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青年教師教學論文
時間:2022-06-13 09:11:58
導語:小學青年教師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小學青年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以下失范行為:對待不同學生個體有失公允;盲目樹立教師權威,忽視學生主體性;過分注重知識傳授,忽視學生能力養成;班級管理缺乏自信與自主。造成這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原因:教育現實與教育理想的偏離,教育經驗的缺乏,教師自我職業定位的迷失。對此,應該采取以下措施進行改進:樹立正確、理性、持久的教育理念;積累教學經驗,進行教學反思;增強職業自信。
[關鍵詞]小學青年教師;教學失范;行為表現;改進策略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和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背景下,小學青年教師的教學失范行為日益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小學青年教師是小學教師隊伍中的中堅力量,對于發揮小學教師的整體實力、構建有力小學教師團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小學青年教師隊伍的教學失范行為卻屢見不鮮。
一、小學青年教師教學失范行為的表現
(一)對待不同學生個體有失公允。很多人有這樣的認識:不同的社會個體由于其自身性格、氣質等方面的不同差異,會得到人們的區別對待。學生如此,小學青年教師也是如此。在教學過程中,活躍的、積極向上的學生總是能夠得到教師較多的喜愛目光,而內向的、消極不前的學生往往容易被教師忽視。授課初期,小學青年教師往往會盡自己的一切努力和成績或者性格方面表現稍差的學生深入交談,力求找出其內在原因并幫助解決。然而,時間久了,教師可能就會慢慢失去耐心,失去最初的動力與初心,對待不同的學生個體表現得有失公允。首先,課堂表現積極的學生會帶給小學青年教師在教學成就上極大的自信,他們會在小學青年教師教學初期留下深刻的印象,得到教師無限的贊美。而其實后進生或者成績稍差的學生才是青年教師要突破的主要對象。但是,由于青年教師欠缺一定的教學經驗和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后進生成績遲遲得不到改進的情況下,就會對他們區別對待,即所謂的有失公心。這最終導致的后果是,成績好的學生越來越好,成績差的學生越來越差,如此惡性循環。(二)盲目樹立教師權威,忽視學生主體性。小學青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極易盲目在學生中樹立自己的“教師權威”,而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也是小學青年教師教學失范行為的一個重要表現。教師要在學生中樹立自己的教學威信,使學生對自己產生敬畏之心,進而來提升自己的教師形象,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這是一名好教師的正常心理表現,也是一名立志成為優秀教師的小學青年教師的正確的心理活動。然而,現實中,一種急功近利的不良心態卻導致了部分小學青年教師會通過一些不正當、不合理的行為來樹立在學生中的威嚴,如恐嚇、辱罵甚至是體罰學生。這就使得教師自身過分強調自己的主體地位,忽視了學生也是課堂的學習主體這一事實,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種盲目樹立起來的教師權威,只會讓小學生產生畏懼和抵觸等不良情緒,也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未來發展。(三)重知識傳授,輕能力養成。小學青年教師尚處于教師專業發展的初始階段,他們希望得到學校領導們的欣賞、同事們的鼓勵、家長們的肯定以及學生們的喜愛。然而,這一切的目標都要在自己的實際有效的教學中得到體現。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小學青年教師會把自己的備課、上課以及課后反思都做得十分認真,他們迫切地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夠在學生的學習成績中得到盡快驗證。于是,小學青年教師群體就極易出現過分注重知識傳授而輕視學生的能力培養的問題。注重知識傳授本沒有錯,但是程度過重,就會把“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目標湮沒。把學生的智育發展凌駕在德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之上,勢必會使“要求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發生扭曲。過分追求智育發展而忽視學生的能力發展,學生最終很難在社會上立足。(四)班級管理缺乏自信與自主。部分小學青年教師在自己的班級管理中缺乏自信與自主。小學青年教師尤其是青年班主任尚處于班級管理的初期,可能會對班級管理的常規活動了如指掌。但是,我們也不難發現,每一位青年教師的班級管理辦法及班級管理設施基本大同小異,他們缺乏大膽改進班級常規教學活動的勇氣和自信,同時也缺乏自主設計班級管理活動的熱情與特色,缺少新意。這也是小學青年教師教學失范行為的表現之一。青年教師要帶給學生以及周圍的同事全新的力量,要像一股清流一樣帶給大家不一樣的體驗和感受。而缺乏自信與自主的班級管理勢必需要改進。
