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操教學與學生靜態平衡能力培養

時間:2022-09-03 08:48:45

導語:健美操教學與學生靜態平衡能力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健美操教學與學生靜態平衡能力培養

摘要:健美操是奧運會中的一個正式比賽項目。近些年來,我國各大高校逐漸重視這種帶有一定競技性的運動項目,并開展相應的健美操課程。健美操具有一定程度的健康性、美體性及藝術性等特點,對學生的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及綜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開展此課程是為了。通過進行健美操訓練,更多的學生發現了其中的獨特運動優勢,逐漸熱愛上這項運動。在運動時,學生會靈活地運用到身體的各部位力量,不斷地增強學生的靜態平衡能力,促進學生身體協調能力增強。該文研究了健美操訓練對學生靜態平衡能力的作用,目的在于更好地提升學習的身體素質,滿足我國素質教育對綜合型人才培養的需求。

關鍵詞:健美操;靜態平衡;培養策略;舞蹈藝術;技能

在高校體育選修課中,健美操相對來說更受學生歡迎,根本原因在于健美操具有一定程度的藝術性,并且還具備一定程度的健康性和功能性。健美操課程,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進行美型塑身,而且還能夠幫助學生進行靜態平衡能力的不斷增強,進而促進學生血液循環,實現學生免疫力的持續提升和身體各項機能的協調發展。學校需要真正明確健美操課程開設的實際意義,從而能夠更好地利用健美操課程,鍛煉學生的靜態平衡能力,推動學生的體質健康發展。鑒于此,該文從健美操訓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學生平衡能力的影響方面入手,對其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認真、詳細地分析和研究,由此不斷地探究各種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力求為相關研究人員帶來一些有利啟示的同時,能夠不斷擴充健美操訓練內容。

1健美操訓練存在的問題

1.1訓練缺乏科學性

任何一項訓練,都需要教師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地進行相應的教學,同時,還需要根據具體的訓練科目,進行系統性的訓練,這樣才能夠促使學生循序漸進且科學地進行練習,從而防止和減少學生因長期練習而造成的損傷[1]。但是目前,從調查結果來看,大部分高校的教師,都沒能做到這一點,他們把教學重點都放在了學生的相關動作是否規范、身姿儀態是否合乎要求等方面。與此同時,教師采用的教學模式十分單一,基本上都是先向學生進行相應的動作示范,然后逐步進行教學,對于其中的重點動作進行多次示范,并向學生講解具體的動作要領等。通過這樣的教學過程,學生的平衡能力等多種能力難以提升,主要是因為教師沒有意識到培養學生各種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沒有對此進行科學性和系統性的設計和安排。同時,學生也無法找到真正促進自身綜合能力增強的有效方法。除此之外,對于健美操而言,具有一定程度的實踐性,需要學生進行不斷的鍛煉,但是部分教師過于重視理論性知識和教學形式,學生只能夠翻來覆去地練習幾套固定的健美操,這種教學思想嚴重阻礙了其教學實效性的增強[2]。因此,作為教師,需要正確開展健美操訓練,并實現訓練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進而顯著提升學生的靜態平衡能力

1.2學生個體差異大

學生之間具有一定程度的差異性,這是由于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針對健美操而言,學生擁有的藝術素養及身體協調性等多個方面存在不同,這些都是造成其差異性的根本原因。因此,在進行相應教學時,教師可以發現,學生接受相關健美操的知識及掌握一些技能所需要的時間有所不同。在同一課堂上,有的學生就能夠將教師所講的知識進行牢固記憶,而有的學生就難以認識和理解;有的學生能夠學會一些基本動作并掌握相關能力,如平衡能力等,但是有的學生就難以掌握平衡,甚至動作也無法連貫。同時,教師也沒有在相應的教學方式、教學手段及教學模式上進行轉變,而是繼續進行傳統教學,導致學生的差異性不斷變大[3]。為此,作為教師,需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并通過多種手段和途徑,促使學生靜態平衡能力增強,實現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

1.3缺乏優良的教學能力

健美操課程在眾多的藝術課程當中是比較重要的,它是培養學生藝術素養和審美意識的主要課程。同時,健美操課程內容包括多方面,這就需要教師具有豐富的健美操理論知識,還需一些舞蹈類、健身類及音樂類知識等。而這些知識都要建立在健美操教師的專業能力之上,只有健美操教師自身擁有高超的教學能力,才能在教學課程中游刃有余,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健美操動作示范。與此同時,優秀的健美操教師需要擁有多方面的教學能力:第一,健美操教師需要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如網絡信息技術等。新時代的健美操教師應該熟練掌握網絡信息技術,這有利于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學方法的改善;第二,健美操教師需要擁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這是為了和學生之間形成一種良好的溝通環境,促進健美操教學實效性的顯著提升;第三,健美操教師需要擁有極強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是解決學生所提出的問題,也要解決自身在健美操教學中遇到的一些問題[4]:第四,健美操教師需要擁有良好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這是為了健美操教學的長遠發展,也是為了健美操教師自身的長足發展;第五,健美操教師需要擁有良好的實踐能力,對于一些動作示范,如果健美操教師自身的實踐能力有限,那么健美操教學也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第六,部分教師對于健美操的認識存在片面性,難以認識到健美操和靜態平衡能力之間的關系,難以實現對學生靜態平衡能力的有效培養和增強。而經過調查與分析,目前的健美操教師嚴重缺乏這些能力。

