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學資源平臺建設與管理研究
時間:2022-10-22 03:37:03
導語:高校教學資源平臺建設與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對于高校來講,教學資源是實現學生知識面拓展和教學水平提升以及增強學生能力的基礎,必須要能夠發揮出教學資源的重要作用,如此才能夠促進學生發展,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人才。通過云計算教學資源平臺的建設、優化整合能夠實現更多優質教學資源的引入,增強高校內部教學資源的共享和合理分配,也能夠促進高校教學資源的拓展,最大程度上提升高校教學資源的利用率,降低高校教學成本,并且可以滿足教師與學生的教學與學習需求,切實促進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本篇文章首先介紹平臺建設的必要性、意義及云計算的相關概念,再討論云計算下高校教學資源平臺的構建與應用,最后針對云計算下的高校教學資源平臺建設與管理的策略提出幾點建議,以期能夠為高校教學的數字化發展以及信息化建設和教學資源平臺建設與管理提供一點幫助。
關鍵詞:云計算;高校教學;教學資源平臺;建設與管理
時代不斷發展,教育教學在現代信息化技術、互聯網技術應用下,教育理念在不斷發生轉變,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也在持續創新。國內高校是國家培養優秀人才的高等學府,其對于教學資源的獲取和利用方面極為重視,并致力于優質教學資源深度發掘,同時在現代人才培養與教學模式的創新轉變下,傳統教學資源及其管理模式已經逐漸無法滿足現代教育內容和技術發展。很多高校都開始注重對優質教學資源的搜集和整理,并利用現代大數據技術進行存儲,并構建出現代化的教學資源平臺,以期能夠提高教學的效果。但由于受到系統存儲和管理規范性以及利用機制的問題影響,導致高校教學資源平臺實際應用效果較差。而利用云計算技術所進行教學資源平臺的完善能夠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一個易于分類、存儲和共享的資源統一管理及服務體系,面向教師、學生及管理人員提供優質資源供給更好的服務,存儲于平臺中的教學資源都支持跨越時間和空間的訪問,對于教學資源的應用和分享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該平臺可以形成便于分享的教學資源服務體系,體現出教育信息化和社會進步的特征,能夠適應教育部提出的教學資源體系發展規劃要求。
一、云計算下教學資源管理平臺的必要性和意義
(一)高校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信息技術、通信技術與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和廣泛應用,使人們逐漸開始實現了信息化辦公、信息數據化、資源數字化,讓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更加快捷、便利。也預示著人類向著更高維度的文明邁進了一大步,打開了新科技文明的大門,這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又一大進步。而高校教學資源平臺的構建與優化在很大程度上推進了高校教學的信息化建設,同時也促進了高校數字化教學、高新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的創新,將現代科學技術應用到教學中,是順應人類文明進步的規律,同時也是時展的必然趨勢。(二)高校教育智能化發展的迫切需求。隨著經濟全球一體化和我國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對于人才的培養也逐漸向更加多元的復合型、綜合型、技術型人才邁進,對人才的需求也逐漸復雜化。這無不要求教育必須要能夠做出創新和改變,不但需要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還要能夠形成多元結構的知識體系,掌握更多的學習技巧和實踐技能。