二、小學青年教師教學失范行為的原因分析
(一)教育現實與教育理想的偏離。小學青年教師走上教師工作崗位的時間不長。教學伊始,青年教師們滿載著自己對于小學教育事業的熱忱和憧憬,帶著囑托與希望,心懷著遠大的教育理想來到孕育祖國希望的地方,胸有成竹。然而,走上工作崗位之后,現實的教育似乎與自己最初的理想相去甚遠。實際教學工作強度大、工作受到約束和控制、人際關系復雜、班級管理困難等近乎“殘酷”的教育現實與自己初出茅廬時“天真”的教育幻想大相徑庭。青年教師在學校里學到的教育理論知識也很難實際運用到教學中,在教學時遇到的諸多困難,這就無情地摧殘了當初的教育理想。教育現實與教育理想之間的偏離在不經意間催生了小學青年教師的種種教學失范行為,亟待得到解決。(二)教學經驗缺乏。相比于經驗型教師和專家型教師,小學青年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教學閱歷在一定程度上還比較欠缺。小學青年教師實際講課的鍛煉機會相對較少,班級管理等實戰經驗也略有不足。另外,有些小學青年教師在班級管理中缺乏自信與自主精神,也是其教學經驗不足的表現。也許小學青年教師的心目中已經有了一些新奇又大膽的想法與創意,但是由于在教學中把握不好分寸,最終也就人云亦云、千篇一律了。大膽的突破和創新需要理論與理性的支撐,同樣也需要富足的經驗。(三)教師自我職業定位迷失。教師自我職業定位是教師終身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教師對自己的職業進行精心規劃和設計后,進而不斷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實現教師的專業價值的過程。但是,很多小學青年教師在逐漸實現理想的道路上,由于職業發展中的種種障礙,往往會迷失自己的職業定位。這種職業定位實則沒有對錯之分,但是青年教師如果在還沒有經過刻苦、深入的訓練后,就盲目地“改行”,似乎是對學生及自己不負責任。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這種迷茫的心理正在給小學青年教師的教學失范行為帶來深重的影響,也是其教學失范行為產生的主要原因。
三、小學青年教師教學失范行為的改進策略
(一)樹立正確、理性、持久的教育理念。首先,小學青年教師要樹立正確、理性并且持久的教育教學觀念,摒棄原來因為“殘酷”的教學現實就要“另謀出路”或者以極端的方法樹立教師權威等不理性的想法。正確、理性的教育觀念能夠一直支撐著教師堅持自己的“教師夢”,持之以恒、永不退縮,直到自己成長為一名出色的教師。有了這樣的教育理念,教師就不會因為成長路途中出現的各種困難就畏縮不前,更不會由于自身經驗的缺乏等原因就做出有失教師職業道德的事情。因此,小學青年教師要時刻以正確、理性和持久的教育理念來支撐和引領自己。只要自己秉持的教育理念是正確的,那么小學青年教師就離一名真正成功的教師不遠了。(二)積累教學經驗,堅持教學反思。教學經驗是在長期重復地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積累起來的。但是,長期重復地進行教學活動并不一定能夠積累出教學經驗,這需要小學青年教師真正有所感、有所悟,在所感與所悟中貫穿自己的教學熱情,并堅持教學反思。小學青年教師積累教學經驗的方式也可以是多樣化的,除了自己平時的常規課程以外,還可以觀摩優秀教師的優秀示范課,可以多向有經驗、能力強的教師學習,借鑒其教學的成功之處,并靈活地運用到自己的實際教學中。另外,青年教師要堅持做好教學反思,這是解決小學青年教師教學失范行為問題的關鍵之處。無論是講課的成功點還是失敗點,都應該呈現在自己的教學反思中,警醒自己更好地學習和進步。(三)增強職業自信。小學青年教師的最佳時代風貌和精神狀態就是自信,尤其是職業自信。增強教師職業自信,小學青年教師就能夠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教育教學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職業優勢和朝氣,把一股時代的熱情引入現代教育。增強小學青年教師職業自信,學校領導和周圍的同事要給予其激勵和機會。首先,校領導要明確,年輕教師是夸出來的,而不是逼出來的。領導要經常給予青年教師物質或者精神獎勵,對于他們的點滴進步和成長給予褒獎。這會給小學青年教師帶去無限的自信和激情。其次,周圍同事的鼓勵和幫助更能夠使小學青年教師體會到團隊合作的溫情,也就越發地能夠激起自己的教學自信心。當然,小學青年教師自我的努力鉆研并從中獲得教學成就感,更是其增強職業自信的有力推動武器。
參考文獻:
[1]肖美艷.我國中小學教師教學行為失范問題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06.
[2]趙福瓊.淺論教師職業道德[J].法治與社會,2008(8).
[3]楊金國,薛艷格.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失范行為透析及控制對策[J].保定師范??茖W校學報,2005(1).
[4]高小然.教師職業意義:基于教師行為失范的反思[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
作者:費招娣 孔祥雪 單位: 1.吉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2.長春市長春新區北湖明達學校
- 上一篇:高校教師教學能力挑戰與策略
- 下一篇:教師教學機智生成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