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概論雙語教學方法探討

時間:2022-05-23 09:56:32

導語:藝術概論雙語教學方法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藝術概論雙語教學方法探討

一、引言

藝術概論”課程旨在培養掌握全面的藝術常識,有較高的藝術修養和人文素質的學生?!八囆g概論”課程雙語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系統掌握藝術學知識的前提下,具備自主查閱藝術設計類英文文獻,以及用英語進行學術交流的能力。因為藝術學學科知識在不斷發展,學生們個性多樣,所以“藝術概論”課程雙語教學的方法需要長期地探索和實踐。

二、“藝術概論”雙語教學實踐

針對藝術與設計學院的學生們畢業后,多從事視覺藝術類工作的特點,本校的“藝術概論”雙語教學課程,選用美國學者帕特里克•弗蘭克(PatrickFrank)主編的《藝術形式:視覺藝術導論(Prebles'artforms:anintroductiontothevisualarts)》①作為英文教材,輔以李世葵編著、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藝術導論》作為中文教材[1]。經過兩年的藝術概論雙語教學實踐,本校教師努力在傳授藝術學知識和培養專業英語能力之間尋找結合點,激發學生對藝術學的興趣,讓學生在掌握藝術理論的同時,記住專業英語詞匯和英語表達方式。1.培養學生對藝術學理論的興趣“藝術概論”課程的課堂教學應該做到如下幾點,才能激發學生對藝術學理論學習的興趣。(1)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來傳授豐富的知識。教師除了講解以外,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和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展示豐富多彩的教學素材,包括文字、摘要、圖片、影片,等等。教師還可以在講授教材內容的前提下,結合課外閱讀材料,適度發揮和展開,來擴大學生視野。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來教學,可以節省學生掌握知識的時間。教師將一些重要的藝術學知識點制作成直觀、形象的動畫,學生通過看圖片和文字說明,聽英語解說,很容易就理解了藝術學理論知識,從而保證課堂信息量不會因為要花時間解說英語而減少[2]。(2)聯系藝術創作和欣賞過程,讓藝術學理論幫助學生解決現實問題。例如,講授“藝術的本質”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反思當代中國的新媒體藝術家與中國古代著名畫家所持的藝術本質觀,然后引導學生得出結論:藝術家對藝術本質的看法,決定了他們的創作思路和表現手法,從而創作出不同的藝術形式。(3)突出學生的主體性。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來啟發學生,開拓學生的學習思路。例如,讓每位學生自己選擇一個感興趣的藝術問題或者藝術作品與藝術現象,收集相關資料,制作成PPT并在課堂上講解,教師組織同學們針對演講內容進行討論。又如,提出一些藝術問題,讓學生自主發言,讓學生相互評價。這些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成為思考的主體和教材的體驗者,由被動接受知識變成主動探索知識、發現知識和創造知識。2.運用激勵機制激發和維持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運用恰當的激勵方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改變學生學習的行為。激發并且維持學生對“藝術概論”課程的學習熱情,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激勵方法。(1)目標激勵法。明確教學目標,激發學生實現目標的興趣與信念。每一節課都告訴學生這次課的教學目標是什么,讓學生明確學習重點。在首次給學生授課的時候,播放一些往屆優秀學生學習“藝術概論”課程的英語演講錄像,告訴他們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認真學習,也可以達到用專業英語流利發言和演講的水平,激發學生取得成功的野心。(2)情境激勵法?!八囆g概論”課程雙語教學不是把知識強塞給學生,重點是在于引導、啟迪和誘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激發學生對藝術學知識和專業英語的學習熱情。因此,教師要多為學生創造語言交際情境,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例如,結合教學內容,教師適當準備一些實物、照片、錄像,并通過聽說讀寫、提問、唱歌、講故事、做游戲等方式,營造出特定的交際情景,讓學生置身于生動活潑的英語交流氣氛中。情景教學方法可以加深學生對藝術學英語詞匯的印象,獲得用英語交流想法的成功感,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具體的教學手段很多,例如,教師可以圍繞所學的藝術知識,根據藝術史和藝術家傳記,編成有趣的英語故事,先讓同學們閱讀,再通過問答練習促進學生思考和記憶?;蛘咦寣W生扮演成自己仰慕的藝術家或者設計師,先用漢語陳述其藝術流派的創作理念,最后用一句英語概括。或者由教師提出一個藝術學話題和正反觀點,讓學生組隊自由辯論。另外,師生還可以在課外開設藝術學專業英語角,等等。(3)贊美激勵法。獎勵是一種正強化,通過適當的表揚和肯定,來鼓勵學生繼續做某事和采取某種行為。獎勵的手法多樣,包括口頭贊美、集體鼓掌等。社會心理學家認為,受人贊揚、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自身的價值,從而變得更有活力。學生渴望被贊揚,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多鼓勵和贊揚用英文發言的學生,這樣做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使學生有努力學習的動力[3]。舉辦一次“藝術學知識英語搶答競賽”并給予獎勵,也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3.循序漸進地開展雙語教學“藝術概論”課程雙語教學實踐,要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1)教師在授課內容上,可以精選一些知識點作為切入點。