高校教學資源平臺當中運用云計算的數據存儲系統代表著現代教育理念的進步和科學技術與教育的無縫接入,也標志著教育領域向著智能化邁進,無論是教育發展,還是現代社會對于人才培養的需求,都需要不斷推進教育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設,如此才能夠培養出滿足現代社會發展需求的優秀人才。教學資源平臺的建設能夠實現為教師與學生高效率和高質量的服務供應,其系統當中在網絡技術的支持下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數據信息,最大限度的實現教學資源的有效利用,保證教師和學生能夠獲得性能較高的服務。其所存儲的大量數據信息采用的是分布存儲技術,這種存儲方式能夠容納巨量的信息數據和教學資源,并且調取方便,檢索準確便利,并且其分布式存儲方式當中還結合了冗余存儲技術,能夠確保所存儲的教學資源數據的安全,讓教師和學生能夠準確的找到需要的數據資料信息,通過用戶登錄獲得教學與學習服務??梢哉f,高校教學資源平臺的應用是結合了現代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大數據技術、網絡技術的先進信息化平臺,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高校教學的信息化建設,同時也是對教育智能化迫切需求的滿足。
二、云計算的相關概念
云計算技術是基于現代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大數據技術結合應用下所開發和應用的新型技術,其能夠為用戶提供可利用價值、快捷的服務,讓用戶可以按照實際的需求進行網絡訪問,并進入可配置的數據資源共享池,實現數據信息資源的快速搜索和提取[1]。
三、云計算下的高校教學資源平臺設計方案
如今社會已經步入了信息時代,隨著社會發展和經濟水平進步以及科學技術提升,我國的教育領域也逐漸開始推進信息化建設水平。將云計算應用到高校教學資源平臺建設中,能夠充分發揮云計算可擴展性、穩定性、通用性、虛擬性、可靠性等優勢,為教育平臺的改進提供技術支持。可擴展性優勢主要是教學資源平臺系統能夠借助云計算技術依據不同的需求和數據量進行不斷的擴展,具有較高的調整空間,能夠實現教學資源平臺構建存儲空間的拓展。通用性特點主要是指云計算的功能較為全面,能夠在不同的領域內舒暢運行,為用戶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也支持多種運行環境的適應和兼容[2]。可以提升教學資源平臺運行穩定同時為用戶提供更多樣的服務。穩定性是指教學資源平臺借助云計算技術能夠具有較好的容錯功能,在其系統發生故障或運行問題時,能夠快速的進行系統的檢測和管理,對于數據資源也能夠做到高效的安全保護,其在發生故障問題時能夠快速監測和定位到錯誤,及時進行系統功能恢復,確保教學資源平臺系統運行的穩定。虛擬性優勢也是計算機技術的特征,在教學資源平臺系統中,利用云計算的計算虛擬化技術能夠使教學資源平臺管理系統針對各類信息數據做出虛擬化處理和存儲,在教師學生用戶登陸后能夠快速找到所需的數據信息資源,實現有效的利用??煽啃詢瀯菔侵冈诮虒W資源平臺當中能夠依靠云計算可靠的容錯安全措施來進行措施的互換,并在專業技術人員的維護下實現數據的保護,并且其所具有的防火墻技術能夠抗擊黑客的攻擊,確保數據信息不會遭到破壞,防止系統受到病毒的侵襲,確保服務水平和教學資源平臺數據信息的安全可靠[3]。云計算下的高校的教育資源平臺結構設計主要包括對基礎設施、軟件等方面的構建。通過云計算教學資源平臺的建設,為教師和學生以及教學管理者提供相應的教學服務,讓教師和學生等用戶隨時能夠從平臺中獲取多種所需的教學資源,并且實現教學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時云計算能夠通過網絡訪問可以與其相配置的計算資源池,僅僅需要最少的管理和服務就可以實現為教師、學生與教學管理者快速的提供教學資源[4]。其整體設計思路需要依據高校實際情況和信息化技術水平以及資金情況,結合高校當前發展特點進行平臺的完善設計,主要包括綜合網絡構建、信息服務集成中心、系統支撐平臺、智能化應用等內容框架。綜合網絡主要是指有線網絡、無線網絡、物聯網和通信網的融合應用。信息服務集成中心主要是指云技術當中的監控中心、數據中心和運營中心。