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材分析
時間:2022-09-06 08:33:54
導語:初中生物教材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初中生物學的知識是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的聯系。很多生物學知識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學生的身邊,因此初中生物課的學習是學生對日常生活的歸納、總結、升華為理論的過程,從實踐到理論,再有生物學理論指導學生的日常生活的實踐。
【關鍵詞】日常生活經驗;初中生物;聯系;調查;生活化
學生的日常生活現象貫穿在整個生物教材之中,教材中的概念和理論就是對日常生活現象的歸納,總結得來的。初中生物教材中百分之八十六以上的課節內容,或多或少都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聯,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實施,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理解能力,而且降低了教學內容的難度,使學生易學易懂。教材中許多內容是緊貼學生的日常生活,從七年級上冊第一節生物的特征開始,教材的編寫就是體現生活中最常見現象,如:生物生活的最基本的需求出發,生物生活需要營養、呼吸、排泄、生長和繁殖等。
二、注重初中生物教材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的聯系
生物學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系緊密,教師從學生比較熟悉的日常生活現象引入,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的;在生物課堂上,教師創設出與學生生活、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教學情境,這樣可以讓學生由生活情境自然過渡到學習的情境中,學生的注意力自然被吸引過來了,學生本能的求知欲得到了激發。如:通過營養餐中的雞蛋,知道雞卵的結構,了解之后會對學習到的知識在生活中的體現越加關注。然后通過自己的觀察、操作、猜測以及與同學、教師的交流、反思等活動逐步體會到生物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過程中,并且在其中有著獨特而積極的情感體驗。比如,教師在講授“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這一堂課前,教師可以安排養過蠶的同學在課堂上講述蠶的生殖和發育過程,是學生明白生活中的這些常見現象就是課本的教學內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習難度,提高教育教學的效率。在講述“生物的性狀”時,教材中展示學生所熟知的豌豆的形狀、番茄果實的顏色、兔的毛色、雞冠的形狀、耳朵有沒有耳垂?人的單雙眼皮、有無耳垂等等,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對教材中的這些生活實例的引入,展開教學,既能很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也能很好的理解和接受所學習的內容。在一種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下,一方面是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啟發,另一方面是激發了學生探究生命的好奇心。
三、課堂教學內容應充分展示學生日常生活的經驗,實現生物教學生活化
教學內容生活化,可以讓學生知道我們所學習的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這樣有利于學生去發現、去探索在生活中的生物奧秘,學會在生活中應用生物知識。在教學的過程中,最好是應用生活中的現象來講解生物知識,這就是需要教師善于發現、挖掘生活中的生物問題,然后將其呈現在課堂上,將生物知識巧妙的融入在生活化問題的講解上。學生感覺到生物知識讓自己對大自然更加的了解,從而也更懂得保護大自然。而也正是由于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學生可以親身感受、親身經歷、親身感悟教師所講授的內容,從而形成自身很直接的情感體驗,也更懂得將生活中的知識與生物課本聯系起來。如:“觀察雞卵的結構”學生早晨的營養餐中就有雞卵,雖然雞蛋是熟的,但結構還是比較明顯,課前我讓學生在早晨吃雞蛋時,對照課本的圖片,一一剖析雞蛋的結構,再在課堂上經過我的講解,學生就很容易掌握雞卵的結構,理解雞卵各結構的功能。在學習“青蛙的生殖和發育”時,我了解到一半同學能完整的知曉“青蛙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就讓知曉青蛙的生殖和發育過程的一位同學在講臺上介紹其過程,這位同學不但敘述了青蛙的生殖和發育過程,而且還結合上一節變態發育的內容在黑板寫下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這是我很高興,同學們能將自己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在課堂中充分展示,實現了教學內容生活化,由淺入深,將復雜難懂的生物學與我們日常生活的經驗聯系起來,打消了學生的畏難,學習起來更加輕松也能更加有效率。這種變繁為簡的方式還可以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生物知識是有用的,可以幫助我們解釋很多現象解決很多問題,有利于為我們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總之,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日積月累,越來越多,與生物學的結合面越來越寬,因此,我們充分利用生物學來源于生活這一優勢,將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與我們的生物教學結合起來,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與生物學有關的現象作為教學素材,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將所學習到的課本知識很好地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提升學生對生活的認識深度,同時也提升學生在課堂的學習效率。
作者:張玉仙 單位:甘肅省永靖縣劉家峽中學
- 上一篇:中職機電專業教學淺析
- 下一篇:技工學校學生教育管理策略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