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黨委教師運作與功能定位
時間:2022-07-19 11:18:17
導語:高校黨委教師運作與功能定位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高校黨委組織機構的設置中,一般設置黨委學生工作部與研究生工作部,分別負責本科生與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多年來沒有一個明確的專門黨委職能部門負責。黨委教師工作部的設置是完善高校黨的領導體制與工作機制的重要部署,是牢牢掌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與話語權的必然舉措,有利于實現“大思政”體系中“雙主體”育人環路的有效聯通。(一)完善高校黨的領導體制與工作機制。加強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的根本保證。加強黨的建設是高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邏輯起點,也是開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靈魂與根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建設的重要抓手,是黨領導高校工作的具體體現。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全面貫徹黨委對學校工作的領導,切實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落到實處,切實履行“三大主體責任”,牢牢把握黨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導權,抓好政治領導和思想領導,進一步優化完善黨的領導體制與工作機制,保證黨的領導在高校辦學過程中全面發揮作用。高校黨的領導體制指黨的領導機構設置、隸屬關系和權限劃分的規范和程序,是黨的組織系統的核心;高校黨的工作機制是指在黨委統一領導下,黨委職能部門責任明晰、協同配合,各院系單位黨組織負責實施,教職工黨支部和學生黨支部具體落實的工作格局。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角度來說,黨委教師工作部在高校黨委組織機構中處于不可替代的位置,肩負著縱向承上啟下、橫向統籌協調的工作使命,肩負著高校教師思想引領與管理服務的職責,是完善高校黨的領導體制與工作機制的重要環節。(二)牢牢掌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與話語權。我國高校是黨全面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既是意識形態的戰略要地,也是工作上的前沿陣地,承載著學習、研究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歷史使命。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具體來說就是黨委領導下的黨政機構為維護國家根本利益和黨的領導,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所倡導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為主要內容,通過設立意識形態工作部門、建設意識形態工作隊伍、設定意識形態工作機制,對高校意識形態領域進行教育、引導、規范的權力。隨著改革開放的全面深入推進,高校師生的價值觀念、思想意識以及生活學習方式等都發生了深刻變化,這對做好高校意識形態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從牢牢把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與話語權,加強教師教育與引導的角度來看,高校教師既是意識形態工作的踐行者、引領者、傳播者,同時也是高校意識形態教育管理的重要工作對象。當前,部分青年教師意識形態觀念淡薄,對西方意識形態的滲透辨別不清;在青年教師教學管理、職稱晉升、出國遴選等發展培養工作中存在重業務素質輕思想政治素質與言論紀律的傾向。設置黨委教師工作部是進一步建立健全高校教師意識形態管理機制的實踐訴求,是牢牢掌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與話語權的必然舉措。(三)構建“雙主體”大思政工作格局。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盵3]一方面,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專業教師的育德意識與育德能力亟待提升。高校教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者、實踐者和傳播者,肩負著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使命。高校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堅持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培養模式,最終達到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育人的工作效應。在此過程中,提升以育德意識與育德能力為核心的教師綜合素質成為關鍵環節。另一方面,要延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頻譜與廣度,構建“雙主體”、“大思政”育人環路。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職能與內容分布在黨委宣傳部、黨委組織部、人事處、科研處、教務處等部門,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沒有明確的職能部門負責統籌協調,尚未形成科學合理的工作體系。黨委教師工作部的設置進一步豐富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體系,擴展了思想政治工作格局。黨委教師工作部的職能發揮將有助于實現教師與學生這兩個“大思政”主體因素間的良性互動,進而實現“大思政”模式構建進程中育人環路的有效聯通。
二、高校黨委教師工作部的運行機理與功能定位