1.4教學缺乏藝術氛圍

根據健美操的發展歷程來看,其和舞蹈之間存在著很大的關系,而且其中蘊含的藝術素養也較多,學生需要依托于相應的音樂之下,通過對音樂內容的認識和理解,去感受音樂節拍,從而進行健美操訓練。但是對于學生的藝術素養的培養,教師沒有加以重視,更沒有為其營造一個優良、和諧的藝術環境,使其能夠更好地練習健美操。與此同時,健美操具有一定程度的藝術性,這要求學生也要具有一定程度的藝術素養和靜態平衡能力,只有這樣,才能能更好地完成健美操訓練。并通過營造藝術氛圍,引起人們的共鳴,促使人們發現健美操的美感。但是目前,學生自身沒有從內心深處意識到健美操的藝術底蘊和藝術美感,從而難以真正地體會到健美操的價值[5]。

2健美操訓練對學生靜態平衡能力的培養策略

2.1結合舞蹈藝術,營造健美操藝術氛圍

健美操具有多種元素,主要以舞蹈元素居多,其中,不僅結合了大量的迪斯科舞元素,而且還滲透了一些爵士舞元素,同時也融入了一些霹靂舞元素。由此可見,想要更好、更快地學習健美操,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程度的審美意識和舞蹈基礎,這樣才能讓學生可以在不斷地練習中促進自身綜合素質的顯著增強,也讓學生的身體姿態和身形塑造更加完美。所以,教師要從根本上認識和了解到舞蹈和健美操之間的緊密關系,使學生自主發現其中蘊含的藝術特性,通過各種教學途徑和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相應的教學環境。選擇一些蘊含較多舞蹈元素的健美操訓練,可使學生能夠融入舞蹈氛圍之中,不斷學習和加強自身的平衡能力,從而促進自身綜合素質的進步。結合舞蹈元素的健美操,對學生的靜態平衡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通過此種健美操教學,恰恰也能夠真正培養學生的靜態平衡能力。

2.2借助網絡信息技術,實現分層教學

每個學生都是以獨立個體的形式存在的,其中,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同,身體的協調性就會有所差異,而且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會有一定程度的差異[6]。根據這些現實情況,教師需要及時更新和轉變教學方式,促使其朝著個性化、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同時借助網絡信息技術,將學生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能力分類。教師需要將學生的日常訓練情況等多個方面內容輸入相應的系統軟件中,通過相應的數據分析,深入認識和了解學生的具體薄弱點,并制訂出具有針對性的訓練計劃,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教學。教師需要不斷地向學生灌輸和滲透一些健美操的相關知識和平衡技能,但課堂教學的時間畢竟有限,此時教師就可以依托微課,引導學生觀看相應視頻,針對于每一個小知識點,都進行相應的講解。學生通過不斷地觀看和學習,可以及時進行相應的練習,促進學生平衡能力的培養和增強。通過分層教學,能夠更好地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避免訓練短促、課程教學過快問題的發生,更好地鍛煉學生的靜態平衡能力,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2.3拓寬教師培訓渠道,發展健美操專業技能

健美操鍛煉的主體是學生,而健美操教育的實施者是教師,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教師在健美操教學中的重要性[7]。健美操運動非常注重實踐性,要求教師具有專業且高超的運動技能和教學能力。同時,更為重要的是,教師需要具備良好的靜態平衡能力,通過自身優質的動作示范,讓學生體會到靜態平衡力能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健美操教學在不斷進步,教師需要更多的健美操技能和知識來傍身,時刻保持健美操教學的先進性。為了促進教師的長足發展,高??梢詾榻∶啦俳處熖峁┒喾N機會。比如,積極鼓勵健美操教師去各種專業機構深造,定期開設一些講座和研討會,引導健美操教師多多參與,讓健美操教師的討論和互動中,相互提高,共同進步。

2.4定期開展比賽活動,創造豐富的實踐機會

教師要經常激勵學生參與相關的健美操比賽,通過比賽的過程和結果,教師能夠充分認識和了解到學生的平衡水平及教師自身的教學質量等內容。通過健美操比賽,教師可以更好地分析和發現自己的教學方式的問題。與此同時,在指導學生的時,教師要融入一些創新的教學因素,這樣可以有效增強教學效果。通過比賽,學生也可以在第一時間掌握提高自身平衡能力的技巧,增加健美操方面的運動技能。增加學生的實踐經驗,尋找出更多的能夠保持靜態平衡能力的肢體動作,促進學生快速發展[8]。

3結語

目前在健美操課程教學中存在訓練缺乏科學性等諸多問題,所以,作為教師,需要積極解決這些問題,并從營造健美操藝術氛圍等多個角度出發,使學生實現美體塑型的目的,與此同時,要不斷培養和增強學生的靜態平衡能力,推動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持續提高。

參考文獻

[1]陳瑞琴,鄭騰騰.瑜伽、大眾健美操對青年女性平衡能力影響的比較研究[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6,31(1):102-105.

[2]張馨嬌.太極拳和健美操鍛煉對大學生靜態平衡能力的影響[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6(9):10-11.

[3]劉璇.淺析男子競技健美操運動員的靜態平衡能力[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7,46(22):84-85.

[4]沈小燕.啦啦操在提升健美操運動能力的基礎作用分析[J].體育風尚,2020(10):284-285.

[5]張偉,楊乙元.健美操體適能體系構建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23):36-37,40.

[6]肖前金.瑜伽練習對健美操練習者的核心穩定性的影響研究[J].長江叢刊,2020(25):108-109.

[7]解媛,李同彥,陳子琦.普拉提核心力量練習對健美操專項學生平衡能力影響的實驗研究[J].休閑,2019(3):99.

[8]吳秋玲.太極拳和健美操鍛煉對大學生靜態平衡能力的影響[J].體育風尚,2018(9):24.

作者:高麗 單位:中山大學南方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