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教師論文:民辦教師的狀況與塑造

時間:2022-01-13 09:47:30

導語:民辦教師論文:民辦教師的狀況與塑造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辦教師論文:民辦教師的狀況與塑造

本文作者:邵百艷工作單位:大連藝術學院

新時期,現代人文精神的核心內容,就是將我們本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精髓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核心價值理念相融合,形成一種真正的“以人為本”,關懷自我價值,自我發展,追求人生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現代精神。正所謂,“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民辦高校教師必須具備強烈的現代人文精神,才能跟上新時代民辦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步伐。民辦高校教師的現代人文精神包括正確的價值觀和敬業精神,豐富的人文知識,健康的心理素質,與時代接軌的現代意識、創新精神等。具體說來,民辦高校教師應該真正的“以學生為本”,用高尚的言行關懷、尊重學生,用強大的人格魅力打動、感召學生,用淵博的知識和嫻熟的教學技巧教育、啟迪學生。而重構民辦藝術高校教師人文精神,促進民辦藝術高校教育質量發展,必須從創新思維、培養環境、創新制度等方面著手。(一)更新管理理念,“德才兼善”是選才的“基石”藝術專業大學生人文精神的教育成效取決于教師人文素質的水平高低,這就要求民辦藝術高校應該擁有更多德才兼備的高等藝術教育人才。民辦藝術高校首先應樹立“以德興?!钡墓芾砝砟?,完善人才招聘的準入機制,在選擇人才方面把好關口,聘用教師不僅僅要考量其專業水平,而應把道德素質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其次,在教學管理中把道德品質作為考核評價中的重要項目,鼓勵教師朝著德藝雙馨的目標發展,改變傳統的專業技能好的教師就“一好百好”的觀念誤區。(二)提高人文素質,培訓、養成是“充電器”“師者,人之模范也?!泵褶k藝術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和人文素質決定著其教育對象———藝術類大學生未來的人格完善和學業成就。民辦藝術高校應該針對教師的實際,把培養和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和人文素質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多途徑開展職業道德和人文素質教育工作。首先,民辦藝術院??梢耘e辦培訓班,對教師進行人文素質和師德培訓,組織學習模范教師的先進經驗。其次,隨著激烈的競爭和不斷的分流,廣大教師應該自主學習,不斷“充電”,拓寬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三)培養創新精神,融會貫通、終身學習是“催化劑”民辦藝術高校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于教師的不斷創新求變。因此,民辦藝術高校應該不斷加快教育體制改革的步伐,更新人才選撥模式,聘用更多的具有創新意識和現代意識的藝術專業人才,把新理念和新方法運用于教育教學中,真正培養出與時代接軌的創新型高等藝術人才。創新精神的形成需要民辦藝術高校教師堅持不懈,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創新精神的形成也不是僅憑學校教育就能夠完成的,而是需要一個廣闊的智力背景,那就是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精神。(四)營造濃厚人文氛圍,加強制度建設是“助推器”民辦藝術高校應該結合藝術院校的自身特色,加強管理制度和完善軟硬件配套設施,增加文化品位和藝術內涵,在全院范圍內營造出一種濃厚的人文氛圍,為教師人文精神的構建提供必備的平臺。首先,民辦藝術高校應該給予教師充分的尊重和關懷。長期以來,民辦高校與教師之間的“企業”與“打工者”的關系使教師的職業榮譽感淡化。因此,民辦高校應該真正的關心每位教師的情感、心理,未來的發展和幸福,增強教師對學院的認同感,激發他們的教育激情,釋放他們的生命活力與創新意識,增強他們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自豪感;民辦高校應該加強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引導教師學會對常見心理困惑進行調試,增強教師的職業適應能力等。其次,民辦藝術高校普遍存在的教師薪酬結構不合理、工資待遇偏低的問題也使民辦高校教師容易在心理上產生失落感,從而喪失工作的積極性。要想使教師真正產生“愛校興?!钡氖姑校嬲\地關心學校的前途命運、建設發展,薪酬待遇、身份地位與公辦學校接軌無疑是一劑良藥。

總之,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民辦藝術高校教師人文精神的失落已經成為制約民辦高等藝術教育創新求變、良性發展的瓶頸。因此,民辦藝術高校教師應該不斷加強專業知識和文化底蘊,不斷修煉自身的道德素質和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