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教師教學基本能力的提高與發展路徑

時間:2022-03-18 03:28:51

導語:高職院校教師教學基本能力的提高與發展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院校教師教學基本能力的提高與發展路徑

摘要:高職院校教學具有專業性與一定難度性,教師教學基本能力包括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兩個方面.目前教學基本能力的提高存在瓶頸,高職院校要通過意識培養與行動培訓監督等途徑來提高教師的教學基本能力.

關鍵詞:高職院校教師;教學基本能力;提高與發展路徑

目前高職院校教師存在教學能力難以提高的問題.大多數教師忙碌進行教學工作,可是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明顯,對知識的運用不靈活.本文進行了教學基本能力存在問題與發展路徑的研究,有利于從根本上提高教師教學的基本能力.

1高職院校教師角色定位與教學基本能力的闡述

1.1高職院校教師角色定位

1.1.1高職院校教師與其他教師的不同

高職院校屬于以技術教學為主要內容的院校,和普通高等教育院校偏重學術教育相比,更偏重技術和實踐能力的教學.此外高職與高專也不同.高職與高專的區別在于,高職教育擁有一套完整的??啤⒈究?、研究生教育體系,而高專只是一個??茖W歷層次.高職院校教學具有一定的技術性和難度性,這要求高職院校的教師不能和普通的教師一樣進行教學.高職院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堅持以培養提高學生的技術能力和實踐能力為目標,以理論為指導,側重實踐進行教學.

1.1.2高職院校教師崗位職責

高職院校教師要始終堅持敬業理念,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技術運用為目標.能夠獨立進行課前準備、課上教學、課后實踐和期末考核、參與畢業論文答辯考核等工作.課前準備工作包括依照教學大綱,制定教學計劃,具體落實到每一節課的課前計劃和課上所需的實際操作的機器設備準備、檢查工作.課上教學包括對學生進行理論方面的教學、實際操作的演示、與同學進行技術交流、鼓勵學生在課上積極進行實際操作等.課后實踐包括為學生制定實踐課題,并對學生的課題成果給予指導和評價.期末考試和畢業論文答辯考核也要求教師側重實際能力的指導,幫助學生靈活運用技術.

1.2教學基本能力含義闡述

1.2.1教學內容方面

教學內容包括理論課和實踐課.理論課要求教師能夠在課上對專業理論進行完整而清晰的闡述,并以新奇的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進來,主動吸收專業理論,使之能夠完全理解,并有意愿自己課下去搜索相關內容進行深入研究.達到這樣的教學效果,是所有教師所期望的.實踐課要求教師在課前準備好相關實驗材料或設備,并做好檢查工作;課上教師為學生做實驗演示,并將學生分組,鼓勵幾個人一起完成實驗.在實踐過程中,針對學生遇到的問題為學生詳細解答,旨在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1.2.2教學方式方面

高職院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提高學生的實際能力水平的提升,需要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理論,進行實際操作.高職院校教師應具備采用不同教學方式進行教學的能力.例如,利用多媒體創建幻燈片,將課上需要講解的理論進行精華編寫.通過在課上放映,更加清晰地讓學生明白.

2現階段高職院校教師教學基本能力存在問題探討

2.1教學責任意識不夠明確

目前,在高職院校中少數教師們的教學責任意識不明確,甚至可能是對責任故意避而不見.教師們僅僅以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為目標,不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只是在課上對學生進行理論的傳輸,類似“填鴨式”教育,不重點培養學生的主動性,也不關心學生對于理論的吸收成果的好壞.這樣下來,老師的任務是減輕了,但是學生們真正的學習效果不會很好.

2.2教學內容不完整

有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理論教學不認真,沒有嚴格遵守教學大綱,存在理論教學內容不完整不對口的現象.另外,教師們進行教學時不注重知識與實踐、知識與思想、知識與能力的結合.為學生講解了太多知識理論,而讓學生參與實踐的課程太少,不重視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不利于學生水平的提高.比如會計課程,在講解完相關知識后要進行專門的實訓,以實際生活的企業帳務為例,讓學生感受實際帳務操作與課本理論的區別.不重視知識與思想的結合也是不可取的,在講解專業理論的同時要為學生講解相關專業的職業思想和理念.

2.3教學方式存在不足

某些教師教學比較死板,采用“填鴨式”教育方法,單純地為學生灌輸各種專業理論.盡管學生付出辛苦學習了很多理論,在實際工作中不會運用,也只是紙上談兵[1].另外,一些老教師盡管經驗豐富,可是卻難以適應時代帶來的新的技術的變化,老是為學生講一些陳舊的理論,不太會運用新的軟件等幫助教學,不能為社會供應新時代人才.

2.4教師教學能力不足水平不高

高職院校的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學歷、資格、經驗和能力.要求教師具備講師資格,獲得所教的專業職稱中級及以上資格,具有兩年相關專業的工作經驗,還有一些具體能力等.然而在招聘教師時,有些教師因為其他方面原因而不具備一些能力便進入學校參與教學,這樣就影響了學生的實際能力的提升.還有一些剛到學校的教師,教學經驗不足,遇到一些教學問題時,不能找到適當的方法進行處理.與學生互動方面因經驗不夠也可能出現矛盾,這些都是阻礙教學能力提升的原因[2].

