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教師職稱評定策略分析

時間:2022-09-21 10:14:48

導語:高職教師職稱評定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教師職稱評定策略分析

高職教育是為企事業單位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高職教育發展迅速,但目前高職院校培養出的學生不符合企業的要求,存在企業嚴重匱乏高素質技能人才現象,也導致了高職院校得不到社會的認可。

一、目前高職教師職稱評定政策與方法的利弊分析

(1)師風師德計分標準不嚴。在教師的職稱評審過程中,師風師德應是衡量一個教師對學生的思想政治、綜合素質的教育業績,具體表現為對社會影響比較大的先進事跡,在教育教學方面比較突出的事跡,在科研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先進事跡等,但目前高職教師職稱評審過程中,這方面的計分標準有點寬松,讓大多數人鉆了空子,一是人為美化,沒有先進事跡的老師也美化虛構了很多先進事跡;二是媒體報道把關不嚴,沒有把握好是否受到表彰獎獎勵或在校園甚至社會產生較大反響的關。(2)沒有突出技能主體地位。高職院校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目標,但目前我國對高職院校教師技能沒有專門的考核制度與考核標準,在高職教師職稱評審過程中,雖從雙師型教師、指導學生技能競賽、教師作品或產品參展參賽上有所考慮,但比重過低,沒有突出技能主體地位,在計算雙師型教師資格量化分時也比較隨意。(3)教育教學量化計分偏向理論研究。高職院校教師職稱評審過程中,教育教學的量化計分本應突出教學成效,但根據實際情況,教學成效不完全掌控在某一個教師身上,因素很多,很難去確定,很難去衡量,然而目前高職教師職稱評審過程中,教育教學量化計分偏向理論研究,比如對教研教改課題、教研教改論文看得很重,沒有突出學科建設、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實驗實訓裝備研制,甚至在實際評審操作過程中忽略了一些教師確實為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實驗實訓裝備研制而做出的項獻與成績。(4)科研量化沒有打假措施。教師職稱評審過程中,科研量化是衡量一個教師的理論研究與應用技術研究水平,目前社會環境下,如果沒有打假措施,無法比較出教師間理論研究與應用技術研究水平的高低,這為某些人員留下了投機取巧的空隙,甚至在高職教師職稱評審過程中,評審組織及評審專家對某些教師在短時間內發表大量論文或成功申報大量專利的現象也不質疑,這對推動高職院校內涵建設是一個嚴重的打擊。

二、以高職教師職稱評定來推動高職院校內涵建設的措施

(1)實行高職教師專業技能標準化考試。高職院校既然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目標,那么在高職教師職稱評審過程中也應突出專業技能的主體地位,只有教師專業技能提高了,才能培養出符合企業要求的技能型人才。在高職院校教師職稱進級過程中,如果實行專業技能標準化考試,每進一級,先必須通過相應等級的技能標準化考試,這將會在高職校園內形成一種重視專業技能的氛圍,也就大大提升了高職院校專業技能教學水平。(2)高職院??蒲袘獋戎赜趹眉夹g,制定并實施嚴力的打假制度與措施。高職院校是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教師可以做理論研究,但更應側重于應用技術研究,在其職稱評審過程中也是如些。黨和政府已經意識到校園腐敗問題,在職稱評審過程中,打假制度不嚴,措施不得力,這不僅影響高職院校內涵建設,對以科學技術、技術技能提高產品質量,推動國民經濟內涵發展也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在職稱評審過程中,對參評對象科研成果造假,對評審專家不質疑科研造假的要有相應的處罰制度及具體的實施方案。(3)建立網絡公開化評審平臺。建立網絡公開化評審平臺,按專業建立評審群組,每個參評對象按專業群組把相關佐證材料上傳到公共評審平臺中,一方面可提高評審的透明度,增強公平公正,另一方面是有利于激勵高職教師的發展,促進高職院校內涵建設。(4)提高高職教師基礎工資,拉大職稱等級之間的工資差距。提高高職教師基礎工資,拉大職稱等級之間的工資差距,這不僅有利于高職院校引進優秀人才,也會無形中提高高職院校內部反腐與打擊學術造假的意識,以便形成良性循環,推動高職院校內涵式發展。

高職院校只有內涵式發展才能服務于企業,才能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高職教師職稱評審過程中,突出技能主體地位,制訂科學、嚴力的學術打假制度與具體措施,是引導高職院校內涵式發展的致關重要因素,既需要政府的宏觀政策約束和引導,也需提高全民的監督意思,特別是高職院校教職員工的認識意識和自覺尊守意識。

作者:劉理云 單位:婁底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李忠華.高職院校內涵式發展過程中的主要矛盾及對策[J].職教論壇.2004.10

[2]趙巖鐵,趙磊.關于高職院校內涵式發展的思考[J].職業技術.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