長期以來,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運行機制不順暢、職責不明晰,成為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薄弱環節?!岸脊埽疾还堋钡木琵堉嗡F象導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弱化、邊緣化,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運行機制與工作職責亟待理順。黨委教師工作部的設置是全面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層面創新,也是實踐創新。(一)運行機理。設置黨委教師工作部是健全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運行機制的關鍵環節。黨委教師工作部的工作目標與運行機理蘊含在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機制之內。黨委教師工作部在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工作目標主要指向兩個方面:一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做好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馬克思主義理論是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遵循與行動指南,做好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堅決做到“四個堅持不懈”的工作要求,即“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不懈促進高校和諧穩定,堅持不懈培育優良校風和學風”。[4]二是強化師德師風建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高素質教師隊伍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基礎與前提,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的內在要求和必要條件。因此,要將師德師風建設貫穿在學校辦學的全過程、各環節,引導教師自覺踐行“四個相統一”,即“教書和育人相統一、言傳和身教相統一、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相統一”,[5]更好地擔負起學生全面發展的指導者和引路人的使命與責任。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機制是高校黨的領導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機構設置、職責劃分、工作制度、方式方法的總和。從制度層面來說,主要是對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校級領導機構和工作職能機構作出科學合理設置安排,對其工作職責與任務進行科學厘定;從操作層面來看,主要是進一步優化完善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運行機制,從工作方式與工作路徑上作出合理設計。按照高校的領導體制要求,結合當前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實際運行圖景,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應實行“黨委統一領導,校長負責——專門部門負責統籌協調,各職能部門協同配合——院系黨組織(行政)具體實施——教師黨支部落實”的運行機制。這一運行機制主要由四級要素構成,即高校黨委、黨委教師工作部、二級院系黨組織以及教師黨支部。學校黨委和行政領導在教師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關系是黨委負責全面領導,校長對學校黨委負責;黨委教師工作部作為專職教師思想政治工作責任部門,對學校黨委和校長負責,同時作為專門職能部門,負有統籌抓總、協調推進職責;院系黨組織和行政具體實施,對學校黨委和行政(校長)負責,院系在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體地位必須進一步加強,明確二級院系在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職責與任務,教師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體工作必須由院系組織落實;教師黨支部對學院黨組織負責,切實做好黨員教師的引導教育與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體制與機制,明確各級單位的職責與任務,尤其是注重位于“中場樞紐”的黨委教師工作部的職能發揮,是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運行機制的關鍵環節,在工作過程中要堅持統籌協調與具體實施相結合、實踐創新與理論發展相結合、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的原則。(二)功能定位。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處于弱化、邊緣化的狀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職能分散在各個部門,缺少專職部門統籌規劃、協調推動。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現實狀況迫切需要盡快明確黨委教師工作部的功能定位,保證黨的教育方針、根本任務有效落實??傮w來看,黨委教師工作部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幾方面: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是核心功能,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是基礎功能,教師管理服務工作是輔助功能。1.核心功能: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是黨委教師工作部的核心功能,更是時代賦予的使命與擔當。首先,教師的政治理論素養培育是根本任務。政治上的堅定源于理論上的清醒,只有具備較高的政治理論素養才能在復雜多變的形勢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保證正確的方向,提高政治辨別力。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進一步增強教師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確保高等教育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勝利前進。