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導入式教學法在腫瘤學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2-14 02:45:42

導語:病例導入式教學法在腫瘤學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病例導入式教學法在腫瘤學教學的應用

【摘要】結合留學生的特點和腫瘤學的學科特點,探討病例導入式教學法在留學生腫瘤學教學中的應用。在教學工作中,選擇臨床業務和英語能力強的教師,根據病例撰寫教案,制定詳細教學計劃,結合以問題為基礎的病例導入式教學的教學法。同時注重留學生臨床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引入病例導入式教學法,留學生對腫瘤學的學習興趣有了提高,同時也提升了授課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英語能力。

【關鍵詞】病例導入式教學法;腫瘤學;留學生;教學方法

近年來我國醫學留學生數量增長迅速,留學生教學已經成為醫學院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改進醫學留學生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已成為高校教師經常思考的問題[1-2]。腫瘤學是一門重要的臨床學科,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而傳統教學理念中以“教”為主,以“學”為輔,這種方式不適用于現行的留學生腫瘤教學的實際情況。因此,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在留學生腫瘤學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病例導入式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式,將有典型意義及重點基礎理論的教學案例在課堂上展示,從而啟發學生對案例進行閱讀、分析及討論,從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這種以引入真實病例為中心的一種教學方法就是病例導入式教學法[3]。病例導入式教學法在我國高校教育教學中已得到了較多的應用,在文科、理工及綜合院校均有開展,國內的醫學院校近年來也開始探討這一教學方式[4-5]。針對留學生的特點,結合了腫瘤學教學的實際情況,探討這一教學方法在留學生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和前景,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并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現將教學實踐體會總結如下。

一、留學生的特點

留學生存在語言交流障礙,大部分學生需要教師的協助才能完成醫患之間的溝通,從而進一步獲得相關知識,來完成學習任務。另外,留學生由于其文化背景原因,通常課堂氣氛很活躍,反應積極并且發言踴躍,他們大多樂于接受互動性較強的教學方式[6-7]。而我國的傳統教學模式是以“教”為主以“學”為輔,更注重教師“教”的過程,教師在完成課程任務后與學生的交流較少。正是由于這種文化背景與我國的傳統教育模式存在差異,已有的教學方法不適用于留學生腫瘤教學的實際情況,影響了目前醫學留學生教學的質量。

二、腫瘤學教學的課程特點及教學現狀

腫瘤學是一門重要的臨床學科,包含了理論課和實踐課兩部分。腫瘤學的理論課程,包涵了腫瘤學教學的理論內容,是留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方式;而腫瘤學的見習課程,是在理論課程的基礎上擴展到實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建立臨床思維非常重要。傳統教學方式是以“教”為主,導致教師與留學生在課程進行過程中交流較少,部分教師的課堂教學過程僅充當了朗讀課件的角色,導致留學生學習效果差。所以原有的教學方式不適用于當下留學生腫瘤教學的實際情況。

三、病例導入式教學法在腫瘤學教學中的目標、特點及實施步驟

1.病例導入式教學法的目標。第一,病例導入法教學是根據問題學習法的原理設計的一種教學方法,是以病例為先導,把問題貫穿在教學過程。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這種教學法能有效調動留學生的興趣,從而實現師生良好互動。這種教學方法實現了“教”“學”并重,在教學過程中形成良性循環。第二,通過真實、直觀病患的例子來解釋抽象、復雜的腫瘤學知識,可以有效的調動留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由于留學生思維活躍的特點,在“教”“學”并重的前提下,由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可以更好地達到教學效果。第三,在病例導入法教學過程中,病例導入法還能培養留學生的臨床技能,初步建立其臨床思維。在腫瘤學這種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學科中,如果僅根據教材知識進行講解遠遠不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難以建立完整的臨床思維。而在病例導入法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對病患進行初步的臨床診斷和臨床鑒別診斷,并根據診斷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療措施,有助于培養學生較為完整的臨床思維,同時也可以提高留學生的臨床技能。2.病例導入式教學法的特點。第一,病例導入式教學法圍繞病例設計教學問題。教師以教學目標為基礎,病例中覆蓋知識點,鼓勵學生發表意見,形成師生有效互動。第二,病例導入式教學法是“教”“學”并重的教學方式。傳統教學方式是教師占主體的教學方式;目前常見的PBL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教學思維過程相對發散。在留學生教學中我們發現,留學生大多數思維活躍、自學能力較強,但也存在紀律性相對差的問題[8]。所以,在教學中由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又能有效的引導學生學習方向的“教”“學”并重的教學方式———病例導入式教學法,能更好地達到教學效果。3.實施教學的過程中的具體步驟。第一,教學設計。首先教師選擇合理的病例。病例選擇要相對典型,同時要注意患者要有較好的依從性,在教學前征得患者同意,能夠配合問診和檢查。其次,教師完成教案,提出問題。教師根據本節課教學目標和內容,將相關的問題設計在病例中,將基礎知識與臨床時間融合貫通,以便留學生有效地掌握知識點。比如,一例乳腺癌術后的患者,在腫瘤科接受化療治療。該病例可以設計如下的問題:患者有無腫瘤家族史、診斷分期、化療前還需進行哪些檢查、預后等。教師要注意問題的難易程度適合留學生的學習層次。第二,見習課的學習。見習課前:教師在見習課前數天,布置留學生對腫瘤知識的預習。見習授課前,任課老師提出相關預習問題,要求學生進行預習教材或參閱相關文獻。在見習課上:病例導入,見習課上教師帶學生查看患者,了解病史、觀察體征、查詢輔助檢查資料等,然后提出問題。由于留學生與患者之間存在語言交流障礙,所以需要教師幫助翻譯,以便順利與患者溝通等。病例討論:學生們分成2-3人一組對問題初步分析和討論,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對于病例的思考,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給予準確、專業的答復。教師小結:在病例討論后,由教師總結病例,講解本節見習課所需掌握的知識點。第三,理論課。理論課堂講授:教師將見習課講解的病例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給學生,圍繞著病例展開課堂內容。理論課堂討論:課堂討論可采用問答或分組討論的方式,教師要及時引導思考、鼓勵提出問題,形成師生有效互動。理論課總結:教師最后進行本節課程內容的總結分析,增強留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四、病例導入式教學法實施的注意事項

