,就是要通過多元化變革學生詞匯學習的外部因素,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彰顯學生主體地位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3.2.1打造趣味性教學課。打造趣味性單詞授課課堂,可充分激發學生的趣味性,也能幫助學生緩解英語詞匯學習的心理壓力,逐步實現被動性引導向主動學習轉變。如,某高職教師進行詞匯授課期間,教師先借助課文《Edu⁃cation》內容,幫助學生初步對單詞含義、單詞拼寫方法進行學習;其次,讓學生在每一段課文內容學習后將生詞集中寫出來,分小組進行頭腦風暴記憶,然后由教師開始回憶本段詞匯交流。交流期間需說出詞匯讀音、詞義以及詞匯所在句子的內容。最后,教師將所有詞匯匯總后,重新幫助學生對課文中的新詞匯進行梳理,并為學生提供10-15min的自主記憶空間,然后隨意性進行書寫抽查。與傳統的詞匯流水賬式教學方式相比,教師課堂教學期間,不僅幫助學生在詞匯應用環境中理解單詞,也在階段性記憶過程中,進一步輔助學生內化了詞匯學習、運用的過程,且課堂中多次用到小組合作探究、搶答互動等方式,活躍課堂學習氣氛。因而,該種給予“供給側”改革思維下形成的活躍性授課環境,可提升高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3.2.2構建多層次調節授課環境。構建多層次調節的授課環境,也是“供給側”改革理念在高職英語詞匯教學中應用的有效方式。更具體來說,多層次的詞匯授課過程,就是按照學生的英語基礎進行因材施教。如,某高職英語教師進行詞匯授課期前,教師先按照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學習方法以及課堂互動的等特征,將學生分為1—3個層次。其中1等級學生的英語基礎最佳,2等級居中,3等級水平較低。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期間,教師將“A”開頭詞匯簡單、難度較大的兩類詞匯混合教學。課堂授課時,教師先指導學生通過拼讀,從讀音上熟悉詞匯;其次,讓學生自主識記,且教師在課堂學習期間,分別按照簡答、困難詞匯示范法,逐一幫助學生進行詞匯記憶示范。最后,讓學生自己總結詞匯學習中的規律、總結自己課堂單詞識記中所應用的方法,此時,教師需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基礎,開展讀音、識記、含義部分的記憶輔助。以上案例中提到的,高職教師在詞匯授課期間采取單詞集中性授課教學法進行教學,并通過課堂等級示范記憶指導,讓學生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詞匯學習策略,最后,教師在后續詞匯認知鞏固環節,開展了針對性詞匯學習內容深入優化。這種層層遞進的英語詞匯教學方式,不僅在課堂中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自我認知培養空間,還在學生學習自我總結期間開展了由淺入深的教學引導,課堂教學效果較好。3.3提升學生詞匯課后鞏固的互動強度?;凇肮┙o側”改革思維下高職英語詞匯教學策略的探索方法,也在于增強學生詞匯學習的課后互動性,進一步幫助學生將詞匯知識靈活的運用起來,提升語言感知力、應用能力。如,某高職英語教師進行詞匯教學期間,為了增加學生對英語詞匯學習的靈活性,在每一次單元詞匯學習后,都會為學生準備一些課后鞏固的互動小題目,讓學生在詞匯應用中鞏固學習知識。其中包括:《CollegeLife》對應“Colorfulcollegelife”詞匯收集;《education》對應“Thechangesthateducationinlifehasbroughttous”話題討論。該教師這種打造課堂與課后互動的詞匯教學策略,也在促進高職學生英語詞匯學習中發揮著較好的促進作用。
4結論
綜上所述,基于“供給側”改革思維下高職英語詞匯教學創新研究,是高等教育學科改革的理論歸納。在此基礎上,本文提出了突破詞匯教學思維框架、增加英語詞匯課堂的可參與度、提升學生詞匯課后鞏固的互動強度三方面策略。因此,文章探究結果將為高等教育創新實踐提供方法借鑒。
參考文獻:
[1]吳麗萍.積木式教學法在高職英語詞匯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8(3):152-153.
[2]畢詩婧.“BYOD”環境下高職英語任務型教學法的應用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8.
[3]李小紅.分組教學法在高職英語詞匯教學運用中的創新與探索——論高職英語專業詞匯教學中小組學習法的使用[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7):391.
作者:胡艷麗 單位: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隱喻與英語詞匯教學分析
- 下一篇:朝鮮語詞匯教學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