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興趣

時間:2022-09-07 10:35:18

導語:初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興趣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興趣

【摘要】生物是一種對生命出現、生長及滅亡過程和規律進行研究的科學。它能夠幫助學生加強對自身發育和健康的了解,對生命的深刻敬畏及對環保意義的理解。初中生物課程包括了許多健康類內容,有心理、生理、醫學衛生及安全教育等。而初中生物教學擔負著培養新一代生物學人才的重任。只有在初中階段有效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和熱情,才能使學生有無窮的力量,在這個領域持續學習和深造,才能有機會在將來成為高級專業型生物學人才。

【關鍵詞】初中生物;探究性實驗;研究

很長一段時期內,初中生物課程都得不到學生和家長的重視,一直被認為是“副科”,生物課程隨時可以為語數外等所謂“主科”讓路。隨著新課改和新課標的實施,生物的重要性也逐漸被體現出來。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實驗在生物課程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不容置疑,關于實驗新課標中也有具體的要求,傳統驗證性實驗的作用開始被質疑,探究性實驗逐漸被引入到生物課堂教學中來。探究性實驗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通過思考、提出假設并通過實驗去解決問題,符合當下尊重學生主導地位的新要求。

一、創造健康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

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一個思維活躍、敏感好動、自主意識強烈及記憶力超強的時期,是最適合吸收、理解各種知識,最富有創造性的時期。生物教師要充分利用這個年齡段學生的特點,將學生放到教學主導地位中來,以學生為主體,摒棄過去“填鴨式”、滿貫式的教學方法,積極為學生創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在生物學習中主動思考、主動發現問題并自己解決問題的良好學習習慣和能力。比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相關的生物科技成果、生物學家、及生物學理論的關鍵詞交給學生,鼓勵學生通過查找資料編寫出一篇合理的小故事,在課堂上進行講述。學生通過自行查找整理資料,充分發揮想象力能夠寫出符合要求的故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資料的分析、整理和篩選的能力、語言組織能力、邏輯能力、想象能力甚至寫作能力都得到了充分鍛煉,同時凸顯了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生物教學中,除了課堂上的理論性教學之外,實驗室還是另外一個重要的教學場所。對于初中新生來說,實驗室是一個神秘和新奇的所在。教師如果能夠將這里的環境善加利用,將對提升學生的興趣有重大幫助。教師可以在布置實驗室時,充分利用教材內容會講到的水培藻類、蕨類等的動植物標本、圖片、模型等小擺件開展教學,還可以在班級放置學生親手栽種的小植物、可以供學生喂養的小動物等給學生直觀的印象。一個生動活潑富有生命力的實驗室環境,能夠徹底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讓學生置身其中。

二、通過課堂引導,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新課標具體提出,要在生物教學中重點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作出假設、制定方案、實施實驗、得出結論并流利表達的能力。在探究性實驗教學中,教師扮演者引路人的角色,教師的職責不再是給學生傳授答案,而是幫助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指引他們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向。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提問是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索的最好手段。比如在探究“輸送血液的泵——心臟”這一實驗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提出問題:“你們認為人體最重要的器官是哪個?”可能學生會有不同的答案,此時不要急于否定學生,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理由。針對正確答案“心臟”,教師再繼續提出下一個問題:“血液如何被輸送到心臟?”,這時學生會給出很接近正確答案的回答,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從旁指出問題所在,引導和幫助學生分組進行探討嘗試著提出假設,在小組內進行反復討論,最后制訂實驗計劃然后動手進行實驗驗證,最終得到結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層層遞進的提問引發學生主動思考,促使學生從集體討論到自己動手驗證,教師只是作為一個引導者給予了最基本的幫助。在生物課堂教學中經常開展這樣的教學,可以促進學生思考、觀察、動手、分析和總結的多方能力的提升。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積極探索的精神。

三、有效組織探究實驗活動

教師要對教材內容爛熟于心,在統領教材的基礎上,對大綱要求的各類型實驗做到心中有數。根據不同實驗所需的材料、適宜實驗操作的時間以及教學進度等問題進行深入了解,可以通過制作表格和制訂計劃來安排執行實驗的時間,確保實驗能夠順利完成,促使學生在每一個實驗中都能得到收獲。比如在“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這一實驗時,實驗目標是面對生活進行調查,教師要提前制定調查表,做到有的放矢,對學生調查表的制定過程中給予適當指導,保證學生調查方向無誤。像“生態系統”這一實驗更多是側重于引導學生對資料進行搜尋、整理、分析和理解;“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這一實驗,側重提升學生對生活的感知能力,需要學生從生活中舉出實例再運用推理、類比方法解釋并得出結論;如“種子的萌發”這一實驗則需要我們注意實驗實施的季節和實驗完成周期,教師要提前購買種子并安排學生利用課外時間來進行實驗,通過對種子的種植、觀察、記錄,最終得出結論,這對于學生實際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是一個很強的考驗。

四、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在進行探究實驗的教學過程中,雖然教師把更多的主導地位和主動權交由學生來掌握和執行,但實驗中仍然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初中生正處于精力充沛、動手能力強和情緒不穩定的階段,在實驗中很容易因為順利完成了某一階段的實驗而產生強烈的成就感,瞬時進入情緒激動、四處炫耀的狀態,而缺乏沉穩的態度和足夠的耐心使實驗繼續進行,從而耽誤實驗進度,甚至產生危險。比如在進行“練習使用顯微鏡”這一實驗中,學生第一次在顯微鏡下親眼觀察到微生物時,會出現特別激動和興奮,可能會手舞足蹈,這種情況不僅影響實驗后續進行,還容易磕碰到實驗器具,造成學生身體損傷和學校經濟損失。這時教師就要迅速從引導者的角色中脫離出來,不能放任學生自流,而是要發揮教師的督導地位,嚴格要求學生不可半途而廢,必須繼續完成實驗,直至得出結論,完成報告,并將實驗操作臺整理干凈,培養學生有始有終、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實驗中,個別小組學生還會出現由于載玻片放置問題或者操作不當導致無法得到觀察結果而產生半途而廢的心理,這時教師應該及時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所在,啟發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幫助學生將順利完成實驗。對于實在無法繼續進行的實驗,教師應在課后鼓勵學生找出實驗失敗的原因和問題所在,調整實驗計劃,并安排下次實驗機會??傊?,教師要及時給予學生支持和鼓勵,以免學生陷入失敗的不良情緒中,影響學習熱情和斗志,培養學生面對挫折,勇于解決,堅持到底的科學精神。綜上所述,教師可結合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有效組織探究實驗活動,通過課堂引導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創造健康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等策略,從初中生物的實驗課堂入手,開展各類教學計劃。

參考文獻:

[1]王瓊.基于微課的初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初探[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9(15).

[2]羅朋.初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的優化策略微探[C].2020課程教學與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二),2020.

[3]楊義清.牢記“五要一關愛”輕松解決初中生物探究題[C].2019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年會論文集,2019.

作者:王紅霞 單位: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城關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