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下初中生物創新教學探討
時間:2022-05-19 04:08:22
導語:新課改下初中生物創新教學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改的深入開展,越來越多的中學開始重視生物的教學,人們也越來越關注素質教育的發展,這對初中生物的教師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生物教師在新課改的理念指導下,教學過程需要認真探究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打造高質量的課堂教學,促進教學順利開展。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生物;創新教學
隨著新課改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學校、家庭越來越關注與重視素質教育的行進。然而在高校對教師的培養上,卻缺乏創新能力,依然采用固有的傳統教學模式,這批教師投入到中學,教學創新能力自然不足。新課改的實施與發展,是順應時代的發展,是順應人才需求的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改革初中教學模式,要能夠讓初中生更加重視學習,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生物是一門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所以對初中生物教學模式創新具有積極影響。一是生物教學模式的創新,使得教學不再以教師為中心,而是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二是生物教學模式的創新,使得考試成績不再成為衡量一個學生成績優劣的唯一標準,而是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中,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識。
2新課改下初中生物創新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初中生物教學方法老舊。雖然在新課改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學校、教師推行煥然一新的素質教育,但這更多地體現在語文、數學、英語3門課程上,在其他課程中,依然沿用傳統的應試教育,即上課時老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座位上聽,考試時以分數來評判學生成績的優劣。因為教師的陳舊教學觀念及教學方法,中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學生的自我需求得不到滿足,再加上教師只是強行將生物知識灌輸給學生,導致學生不能理解與吸收,無法掌握與應用,缺乏自主思考與探究,久而久之,中學生對學習生物的興趣喪失,沒有激情去學習生物知識,在考試時得不到高分,從而產生生物學習的挫敗感,嚴重挫傷中學生對生物學習的熱情。2.2初中生對生物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在傳統的教學模式指導下,生物教師的教學觀念老舊,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對學生進行單一的灌輸教育,使得生物課堂氛圍沉悶、僵硬與枯燥,難以提高初中生對生物學習的積極性。此外,生物除了課堂學習外還有實驗教學,但是有的學校因為缺少設備,或是教師觀念不正確,以理論教學代替實驗教學,或是在實驗教學時按部就班,不做一些實驗設計與引導,導致學生在實驗課程時也在死記硬背,感覺枯燥乏味,這樣壓抑了學生的求知欲與好奇心,導致本應趣味橫生的生物實驗課堂死氣沉沉。2.3初中生自身缺乏創新能力。初中生自身缺乏創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會限制他們自身實踐能力的發展,也會阻礙他們認知能力的提升。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還是在于傳統教學模式下,初中生物教師采用灌輸式教育,重課堂與生物知識的積累,但是卻忽略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長此以往,初中生養成了在課堂上被動地聽老師授課、課后背誦生物知識點、考前標記重點內容、考后記錄易錯題的習慣,失去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的能力。
3新課改下初中生物創新教學模式對策
3.1創新初中生物教學方法。初中生物教學模式創新最根本的是需要初中生物教師自身教學能力的提高與教學思維的轉變。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與引導者,故而初中生物教師應該要不斷加強自身的教學能力,還要在教學過程中找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不斷地進行反思與總結,將核心素養與教學工作相結合,充分地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采用多樣教學方法,從而提高課堂效率。生物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引導學生自己去構建生物知識體系,幫助學生掌握更多地生物知識。此外,在教學內容中,還需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不僅是在課內通過多媒體進行思維導圖訓練,還可引導學生在課外利用互聯網進行生物知識的搜索與學習,在課堂上進行討論與探索,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實驗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生物模型、標本等直觀的實物教具,讓課堂上抽象的知識變成具體的、可視可觸摸的實體,這樣有利于學生接受與理解所學的生物知識,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3.2提高初中生對生物學習的積極性。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初中生只有對生物有興趣,才會去進行探索與鉆研,故而,教師在教學時,應該要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在新課開始時提出一個與新課內容有關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與探索,由原來的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教師還可以將生活實際與課程學習相結合,利用學生都熟悉的生活實際來增加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熟悉與理解,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3.3加強初中生對生物學習的創新能力。生物課程非常具有試驗性與實踐性,教師應該抓住這點,重視生物實驗課程,培養學生自己動手的能力,通過采集和制作標本,拓寬學生眼界,提高學習生物興趣,增強學習自信心與積極性。而開放式的教學也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只有學生自己主動探索與思考,教師做好引導與啟發,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思考中學習,才有可能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習的創新能力。
4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新課改的發展,社會、學校、家庭都對素質教育重視起來,也越發看重除語文、數學、英語之外的課程,這給初中生物教學創造了機會,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如教學模式傳統老舊、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中學生缺乏創新能力等。初中生物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學效果,就需要做出一番革新,如創新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強學生的創新能力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構建課堂氛圍,讓學生從中思考、討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此推動課堂教學目標的有效完成,并為初中生的后續學習與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李世方.優化農村初中生物理科探究性學習方式初探[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29):169.
[2]滕劍蘭.新課標下初中生物學實驗創新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初探[J].中學課程輔導:學研究,2018,12(5):104.
[3]李小紅.初探初中生物教學創設情景的方法[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6(1):141.
作者:王霄 單位:甘肅省鎮原縣新城初級中學
- 上一篇:初中生物對照實驗課研究
- 下一篇:初中生物教學問題導向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