結合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結合黨和國家重大政策的出臺,開展內容生動鮮活、形式豐富多樣的形勢與政策教育,幫助教師準確了解中國國情、正確把握國內外形勢。健全教師政治理論學習常態化制度,堅持運用輔導報告、主題研討、座談交流、考察學習、實踐感悟等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和方法,借助新媒體開設信息化網絡學習平臺陣地,進一步增強理論學習的趣味性、互動性、吸引力與感染力。建立教師的思想動態滾動調查分析研判制度,及時準確把握教師的思想動態和學習需求,不斷提高政治理論學習的實效性。其次,教師基層黨組織建設是重要內容。新時代高校教師黨建工作必須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以調動全體教師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著力點。高校教師黨支部建設是高校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到每一位教師黨員的戰斗堡壘,是黨團結和聯系教師的橋梁紐帶,是黨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基礎保障。要牢固樹立黨的一切工作到基層支部的鮮明政治導向,把教師黨支部建設作為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充分發揮教師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始終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嚴把教師入口關,重視從青年教師中發展黨員,重視在學術帶頭人、科研骨干、海外留學歸國人員中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加強黨員教師日常教育管理,從嚴規范黨內組織生活與黨內政治生活,建立健全黨內對教師的關懷、幫扶、激勵與引領機制。2.基礎功能:師德師風建設工作。師德師風建設是黨委教師工作部的基礎功能。一方面,要強化教師職業操守與職業道德教育。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決定著學校育人的價值方向與人才培養的工作成效。要組織開展《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學習宣傳活動,把學習師德規范作為新教師任職培訓和在職教師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進一步增強教師崗前培訓、在職培訓中師德師風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激發廣大教師樹立崇高職業理想,嚴守政治規矩、教學紀律和學術規范,切實肩負起教書育人的崇高使命與光榮職責。明確“學術研究無禁區、課堂講授有紀律”,杜絕一切有損黨和國家利益以及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言行。組織開展教書育人楷模、師德標兵和教學名師等評選活動,營造風清氣正的教學科研環境,激勵廣大教師敬業愛生、志存高遠,以高尚的師德師風、嚴謹的治學風范教育感染學生。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要建立健全以宣傳教育、示范引領、實踐養成相統一,政策保障、制度規范、獎懲考核、紀律約束相銜接的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引導教師崇尚學術、為人師表,自尊自律自強,做學生敬仰愛戴的品行之師。要建立健全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機構,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過程教育管理,制定師德師風建設學習宣傳計劃,創新師德師風培訓形式與培訓機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師德師風考核評價機制,建立健全師德建設年度評議、督導、師德狀況調研、師德重大問題報告制度和師德輿情快速反應機制,構建學生、教師、學校和社會多方參與的師德監督和評價體系,對在職教師進行全面考核,堅決執行師德失范的“一票否決制”,營造以德立身、立德樹人的良好育人環境。3.輔助功能:教師服務管理工作。高校應該遵循教育規律和教師成長發展規律,轉變傳統的教師管理觀念,從管理轉變為管理、服務、支持和引導相結合,科學構建教師發展咨詢服務體系,做好教師的成長發展平臺搭建、職業發展咨詢、心理健康咨詢等服務管理工作,這也是黨委教師工作部的輔助功能。一是提供職業發展、心理健康等咨詢服務。加強教師職業發展與心理健康咨詢工作,幫助教師更好地舒緩工作壓力、克服職業倦怠,明確職業定位與發展方向,提高教師的自我調適能力。建立健全教師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建立完善教師人文關懷、心理疏導機制和心理援助系統,組織開展各類文化交流活動,為教師提供情感支撐和心理支持,引導教師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態,安心、熱心、舒心從教。二是關心教師實際困難,搭建教師成長發展平臺。建立領導干部聯系青年教師制度,及時了解、掌握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上面臨的現實問題,幫助青年教師、海外留學歸國教師解決生活住房、子女教育等實際問題,為他們提供學習深造、掛職鍛煉、崗位交流等機會,在工資職級待遇、職稱評聘等方面創造條件,增強教師的歸屬感獲得感。建立健全青年教師導師制度,推行資深骨干教師與青年教師“結對子”、“傳幫帶”等有針對性的幫扶活動,注重對青年教師教學能力與科研項目申報等方面的具體指導,使他們開心生活、安心教學、專心科研。教師的服務管理工作必須以教師發展為中心,切實解決教師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不斷創新方式方法,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與工作規范才能引導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6]
參考文獻:
[1][3][4][5][6]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2]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7-02-28.
作者:萬金城 單位: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 上一篇:林業技術管理創新工作探討
- 下一篇:土地儲備資金會計核算探討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