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校教育管理人員勝任力研究
時間:2022-10-18 03:54:45
導語:民辦高校教育管理人員勝任力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教育管理人員是高校教育教學活動的計劃制定者和任務執行者,其勝任力對于高校整體工作的質量與成效有著極大的影響。近年來,民辦高校教育管理人員對民辦高校的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學管理的協調、人才培養的成效等影響力加大,扮演著更為重要的角色,其勝任力側重點也有顯著的變化。因此,文章從綜合管理能力,職業特征的認識、把握能力和自我塑造完善能力三個層面對勝任力特征進行闡述。
【關鍵詞】民辦高校;教育管理;勝任力特征
教育管理人員在高校教育教學活動中常常充當著計劃制定者和任務執行者的雙重角色,負責協調與教育教學活動相關的各種關系,在高校各項工作的運行中起著重要的紐帶作用,其勝任力對于高校整體工作的質量與成效有著極大的影響。由于民辦高校的辦學體制與公辦高校有很大的區別,其辦學定位和特點造成了民辦高校教育管理人員角色和勝任力側重點的特殊性。
一、民辦高校教育管理人員在學校整體工作中應扮演的角色
1.民辦高校教育管理人員的工作現狀。隨著我國經濟和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向,讓民辦高校的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契機,越來越多的民辦高校和教育機構涌現。但是,與民辦高校數量與規模的急劇上升相比,民辦高校發展需要相應的教育管理體系、教育管理意識以及教育管理人員的任務、角色分配等保障其辦學質量和發展潛力的因素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導致了教育管理的實際工作中出現諸多問題。(1)對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通常情況下,民辦高校出于發展的限制和節省資金的需要,在教育管理人數和薪資方面大都比較“節儉”,而實際上教育管理的事物是繁雜的,工作壓力大,而收益低造成民辦高校的教育管理人員完成工作任務是被動的、消極的,意識不到自身的重要性,更談不上積極地開展工作、研究工作理論、在實踐中探尋更有效的管理辦法。(2)對自身的服務職能認識不足。教育管理人員的職能包括管理和服務,管理既是約束和要求,又是以服務為內核的,而好的服務往往能帶來更標準化的管理,對教師和學生的優質服務也是間接的管理。特別是在民辦高校的教學管理過程中,學生是學校的資金來源之一,保證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體驗是教學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民辦高校的專業教師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公辦高?;蚱髽I聘請的兼職教師,所以往往民辦高校對于教師的“管理”顯得格外重視,從而忽略了教學管理的服務功能。(3)對個人綜合素質的提升缺乏重視。民辦高校在近幾年才逐步發展繁榮起來,由于建校時間短,教育管理隊伍建設并不完善,教育管理人員大都是聘任剛畢業的學生,缺乏實踐管理經驗;就學歷而言,大學???、本科是門檻,對所學專業則不加限制,招聘來的很少是教育和管理專業,更談不上具有高級職稱的管理人員了。(4)教育管理人員的管理機制陳舊。目前,我國興辦的民辦高校大都是依托公辦高校開始辦學的,在發展、壯大之后再從公辦高校脫離出來獨立運營。由于這樣的辦學特點,很多民辦高校在教學管理機制方面是模仿公辦學校建立的,很難做到針對民辦高校的“細致化管理”,富有民辦高校特色的針對性強的管理機制,從而影響了民辦高校的進一步發展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5)信息化建設投入不足,管理人員信息技術能力有待提高。現如今是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如果不積極地學習和調整,構建信息化的教學管理模式,是不利于民辦高校自身的發展的,而相對的民辦高校的教學管理的重點大都放在了對教師、學生教學情況的協調、監管,對于信息化的教學管理體系的引進不夠及時,這樣并不利于管理效率的提升。而且民辦高校對教育管理人員的信息技術能力缺乏培訓和提升,一般民辦高校是不設置專職的管理人員對信息平臺進行更新和維護的,一旦出現硬件老化、軟件運行不穩定或者操作失誤等情況,解決的效率不夠高,這些都限制了民辦高校教學水平的提高,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加重了教育管理人員的任務量和負擔,導致工作成效和積極性都受到了影響。2.民辦高校教育管理人員的角色定位?;趯γ褶k高校教育管理現狀的認識和了解,我們可以歸納、探討民辦高校教育管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承擔的角色,通過對教育管理人員的角色定位,可以進一步明確其在工作執行過程中勝任力的側重點。(1)各項教學活動對象的關系協調者。教育管理人員一方面需要貫徹、傳達學校上層領導和組織的方針、政策;另一方面需要組織教學人員開展各種教學活動,比如教學任務的制定、課程的安排,并保證學生選課、聽課的秩序和效果。這兩個方面涉及領導、教師、學生等諸多對象,各方面的需求和權益都需要保障,因而需要教育管理人員充當好協調員,平衡學校與教師、教師與教師、學生與教職工之間的關系,以保障學校各項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營造良性教學環境。(2)教學、管理事務的監督者、反饋者和建議者。由于教育管理人員直接面對教學方針、政策的實施,面對教學活動,因而決定了其角色的雙重性。對下級部門和對象,其職務是監督教學任務的執行,是教學、學習進度的監督者;對上級部門和對象,由于教育管理人員能夠獲得和掌握第一手的實踐材料,對于教師和學生的教學和學習的各種需求和相應的信息也更為了解,因而也是具體教育教學信息的反饋者。同時,由于教學管理人員對于具體情況和信息的準確把握、了解程度較深,如果能夠對自身的監督情況和收集到的反饋信息加以整理、歸納,往往能夠提出積極、可行的建議,因而教育管理人員也應充當好建議者的角色。(3)良好師德和校風的示范者。教育管理人員雖然并不直接參與教學,卻是與教師、學生關系最為密切的,接觸最為頻繁的。民辦高校要想可持續發展,除了需要注重學生專業技能、應用技能的提高,還需構建良好校風,注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以規范其言行,使之成為有素質、有內蘊、有才華的人才。而師德校風的構建離不開教育管理人員的示范作用。教育管理人員應該積極提升自身的道德素養,在教學管理事物中以求真務實、文明禮貌、嚴謹細致的工作意識和姿態來感染任課教師和學生,成為良好師德校風的示范者。