2.5學校硬件水平缺陷

許多高職院校成立時間不長,好多實驗室需要建設,實驗設備和材料需要購買,然而學校的經費不足,資金比較緊張,導致短時間內難以建設好齊全的實驗實訓中心.這些硬件水平的缺陷,是學校和學生所共同困擾的難題,是限制學生實踐能力提升的重要原因,需要學校領導想辦法解決.可以通過鼓勵社會人士捐助,政府財政資金撥款,籌集其他資金等方式盡快解決硬件問題.

3高職院校教師教學基本能力提高與發展路徑研究

3.1意識培養與制度建設

3.1.1培養教師“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為目標”進行教學的意識

高職院校堅持以培養技術型人才為目標,那么高職院校的教師也應以“提高實踐能力為目標”進行教學.培養教師這方面的意識尤其重要,意識指導行動.學??梢酝ㄟ^懸掛條幅明示目標,大小會議宣講目標,發放宣傳手冊鞏固目標,開教師講座讓教師講解對目標的理解等多種方法來達到培養教師意識的目的.只有教師從內心意識到要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意識,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從各個方面對比目標進行詮釋和努力.這是提高教學基本能力堅固的思想基礎.

3.1.2制定和完善教學制度,并嚴格以此實行獎懲

高職院校的校領導和校組織應召開組織會議,共同制定和完善教學制度,將思想意識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教師們應將教學制度牢記在心,學校要對教師群體開展定期和不定期制度筆試檢查活動.并根據這些結果,綜合對教師進行評價,嚴格以此實行獎懲,給教師增加一定的壓力,使之能夠為培養技術型人才而盡心付出努力.

3.2專業能力培訓與巡回聽課評比

3.2.1對教師進行專門的技術和能力培訓

針對教師經驗不足和能力不高的問題,學校可以邀請相關專業的技術培訓機構來學校,對教師進行專門的技術培訓.或者為教師推薦培訓機構,提供培訓經費,要求教師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培訓.經過一段時間培訓后,對教師相關能力進行檢查,是否合格達到標準.

3.2.2采用巡回聽課方式激勵教師認真教學

對于教師教學過程是否認真合格,學??梢圆扇∫欢ㄞk法進行監督.例如,進行巡回聽課評比.學校里面可以組織相同或類似專業的教師對其他老師進行聽課,吸收其他老師的優點,指出他們的不足之處.這樣可以相互督促,相互激勵,相關學習,共同進步.另外,由于自尊心的驅使,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會更加努力,更加負責.教師教學能力由此而提高.

3.3提高溝通技巧與創新能力

3.3.1提高教師與學生的溝通技巧

有些教師辛苦教學,可最終的教學成果還是不理想,學生的理論內容沒有吸收,能力還是沒有提高.原因在于教師在課上課下與學生之間關于學習課程的交流太少.教師們應當在課上增加與學生的交流環節,讓學生融入進去,意識到學生本身才是學習的主人.通過交流溝通,教師可以針對學生依然不懂的理論進行詳細講解,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鼓勵學生進行發散性思考,并適時進行指導,師生雙方共同努力解決問題,增強團結合作的精神,讓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更有干勁.

3.3.2提高教師教學方面的創新能力

學生不愿意學習,學習效果不顯著,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教師在課上教學時過于死板,只是簡單的知識的傳播,了無生趣.因此,教師們要針對學生們的興趣所在,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創新課堂教學模式,關鍵在于抓住學生的興趣,發現新奇的事物,并使之與專業知識相結合.例如,針對大多數學生愿意加入團隊分工明確共同解決一個問題的現象,可是教師可以針對一個課題展開小組討論和研究.還有引入新的社會潮流,例如網絡、通信工具、電視劇情等來輔助教學,更有利于吸引學生學習和實踐的興趣[3].

3.4創建良好的科技環境,提高硬件水平

學校的硬件水平始終是影響教學實踐的重要因素.沒有強大而完善的硬件水平,教師也難以空口教學.只要真正的實踐、重復的操作才能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對于實驗器材不完善的學校而言,盡快找到解決辦法是當務之急.學??梢栽谏鐣虾粲踔耸炕仞伾鐣?,回饋教育,為學生的教育事業奉獻愛心.也可以向當地政府明確困難,申請教育資金,獲得財政資金的幫助.良好的科技環境是培養技術型人才的前提.

3.5期末績效考核與工資職稱掛鉤

將工資職稱與教師平時工作的績效相結合,無形中給有進取心的教師增加了不少壓力.然而,有壓力才有動力.壓力的存在激勵著教師們努力工作,教書育人,為培養技術型人才付出努力.

4結語

高職院校教學與普通院校教學不同,更側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技術運用.因此教師們在進行教學時面對的問題很多,依據上述方法對教師進行意識深入、專業培訓、鼓勵創新、制度監督,有利于提升教師教學的基本能力和水平.

作者:王林毅 單位:大連海洋大學

參考文獻:

〔1〕夏洪波.高等職業院校專業教師教育能力的培養和提高[D].杭州師范大學,2010,10(8):54.

〔2〕宋現山.關于高職院校教師教學能力的調查研究—以蘇州地區為例[D].蘇州大學,2010,4(1):465.

〔3〕王鵬.高職院校教師績效考評指標體系研究[D].天津大學,201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