系統支撐平臺則是指管理服務平臺基礎上構建智慧化運營、綜合運營管理和對象服務,提供態勢感知、運行監測、事件預警、調度指揮、決策分析、業務優化、業務展示和創新體驗等綜合功能平臺。最后的智能化應用主要包括了各類應用服務通過相應云計算的集成技術實現多功能應用客戶端按照相應功能服務要求進行編排形成的綜合型應用。在云計算技術中云服務一般分為公共云、私有云和混合云。這三種共同組成了其服務體系。公共云通常是企業外部的網絡服務,其是通過網絡技術平臺實現的。私有云則通常是企業內部所使用的服務。對于混合云則主要是指將公共云與私有云結合應用,混合云的應用是因為私有云無法滿足資源需求服務時需要利用公有云的服務來實現服務的提供[5]。這就為高校教學資源平臺的改進提供了資源獲取和有效利用等方面的優化技術,使高校教學資源更加豐富。如采用云計算的私有云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資源平臺數據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四、云計算下的高校教學資源平臺優化策略
(一)云計算下的教學資源平臺建設原則。云計算下的高校教學資源平臺構建與管理要能夠充分的進行資源的優化與整合,要能夠實現云計算技術優勢與特點的最大程度發揮,使其能夠全面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所以在構建和管理時,要遵循以下原則:首先,要能夠做到統一規劃,以教師和學生教學、學習實際需求為基本導向,最大限度的去優化教學資源的搜集和整合,提高資源共享速度與效率,還要建立統一的標準,實現數據的開放性提升[6]。其次是要體現出云計算的實用性,從教學實際需求出發,制定出總的方案和目標,尤其要注意硬件設施的規劃和建設,要能夠充分考慮其使用功能,如此就能夠實現成本的有效節約和系統可靠性的增強。最后,平臺系統的建設與管理必須要重視其系統技術領先性和集成能力,要確保系統的性能滿足平臺設計標準規定。系統的框架要能夠做到功能模塊上的優化設計,系統的安裝、升級、操作要符合可靠性、可擴展性特點與穩定性優勢要求。依托主流先進的云計算技術和系統設備,采用開放式的模塊化結構來滿足實際需要,通過系統設計進行全面的規劃,逐步進行系統功能升級,提高其擴展水平和虛擬化、數字化水平[7]。(二)云計算下的高校教學資源平臺建設策略。1.資源類型。首先是素材類教育資源建設,主要可概括為試題、試卷素材、文獻資源、課件資源、案例資源與教育資源索引。其次是網絡課程資源構建,依據專業、學科知識體系類型與網絡課程教學要求進行多種教育資源的集成。再次是資源建設評價利用此機制能夠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篩選與確定。最后是教育資源管理系統開發:第一步,確定教學資源庫類型,包括媒體素材、試題素材、案例素材、教材數據庫以及課件資料。第二步,網絡課程資源的模塊構建,利用與課堂教學內容和知識相關的圖片、文字、影像等資源以單元性知識點進行網絡課程模塊的建立,并通過知識結構的連接關系作為各個知識結構系統的框架與連接模塊,實現網絡課程的豐富性、開放性、交互性、共享性以及協作性,確保教學資源做到完整,涵蓋所有專業課程知識[8]。2.完善設計過程。教學資源平臺建設需要注意對系統設計的科學化、專業化構建。首先,教學資源平臺構建的系統涉及到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橫向是考慮專業、課程之間的聯系,同一專業不同課程會存在很多教學資源的交叉,需要針對不同專業教學目標進行差異化設計,充分考慮教學環節的設置,使教學資源和素材能夠滿足實際需要基礎上擴大教學素材的共享范圍[9]。其次,專業化構建時要以教師教學思路為中心,以平臺設計人員為主導,分別進行教學資源的結構、功能、操作界面、教學設計、素材處理和程序模塊編寫、集成、軟件測試等各個環節的構建,實現教學資源平臺資源的優化和利用質量的提升。
五、云計算下的高校教學資源平臺建設與管理策略
