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校的法學教學改革

時間:2022-05-07 03:37:27

導語:我國高校的法學教學改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高校的法學教學改革

一、現階段我國高校法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高校法學教育教學模式太過單一

眾所周知,教育的核心問題就是教學模式,其體現了我國高校的教育目標定位以及理念選擇,教學模式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相關人才的發展方向。就我國高?,F階段法學教育的教學模式而言,一直以來都是遵循傳統的教學模式,即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課堂上聽,這種強制性灌輸的教學模式,尤其要求學生注重對法條的強制性死記硬背,對于學生的法學思維方式則沒有很好的去引導語培養,特別是學生的法律邏輯性和創造性思維亟待提高。應試教育只能使得我國高校法學教學質量越變越差,甚至無法滿足現代化建設與市場經濟的需要,對我國構建法制社會也造成很大困難[1]。

(二)高校法學教學設施與方法過于落后

隨著我國高校法學教育的日益發展,其教學方法必須現代化以適應當前法學教育的需要??v觀全國各地高校,盡管有不少在這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還是有部分高校依舊是傳統教學方法,依舊停留在教室、黑板與粉筆的階段,既沒有使用多媒體教學,也沒有設立學生之間的模擬法庭。在這方面,我們應該多向美國同行學習,在美國,所有的高校法學教學都會有多媒體教室以及模擬法庭,甚至每位學生配有一臺筆記本電腦,以幫助其學習。法學教育任重道遠,絕不是只有幾個教師就可以辦成功的,不僅需要好教師,還需要經費、設備以及日益現代化的教育手段[2]。

(三)高校法學教育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現階段我國高校對于學生的培養過于注重理論教學,而缺乏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這主要體現在:1.高校在設置課程時,絕大部分屬于理論課,而實踐課寥寥無幾。2.我國高校的法學教學基本上都是單向教育,導致學生一味的被動接受,很少進行討論。這種教學方法雖然可以對相關學法律概及條例講的比較深入,有助于對學生進行法學知識的灌輸,但是同時這也禁錮了學生了的思維方式,從而導致學生的辯論和創造能力低下,學生畢業后無法適應其工作。(本文來自于《法制博覽》雜志?!斗ㄖ撇┯[》雜志簡介詳見.)

二、我國高校法學教學的改革建議

(一)創新教學課堂

加強法學教學課堂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在課堂上應盡量避免單向教學,要綜合運用觀察教學、自主性教學以及專業課題討論等方法,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上,可以經常開展仿真式教學,例如模擬教學、診所式教學以及演練教學,通過一系列實踐教學,使學生能夠掌握理論和實踐的綜合運用,盡量改變傳統的“經院式”法學教育,使其向理論與實踐融為一體轉變[3]。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開設模擬法庭,使其配合高校的法律診所課程,讓學生參與實踐,完善實踐課程體系,以獨立課程為教學形式,讓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感受多樣化的仿真課程,親自參與到庭審審判當中,將理論聯系實際,增強其社會適應能力,為其將來考驗或者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將教學與司法考試相結合,提高其對專業知識的掌握

在充分學習法學知識的基礎之上,結合司法考試,以司法考試為指引,增強學生對于法學知識的實踐能力[4]。具體措施如下:1在學校召開司法考試經驗交流座談會,通過總結以往的司法考試經驗,為往后的教學工作提供參考。2學校應多指導法學專業學生如何備考司法考試,同時可以邀請權威法學專家經常來校舉辦相關講座,為學生傳授經驗。3學校應該加強與其他法律考試培訓機構之間的聯系,虛心交流學習。4舉辦模擬司法考試,讓學生適提應司法考試的現場氛圍,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發現自己的不足。

(三)充分利用多種媒體教學資源

相關高校及教師應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注重多種媒體教學的運用,充分調動學生網上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老師們在教學中要注意結合專業以及課程的特點,根據該課程實施細則以及資源的利用情況,制定出可行的網上教學方案,將其教學模式改革的探索,結合網絡即時、相互關聯等特征,積極開展互動,進行網絡答疑、網絡小組活動,使師生之間充分使用網絡相互交流,營造出良好的網絡學習氛圍。在網絡教學實踐活動當中,應注重其導學以及助學的作用。而為了保證這種教學效果,應當強化對學生網絡學習的監管,要求學生對自己的網絡學習過程做好記錄,以此作為其專業成績考核的參考[5]。

(四)注重教學案例的選擇

在教學過程當中,案例的選擇至關重要。筆者認為,選擇教學案例必須要充分考慮到以下幾點:1案例應當是真實存在的,應當從現實生活中選擇真實案例。2案例應當有很強的代表性,要與學生所學習的法律知識具有密切的內在聯系。3案例應當具備一定的難度,并有適當的爭議,這種案例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而且還能調動其積極性。

三、結語

法學教學改革不能缺乏社會實踐以及法學教學實踐,一味的理論教學,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化的教學需求。教學改革要適應高教事業的發展趨勢,要針對高等教育的特點,以此來提高高校法學專業畢業生質量,以使其更好的為我國構建法治化國家服務。

本文作者:王玉磊工作單位:南陽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