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學生積極情緒研究
時間:2022-09-26 10:27:44
導語: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學生積極情緒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首先對積極情緒進行了概述,然后探究了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學生積極情緒的培養,主要包括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提升學生的學習快樂感;利用認知沖突,引發求知欲望;追求學科價值,滿足學生成就感;營造開放的教學環境,構建輕松課堂。
關鍵詞:高中地理;積極情緒;認知沖突
新課標要求高中地理課堂要充分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地理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積極情緒,充分滿足了學生的認知和情感雙重方面的需要,學生只有在行動和心理層面上達到共鳴,才能對學習產生興趣,并建立強大的學習意志,從而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積極情緒概述
情緒是指個體對客觀世界的一種特殊的反映形式,它源于個體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態度和體驗[1]。個體由于體內外刺激,能夠滿足自身需要而產生愉快、滿意、振奮等感受的情緒就是積極情緒。反之,產生憂慮、悲傷、痛苦等感受的情緒則為消極情緒[2]。在高中地理課堂中,關注學生的認知及情緒需要,培養學生的積極情緒,能使學生精神集中,思維敏捷,充滿動力。而消極情緒則使學生精神渙散、思維遲緩,學習感到索然無味[3-4]。
二、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學生積極情緒的培養
(一)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提升學生的學習快樂感。高中生自我意識進一步增強,情緒敏感且不穩定,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學生課堂學習中重要的情感支持,教師的鼓勵和關心能滿足中學生被肯定和被尊重的心理需要。教師在與學生互動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到平等、尊重、鼓勵和肯定,教師尤其要多關注后進生,為他們設置難度適宜的題目,給他們眼神上的關注和口頭上的鼓勵,增強學生對地理學習的信心。同時,地理課堂內外,教師都要用飽滿的情緒感染學生,用真摯的情感關愛學生,加深師生之間的了解,使學生產生“向師性”,從而提升學習的快樂感。(二)利用認知沖突,引發求知欲望。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出的教學目標所引起的新的認知需要與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知識儲備之間矛盾,這是學生對知識產生興趣的內在動力。教師設計恰當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在新舊知識之間、不同學科之間、專業知識與社會生活經驗之間建立聯系。通過知識聯系引發學生認知沖突使學生自覺地進行知識遷移,啟發學生不斷思考和探索,幫助學生形成探究意識,并激發學生的積極情緒。例如,在學生學習掌握了地表冷熱不均是大氣熱力環流形成的原因后,引導學生思考影響我國東部地區的季風環流是怎樣形成的,這樣有利于新舊知識的融合。夏季風和冬季風的不同風向是生活中常見的地理現象,借助初中物理所學的比熱容和氣壓差知識對此現象進行解釋,得出我國的季風環流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實現學科知識的交叉學習。(三)追求學科價值,滿足學生成就感。知識的收獲與思維的發展能使學生在體驗成功和滿足的同時極大增進學習的信心和動力。學科知識應用到實踐生活中,不僅能實現地理學科的社會價值,還能提升學生學習的成就感。風雨的形成、氣候的變化、城市的發展、人文的差異等身邊的地理事物和現象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教師應隨時收集有用的地理信息,在授課的過程中引用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和現象來分析地理知識,引導學生用地理知識解釋現實中的實際問題。例如,學生在學習了冷鋒、暖鋒的知識后不能只是呆板地記憶鋒面圖,而是要認識冷、暖鋒與人類生活之間的聯系,分析“一場秋雨一場寒,一場春雨一場暖”這句地理諺語的現實意義,做生活中的“天氣預報員”。(四)營造開放的教學環境,構建輕松課堂。地理學科的研究對象是各種各樣的地理環境,地理教師應盡可能地營造開放的環境,創設新穎的教學情境,開展多樣的教學活動,使學生有更多機會走出課堂,開闊學生的視野,發散學生的空間思維,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不拘于教室的授課方式使學生將知識與自然社會環境相聯系,利于學生理解、記憶知識。例如,教師引導學生通過社會考察了解當地風土人情,為家鄉工農業發展建言獻策;通過研學旅行看山川大地,學習地質構造、水文、地形知識等。
三、結語
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積極情緒,契合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認知,擴展學生思維,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的認知和心理得到良好的發展,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因此,在不同的課堂情境中,教師應積極探索并靈活選用恰當的方式培養學生的積極情緒。
參考文獻:
[1]孟昭蘭.人類情緒[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郭小艷,王振宏.積極情緒的概念、功能與意義[J].心理科學進展,2015(5):810-815.
[3]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積極情緒的力量[M].王,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4]張玉靜,崔麗霞.積極情緒的認知促進效應及其神經機制[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2012(5):105-111.
作者:王婷婷 鄭文紅 王健 單位:河北師范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 上一篇:少數民族音樂進高校的重要性和策略
- 下一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小組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