二、民辦高校教育管理人員的勝任力特征
1.勝任力特征綜述。(1)勝任力概念的提出和發展?!皠偃瘟Α钡母拍钭钤缬擅绹鸫髮W教師戴維•麥克利蘭提出,具體是指能夠在某項工作中將卓有成就者和普通者區分開來的個人的深層次特征,包含某領域知識、態度和價值觀、認知和行為能力等各種可被量化的指標。隨著勝任力特征研究的深入,有學者從系統性、相關性和可操作原則出發,把勝任力特征的結構劃分為個體特征、行為特征和工作情景條件等三個方面;有學者認為勝任力包括職業、行為和戰略綜合三個維度,職業維度是處理具體日常事務的技能,行為維度是處理非具體的、任意任務的能力,戰略綜合維度是結合組織情境的管理能力;有學者依據不同的職業、崗位劃分體系探討勝任力特征的模型。關于勝任力特征的研究是越來越深入和廣泛,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2)高校教育管理人員的勝任力特征。通常人們從高校教育管理人員的管理、人際、工作、性格、職業和創新能力等六個方面來研究其勝任力特征。一是管理能力,是教育管理人員勝任力特征的中心環節,是從事教育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技能。二是人際能力,是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教育管理人員在工作中需要協調各方面的關系,避免工作對象誤解或產生不滿情緒,調動團隊的工作積極性,人際技能不可或缺。三是工作能力,是教育管理人員從事具體工作的相應技能,比如材料整理、信息技術平臺操作等,是完成工作任務的基本技能。四是性格能力,是教育管理人員為人、文化修養和處理問題的智慧。五是職業能力,是教育管理人員對自身職業的素養要求、道德要求的認識和提升能力。六是創新能力,是教育管理人員在教育管理工作各個方面,比如制度、技術、組織方面展現的創造力,即創造性地完成工作,并合理地完善、規劃工作過程、具體操作的能力。2.基于角色定位的民辦高校教育管理人員勝任力特征。(1)綜合管理能力。綜合管理能力是民辦高校教育管理人員必備的職業素養,可以具體細化為多個方面:一是語言表達能力,教育管理人員需要完成教育任務的布置和具體情況的反饋工作,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讓溝通更為順暢,管理任務更有效地達成;二是分析判斷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教學管理任務是細致而繁雜的,如果不能正確梳理、分配各種教務信息,往往會迷失工作重點;三是條理性與把控細節的能力,條理性是教育管理人員協調各項工作的基本能力,關注細節則是工作精益求精、嚴謹、細致的表現;四是應激反應能力,教育管理人員常需要面對各種突發狀況,沉著冷靜,這樣才能保證教育教學工作平穩進行;五是感召力,教育管理人員的精神面貌和業務素養等能夠有效感染身邊的工作對象,能夠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教育管理人員應時時處處呈現“正能量”。(2)職業特征的認識、把握能力。民辦高校的教育管理人員要對教育管理的職業特征、任務等有正確的認識、把握能力。一方面在具體工作的層面,對于民辦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人員“管理”“服務”的雙重職能都要有深入的認識,加強管理的同時,培養服務意識,并提升自身的管理專業素養,更高效地完成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在教育管理理論的層面,民辦高校的教育管理人員要有戰略意識、時代意識,對于自身崗位的前沿發展(包括管理理論、管理方法、管理技術等)進行深入學習和把握,對于管理工作本身不是按部就班而是積極學習和探索,以提升工作中的創新力、創造力,從而對管理工作有更強的領悟力和駕馭力。(3)自我塑造完善能力。自我學習能力和塑造能力對于任何一種職業都是重要的勝任力特征,民辦高校教育管理人員有兩點顯得特別重要,一是內省力、自知力,這是進行自我塑造、完善的前提,只有對教育管理工作和個人特點有充分的認知,才能夠明確自身的優勢與局限,從而確定需要學習和完善的部分,并不斷進步;二是自律力,即規范、約束自身言行,積極致力于個人提升的能力,民辦高校的教育管理人員呈現的精神面貌、師德風范和綜合素養也是民辦高校構建良好校風、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這些部分的展現都需要教育管理人員有極強的自律能力,以提升個人素養和修養(正確認識教育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工作過程中公平、公正,不弄虛作假、不發脾氣、不斤斤計較等),提高專業素質和能力(堅持不斷地學習,增強理論素養和實踐技能)。綜上所述,我國民辦高校的教育管理人員對學校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學管理的協調、人才培養的成效等的影響力遠遠高于公辦高校,扮演著更為重要的角色。對民辦高校教育管理人員勝任力特征的研究,明確了民辦高校教育管理人員的角色定位,確認了其勝任力的側重點,對于完善民辦高校教育管理隊伍,提高民辦高校的市場競爭力有著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唐伶:《民辦高校教師勝任力模型的實證研究》,《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17年第4期。
[2]楊璽博,梁方芳,高沖:《淺析如何做好民辦高校教管人員的角色定位》,《現代職業教育》2015年第2期。
作者:黃玉凡 單位:大連藝術學院副教授
- 上一篇: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研究
- 下一篇:淺談高山美利奴羊羊毛生產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