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方法創新策略
時間:2022-01-14 09:58:29
導語:作文教學方法創新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小學語文作文知識不僅關系到學生的語文成績,而且還關系到其他學科的學習效果。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指導學生采取恰當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本文根據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創新途徑進行深入分析,旨在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創新途徑
語文學科是社會類課程的核心學科,涵蓋的知識較為廣泛,有利于開闊學生視野,使課堂富有人文氣息,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作文教學作為語文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寫作能力以及表達能力提升具有直接的影響。但是目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式相對比較落后,對作文教學重視程度不夠,無法有效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還應加強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創新,使得學生對寫作產生熱情,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寫作,并在不斷寫作訓練過程中,實現小學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提升。
一、加強學生的趣味訓練,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一般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一味地將教材中的理論知識機械地灌輸給學生,以至于形成了枯燥、沉悶的課堂學習氛圍,降低了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熱情。因此,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打破傳統教學方式的束縛,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趣味性[1]。教師就要根據文章的內容,讓學生自主地進行改編或者擴寫,從而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在改編與擴寫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此類趣味性的訓練,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在趣味性練習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充分地挖掘文章資源,擴充教學內容,在鍛煉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例如,在教授五年級下冊“影視片段的觀后感”這一章節時,教師在為學生播放完影片之后,可以讓學生根據影片的內容對故事的情節進行改編。通過趣味性改編,能夠讓學生鞏固所學內容,找到更多的寫作素材。同時教師應積極地鼓勵學生去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尋求更多的寫作靈感。趣味性訓練方式,不僅能夠充分地挖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能夠調動學生寫作的主動性,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
二、拓展學生閱讀面,豐富學生閱讀知識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閱讀到種類較多的文章,如散文、現代詩歌、神話故事、歷史故事、古詩詞、小說、寓言以及童話等,從而讓學生領略到語文閱讀的魅力[2]。拓展學生的閱讀面,不僅能夠使作文變得自然、流暢、思路清晰,而且還能夠讓學生熟練地引用名人名言。因此,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加強對學生寫作能力的訓練,而且還要拓寬學生的閱讀面,讓學生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為日后作文的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拓展學生的閱讀面,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還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寫作能力與閱讀能力。例如,在教學三年級上冊《學校的花》一課時,教師在講解完文章內容之后,可以給學生一段時間,讓學生去觀察校園中都有哪些花,不同花的外貌、特點有哪些等,然后讓學生根據文章的寫作特點,寫一篇關于植物的故事或者習作,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夠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與觀察能力。教師在為學生布置家庭作業時,可以讓學生閱讀關于描寫植物的文章,在拓展學生閱讀面的同時,讓學生去體會文章中清晰的思路與自然的寫作風格。
三、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提高學生觀察能力
由于小學生的心智與思維發育尚不成熟,他們討厭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比較喜歡生動、形象、具體的方式。但傳統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只將教材的內容寫在黑板上,根據文章的內容解釋和復讀一遍。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浪費課堂學習時間,而且還降低了教學的效率?,F階段,先進的科學技術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根據這一特點,結合視頻、圖片等來進行教學,實現教學內容的形象化、具體化與生動化。通過多媒體教學方式,不僅能夠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而且還能夠加深學生對事物的印象。例如,在教學二年級下冊《參觀動物園》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在備課的過程中搜集與文章內容相關的視頻或者圖片,然后運用靈活的多媒體進行教學。每講解一個動物就播放相應的圖片。學生通過多媒體能夠清楚地觀察各種動物的萌態,不僅活躍了作文教學課堂的學習氛圍,還提高了學習興趣,加深了對動物的印象。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可以讓學生以“我最喜歡的動物”為主題寫一篇文章,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寫作能力。同時,教師還應該多搜集一些關于動物的精彩視頻,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出來,在播放時可以配置一些有關動物的音樂,讓學生更加形象地認識到動物種類。教師利用多媒體來刺激學生的感官,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整體水平與質量。
四、結合學生實際生活,引導學生積累素材
語文源于生活,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小學生的作文缺乏新意的主要原因是寫作素材積累的不夠。傳統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根據教材上的題目來組織學生進行寫作練習,這種教學方式極大地約束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因此,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教材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這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有效的途徑之一。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認識到作文學習的重要性,讓學生把作文當作記錄自己生活的一種方式,是對過去生活的一種回憶與緬懷,而不是把作文當作一項負擔、作業以及任務,讓學生充分地了解并把握日常生活與素材聯系的契機。例如,在教學一年級下冊《奶奶的白發》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描述一下自己的奶奶或者親人。教師應先描述自己的親人,為學生作出榜樣,然后再讓學生分享一下自己眼里的奶奶是什么樣子的。在分享完之后,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去描述自己最親近的親人的樣子,讓學生學習主動地分享自己與親人之間的故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其中有個學生是這樣描述自己爺爺的:“我的爺爺喜歡下象棋,他每天都會帶著我去樓下的公園里下象棋。記得有一次,好幾個老爺爺非要找我爺爺進行象棋比賽,然后我就看著他們下了好幾盤象棋,都是我爺爺贏了,我的爺爺最厲害?!边@種教學方式能夠將語文作文延伸至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讓學生隨時隨地地運用到語文作文知識。
為了提高學生語文作文的寫作能力與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應創新教學方式、優化教學模式、改革教學觀念,利用先進的教學方式來拓寬學生的閱讀面,豐富學生知識,實現語文作文教學延伸至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提高學生寫作素材積累的目的。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體會到語文作文的魅力,而且還能夠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整體質量與效果。
[參考文獻]
[1]鄭穎.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09):87.
[2]王連華.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幾點體會[J].學周刊,2013(20):183.
作者:李秀琴 單位:寧夏中衛市中寧縣第六小學
- 上一篇:高校思政課教學方法創新策略
- 下一篇:機電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