1.教學設計是病例導入式教學法的關鍵點。病例導入法的三個步驟:病例導入,而后病例討論,再進行總結歸納。對導入病例選擇是關鍵,教學設計中要選擇合適病例,因為留學生尚未接觸臨床工作,其掌握的臨床知識不足,所以病例選擇要典型、簡單,可以明確診斷,適當處理。2.教師是病例導入式教學法的核心。第一,教師的英語及教學水平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的高低。教師必須熟悉課程及專業知識,有良好的英語表達能力及較高的授課水平,對學生提出的有關問題可以流利解答。第二,教師具備良好的組織能力,能調動學生積極性、控制課堂節奏。注意及時與留學生溝通,以便了解不同國家文化差異在學習過程中的影響。第三,教師要注重自身的角色轉換。由傳統的講授者轉變為學生知識獲得過程中的引導者,要求教師不但備好所授課程的難點和重點,更要求教師本身具備足夠的知識儲備,并要具備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五、病例導入式教學法提高留學生腫瘤學教學質量的幾點體會

1.提高留學生學習興趣。病例導入式教學法是以課程標準為依據,病例為中心,問題為導向,發揮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作用,實現培養學生素質的教學法。這樣的教學模式提起了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并在過程中學到知識。小組合作和自主學習的方式也使學生獲得更大的收獲。2.增加留學生的臨床技能。腫瘤學教學的核心是揭示腫瘤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和預防。無論見習課的病史采集、體格檢查,還是理論課的系統學習,都培養了留學生較為完整的臨床思維,提高其臨床技能,為留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3.培養留學生的學術素養。留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需要閱讀學習資料,并在此基礎上歸納、總結,形成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在此過程中,無論是閱讀還是查找資料,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留學生的學術能力。4.促進教師的角色轉換和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師不但要具備足夠的知識、較好的英文表達,還要具備提出、解決問題,以及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通過應用病例導入式教學法,無論是在課程設計還是在教學實踐中,都可以豐富教學經驗,提高授課水平。

總之,病例導入式教學法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激發留學生的學習興趣,使留學生注意力集中,并且符合留學生自身的特點。近年來,筆者所在腫瘤學教研室應用該教學法進行理論課堂及見習課教學,大多數留學生對教學效果滿意。當然,在具體操作中,也存在尋找合適的病例以及教案編寫難度增大的問題。在今后的教學中,這也無疑有待我們進一步完善和推廣應用。

作者:高宇 王政華 朱志圖 吳超 單位:遼寧醫學院

【參考文獻】

[1]吳曉燕,任江華,熊世熙.高校醫學留學生教學現狀與改革探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4,(3):35-36.

[2]王南平,劉先哲.留學生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醫學教育探索.2006,5(8)724-725.

[3]黃文,鄭健“.典型病例導入式”在臨床醫學八年制醫學生神經內科見習中的應用[J].重慶醫學,2009,(6):740-741.

[4]韋建寶,趙楓,黃許森,等.病例導入式教學法在普外科理論教學中的應用體會[J].右江醫學,2007,(5):600-601.

[5]瞿向陽,李明,羅聰,等.案例教學結合多媒體技術在臨床小兒外科示教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4,13(5):525-528.

[6]胡曉光,張海鄰,蔡曉紅.如何提高醫學留學生臨床課程課堂教學質量的思路探討[J].學理論,2013,(27):308-309.

[7]鄭克,王曉瑛,瞿小妹,等.臨床醫學專業留學生眼科實習帶教探索[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4,(6):605-607.

[8]歐三桃,陶瑞宇,劉琦,等.提高留學生內科學教學質量的探索[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4,(3):285-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