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培養中學生的創新思維探究
時間:2022-09-11 03:06:31
導語:信息技術培養中學生的創新思維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創新是一個國家乃至整個世界進步的標志。唯有改革者勝,唯有創新者強。因此,如何培養創新人才是我們當今教育的重要議題,也是當今教育工作的重點。本文立足于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對中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進行了探究,總結出幾種教學模式。
關鍵詞:信息技術;創新思維;實踐能力;教學模式;培養;探究
作為一名中學信息技術教師,如何在信息技術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切實提升他們綜合實踐能力是整個信息技術教學的重點。課堂教學是獲取知識和技能的主要陣地,應當成為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精神的搖籃。第三次全教會“決定”指出:“加快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已成為我們在未來競爭中贏得主動權、搶占制高點的關鍵”,因此我在信息技術教學中,不斷摸索和嘗試,根據幾年教學實踐,探索出以下幾種教學模式:
一、自主探究學習模式
自主探究學習模式主要是利用信息技術課堂的優勢,通過網絡建立自主探究學習平臺,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網絡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擴大了學習的領域,通過網絡大數據平臺學習,學生不僅學到課本上不會的知識,還學到課本上沒有的內容。因此,我通過網絡學習平臺,利用盡可能多的時間給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去尋找所需要的知識,學習更多本領。比如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學習一些課本上沒有的軟件和計算機程序語言:3DOne-三維創意設計、python等;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各種調查研究,搜索各種相關素材:圖片、文字、視頻等;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自由創作,根據興趣和愛好制作一些自己喜歡的程序、動畫或者是科學DV等。通過自主探究學習模式,不僅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生的學習思維,也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創新思維的培養提供了可能,同時也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二、一例多變教學模式
一例多變教學模式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發散思維是指根據已有信息,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問題,從多方面尋求多樣性案例的一種思維形式,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通過挖掘教材中能一例多解、一法多用、一例多變的教學內容,來引導學生的思考信息朝多種方向擴散,提出各種設想、多種設計。如在算法與程序設計中,在學習選擇結構這個內容時,根據課本上“判斷飛船是否成功飛行的雙分支結構”的實例,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還有哪些存在兩種情況的例子?”,經過引導,學生總結出了如判定成績及格還是不及格、空調的開和關等多種答案,然后讓學生模仿實例來編程設計;在講到多分支的實例時,通過引導學生得出了“判斷成績是優秀、良好、及格還是不及格”和商品競猜等相關案例;在循環結構的教學中,通過講解一個簡單的實例“在計算機上輸出5個1”的循環結構語句,讓學生理解for循環語句的使用方法,然后讓學生編程設計“在計算機上輸出100個1”、“s=1+2+3+……+100”和“s=1×2×3……×100”等問題。通過一例多變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在一個問題上不斷深入思考,從不同角度來分析相關的案例,不僅培養他們多維思考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他們主動探究、積極探索的精神。在一例多變的模式下,學生不僅加深和鞏固了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同時也促進了他們的發散思維和求異思維的培養,進而為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提升打下了基礎。
三、主題教學模式
主題教學模式的實質是實踐教育模式,它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自主研究能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真正將探索求知的需要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信息技術教學通過建構各種主題教育的培養模式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能力、實踐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力。通過主題教學,不僅讓學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表達了自己想抒發的情感,同時也展示了他們的個人風采和水平。通過主題教學模式提升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得以不斷提高。
四、活動培養教學模式
活動是培養創新思維的溫床,實踐是培養創新能力的搖籃。創新意識和能力需要在實踐活動中形成和發展。加強學生實踐操作,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創新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例如,在學習flash動畫時,每學習一個內容,我都讓學生創作相關的作品,設計一個小動畫。學生先構思,確定主題,再準備素材,再上機操作,在創作活動中,學生思維活躍,創新意識得到激發。在最近這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通過各種活動去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學生參加了各種各樣的比賽活動,比如電腦制作活動比賽:電腦繪畫、電腦動畫、程序設計等項目;學校每年都舉辦科學節活動:金點子、科學DV等,學生都積極參加;還有學生還參加市科協舉辦的青少年機器人競賽項目等等。學生通過參加活動,去創作各種作品和學習各種計算機軟件和學習相關的知識。在活動中,學生不僅學到了計算機的相關知識,同時也提升了運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踐水平,激發了自己的潛能和創造力,進而提升了信息素養和綜合素質。在近幾年參加電腦繪畫的活動中,學生創作的“中國夢·我的夢”榮獲了市級電腦制作活動比賽二等獎;在程序設計項目上,學生創作的“學習計劃助手”榮獲市級電腦制作活動比賽一等獎;“高考倒計時和勵志語的小時鐘程序”榮獲市級電腦制作活動比賽一等獎和省級三等獎;flash動畫《食品安全》榮獲市級電腦制作活動比賽一等獎;學生參加機器人競賽也多人多次獲得二、三等獎。成績只代表過去,面對未來的發展,我們的教育工作還僅僅是個開始。教育之路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不斷去摸索和嘗試更多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不斷改進與更新,以培養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為目標,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結果,做好教育教學的各項工作。只有這樣,我們的教育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只有與時俱進,我們的教育事業才能得以不斷發展和進步,教育事業才能結出豐碩的果實。總之,創新素質的培養是時代的需要,是新世紀人的最核心素質,在教學中建構各種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通過各種模式和平臺,鼓勵學生多思考、多嘗試、多實踐,通過各種策略和途徑激發他們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以教學為根本,以任務為動力,以活動為契機,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下不斷提升創新思維的水平、不斷碰撞出創新思維的火花,為創新能力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為祖國的創新事業輸送更多的創新型人才,這是我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今后繼續研究的方向并為之要做的努力,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作者:羅思蔚單位:欽州市第一中學
- 上一篇:多媒體技術在圖書館管理的運用
- 下一篇:多媒體技術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
精品范文
3信息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