(一)節約資金的投入,實現資金的有效建設。高校教育資金并不充裕,這也就要求在進行云計算下高校教學資源系統平臺建設和管理中必須要緊守經濟性原則,要能夠做到資金的節約使用,在保證教學資源平臺系統優越性能和功能穩定基礎上進行資金的有效建設。隨著云計算技術的成熟發展,學校充分利用公有云所提供的成熟的基礎設施服務和生態,開展了基于公有云的數據治理,主要體現在業務的全打通,數據的全流通,標準的全統一等方面,進而梳理數據資產,激活數據驅動[10]。在應用云計算技術之后,高校的教學資源數字化存儲方式也要做到升級,通過云端服務器進行存儲需求的滿足,讓用戶能夠通過云服務來獲取教學資源。所以,在系統平臺功能的升級需求與教育建設資金方面要做到科學規劃、合理節約、充分利用和適度獲取。教育資金的使用關系著高校教學發展和信息化建設水平的推進以及教學資源的獲取。國內各個高校在資金方面一直都在不斷的尋找各種方法來進行資金的充分利用和合理規劃。這就更加說明了高校教學資源平臺建設必須要能夠針對資金進行精細化管理和科學配置,實現資金的有效建設[11]。(二)教學資源的共享,完善高效的有序管理。云計算下高校教學資源平臺系統的管理主要的目的在于加強平臺運行的穩定性、安全性,在高效率的運行下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和利用率的最大化。所以,教學資源的共享關鍵在于管理,如此才能夠提升平臺系統的采集、檢索和利用等功能。首先要加強平臺應用系統設置的管理。其次要強化平臺應用系統的用戶管理,包括平臺用戶的賬號、密碼、基本信息、用戶權限等方面的管理,并有效提升其上傳設置功能、下載設置功能和評論設置功能、用戶狀態功能、審核功能等。確保教學資源服務管理的強化,是做好教學資源平臺對接提升高校教學資源共享的關鍵,必須要予以最大程度上的完善。
六、結語
結合上述文章內容所述,云計算下的高校教學資源平臺建設與管理,以教師和學生實際需求為導向,要以滿足學校教師與學生教學服務為目標,堅持教學資源平臺實用性、可靠性、全面性、操作便利、可擴展的原則,采用模塊化、分層化的設計,要能夠從資金成本投入、資源整合優化、教學資源共享和有序管理等多個方面做出改善,結合云計算的優勢和特點構建出開放式的云計算教學資源平臺系統,實現教學資源的整合和數據共享以及充分利用,進而促進和提升高校教學資源的持續豐富和利用率最大化,為學生未來更好的發展提供充足的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王洪革,呂帥.云計算環境下高校教學資源平臺建設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v.14(13).
[2]黃敏.云平臺下高校教學資源庫系統的設計與應用[D].電子科技大學,2017.
[3]孟令璽,李洪亮,孟令威.基于云計算平臺的虛擬資源可擴展存儲算法[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7(24).
[4]劉道文.基于資源融合的高校公共信息化平臺建設[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7(8).
[5]張莉.以云計算環境為基礎的網絡教學資源平臺建設[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7(4).
[6]孔曉榮.依托云計算優化高校教學管理與教學資源的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經驗技巧,2017.
[7]劉小琦.基于云計算平臺的高校教學資源平臺建設研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8,416(22).
[8]馬睿,李麗芬,劉佩賢,范明軍.基于云計算的資源共享平臺的設計與實現[J].現代電子技術,2017(14).
[9]潘俊輝,王輝,張強,王浩暢.云計算下的高校數字教育資源云平臺的構建和研究[J].計算機與數字工程,2018,v.46;No.339(01).
[10]梁世華,李衡.云計算環境下高校計算機類實驗教學平臺建設探究[J].科技視界,2018,No.233(11).
[11]付旭陽.基于云計算的高校數據中心建設[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8,0(4).
作者:吳宇晴 米潔 孫彥超 胡春梅 單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 上一篇:三維影視動畫在高校教學的困境及策略
- 下一篇:藝術設計跨學科教學實踐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