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教師的語言美

時間:2022-05-27 03:42:37

導語:淺談教師的語言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教師的語言美

摘要:語言是教學思想的直接體現,良好的語言藝術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教師自身修養的提高而錘煉的。作為教師的語言藝術要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化平淡為神奇。

關鍵詞:語言;規范;科學;針對;鼓勵;教育

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的過程。要讓學生積極思維起來時刻處于高度重視的程度,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因此教師語言藝術是至關重要的。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師的語言修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闭Z言是教學思想的直接體現,良好的語言藝術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教師自身修養的提高而錘煉的。作為教師的語言藝術要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化平淡為神奇。語言的主要表現形式是以語言為信號的口語,以文字為信號的書寫語,以眼神、手勢、身姿為信號的態勢語等。

下面就教師的語言藝術談些個人的認識:

一、教師語言必須具有規范性。

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塑造學生形象的主要工具是語言,而教師語言必須規范。講普通話,用規范詞。古人有過:“言為心聲”,“心慧則言秀”的說法?!靶幕邸本褪沁@才能到發音用詞節奏語調準確,才能把教師的聲表達出來。

二、教師語言必須具有科學性。

教師課堂用語不同于平時的閑談,必須具有科學性。例如:符號“0”在數學、語文、音樂、化學中所表示的概念不同,含糊不得。講授不同的學科就要使用不同學科規定的術語、概念。比如不能用“錢”代替經濟當中的“貨幣”??茖W的語言來自深厚的基本功。既不是珍珠型的,盡管顆顆閃光,但缺一條主線貫穿,也不是雕梁化棟,精細絕妙,只靠幾根木柱支撐,而應當是金字塔型的,有雄厚的基礎,有嚴密的結構,有突出的尖端。有這樣的語言功底才能在課堂講授上游刃有余,運用自如,把教師要傳授的知識表達得完美無缺,學生也學得輕松,理解得透徹。

三、教師語言要有針對性。

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正是說教師的語言要有針對性。個教學班是由不同家庭生活環境教育出來的學生組成的,因此性格各不相同。有自尊心強的,有自尊心差的,有性格外向的,有性格內向的;有膽子大的,有膽子小的,有驕傲的,有謙虛的等。教師就要針對學生特點進行教育次聽課時,一位教師提問了個膽子小的同學,他借口沒準備好。”這位教師及時引導說:“在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敢于回答是自信,在沒準備好的情況下敢于發言是種偉大;在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回答的不理想是可以理解的,在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如果回答很精彩是難能可貴的。”經過教師的引導,這位學生回答了問題,而且回答得很好,受到了教師的表揚。如果這位教師不去引導,只是讓他坐下的話,那么這位學生以后就更沒有勇氣回答問題了。

四、教師的語言要具有鼓勵性。

鼓勵是當教師的最好的辦法。有些教師則是以冷硬”、“辣”的語言,結果適得其反,傳授知識忌用“笨”、“傻”之類的埋怨,啟發誘導時忌用“呆”、“笨”之類的挖苦;指責驕傲時忌用“真行”、“真了不起”的冷嘲;批評錯誤時忌用“沒治了”、“看透了”等詞。教師的語言應當是雪中炭、三春雨、六月風,做到潤物細無聲。

五、教師語言要具有教育性。

教書與育人是不可分割的,而教師在引導、點撥時要注

意寓教育于其中。每個學科都有其思想性在其中,語文課對山河的描寫對英雄人物的贊美;數學學科嚴密的邏輯,數學家的治學態度,都是我們教育學生的好素材,就連平時學生說話的每個字也要注意引導。如教師教小學生用“打”組詞,一位學生回答說“打人”的“打”,這位教師立即說是“不打人”的“打”,少先隊員怎么能打人呢?這一引導具有很好的教育意義。

因此,教師要變研究語言為學習語言。學生學習實踐證

明,語言能力很重要,要在平時讓學生去感受語言、領悟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而這些又離不開教師語言藝術的引導和熏陶。因為我們知道感受語言是學習語言的前提;領悟語言是學習語言的關鍵:積累語言是學習語言的基礎;運用語言是學習語言的目的。

作者:武云霞 單位:甘肅省甘南州合作市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