教師可以先雙語講解一些容易理解的章節內容,諸如“藝術的社會功能”、“二戰以后的現代繪畫”,等等。并要求學生背誦常用的專業英文詞組、語句,在學生有了一定的收獲后,再推進學習難一些的章節內容。(2)在教學方法上,先中英文混合授課,隨著學生熟悉了藝術類英語詞匯之后,再增加授課的英文內容,最后實現全英文授課。進行“藝術概論”課程雙語教學的前期,是教師采用英文課件、中文講授的教學方法,對于較為淺顯的內容,如“藝術的娛樂作用”等用英文教學,而重點和難點如“形式與內容的統一”、“藝術典型”等用中文講解。在課程的后期,學習“美術的基礎知識”、“設計藝術的種類及其基礎知識”等內容時,采用英文課件、英文講授的教學方法。4.把英語貫穿到雙語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教師要提前把課堂教學用語的電子文檔發給學生,保證學生在上課的時候,能夠聽懂授課指令。讓學生看圖評論時說:“Lookatthepicturesandreviewit(看圖并且評論之)”;當學生回答得不完善的時候說:“Notquite,cananyonehelphim(不止如此,哪位同學能幫幫他嗎)”;對答不出問題的學生,教師應和顏悅色地說:“Itdoesn'tmatter.Ithinkyouwilldobetternexttime(沒關系,下次你能答得更好)”;等等。教師要多用微笑和肯定的眼神,來鼓勵學生用英文發言和討論問題。每節課要給學生講授20個藝術與設計類英文詞匯;在講解英語語法時,引導學生尋找英漢語種的異同點,把英語句子與相類似的漢語句子進行比較分析,找到表達規則與結構的相似之處,降低專業英語的學習難度;每節課后布置一道英文作業題,要求用英語回答;教師在每個教學單元末為學生提供中、英文學習小結,方便學生對單元知識查漏補缺;試卷中英文考題占30分,英文題型有選擇題、名詞解釋和論述題,要求用英語寫出答案。在考試前,教師將分散在課本各單元中的專業英語知識歸納起來,指導學生系統進行復習,要引導學生學會梳理藝術學基礎知識、抓住重點和難點,多復習主要問題。同時,教師還應介紹考前復習的方法,并提供往屆考題,以便學生熟悉考試的題型和考題的難易度。5.師生互動,及時反饋(1)營造師生交流與合作的互動課堂氛圍。現代教學理論強調教學是由學生、教學資源、教師這三者構成的動態體系,通過人際溝通來傳播信息、溝通情感、交流觀點[4]。因此,要建立一種平等、民主、融洽的新型師生關系,營造教與學之間寬松、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產生的心理氛圍,是促進師生積極互動的前提條件。教師以飽滿的熱情和良好的心態出現在學生面前,有利于創造和諧氣氛,引發師生互動。(2)提倡生生互動以及小組合作。同學之間建立有效的合作、共享、互動和競爭關系,能夠提高效率。因此,教師要讓學生相互監督和檢查任務進展情況,分工合作查閱資料、收集信息和調查研究,相互討論問題并尋找答案,以小組競賽方式來鞏固認知。通過分組學習,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小組活動的形式與內容給出建議,提出具體的要求和實施辦法,使小組成員相互之間能夠進行合作,共享資源和信息,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教師還要做到勤上網上論壇,及時回復學生的帖子。學生在考后要提交學結,反思雙語學習的內容、過程和方法,評價自己的學習結果,提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老師組織學生學結大會,有助于同學們通過積極的相互交流來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3)教師針對學生的反饋,隨機應變,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進度安排。教師應該隨時依據學生狀況來改進教學方法,在課后要認真、細致、及時地批改作業,同時有效地利用學校網絡教學系統、QQ班級群,對學生進行輔導、答疑。由于學生聽英語比聽中文要困難一些,因此在課堂上有一些學生會跟不上教師的授課節奏,對教學會有很多建議。教師可以通過個別談話、全班座談或者問卷調查來分析學生的學習效果,了解學生的困惑,再根據學生的需求來備課,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來更新教學內容和調整教學形式。

三、結語

經過“藝術概論”課程雙語教學培養出來的大學生,將能夠自主獲取英文專業知識和開拓國際視野,從而能夠及時跟蹤國內外最新的藝術設計成果和發展動態,走在學科的前沿。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教師應該認真準備教案、課件及參考資料,優化組合教學內容,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來設計雙語教學授課方式,還要以平等的心態主動親近學生,形成愉悅開放的互動課堂氛圍,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并大膽質疑追問,主動探索藝術學前沿知識。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還要教給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和閱讀技巧,包括運用網絡教學資源的方法,指導學生掌握學習規律,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用正確的方法去努力學習,才能夠實現藝術學理論知識和專業英語交流能力的雙豐收。

作者:李世葵 單位:武漢理工大學

參考文獻

[1]李世葵.藝術導論[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1-331. 

[2]晉建秀,陳艷峰.高校雙語教學現狀與實踐探析[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S2):288-290.

[3]井長勤,豐慧根,劉涌濤,朱武凌.雙語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探索與實踐[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S2):244-245.

[4]黃濟,王策三.現代教育論[M].3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286-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