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
時間:2022-02-14 02:56:51
導語: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情境教學符合現代建構主義學說,是新課改下重要的教學理念。將之運用于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可以創造出集趣味性與知識性于一體的教學活動,將道德準則與行為實踐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促進學生道德的內化,這樣更能體現學科教學的生動活潑,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思想品德;情境教學;生活情境;問題情境;表演情境
思想品德課是一門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對提高學生道德修養,促進身心健康,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長期以來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將思想品德課上成了機械而空洞的理論說教課,教學枯燥無味、呆板沉悶,難以激起學生參與學習的主體性與思考的主動性,學生只是被動地參與學習,機械地接受知識;理論與實踐脫節,學生只是在機械地記憶理論,而并不能用于行為實踐,轉化為自身的自覺行為,這樣的教學并不能突顯思想品德課的學科功效,注定是失敗的。采用情境教學法,不再采用機械的講解,而是將枯燥而抽象的知識寓于生動而形象的情境之中,具有化枯燥為生動,化抽象為形象的特點,這樣的教學更加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規律,不僅能激起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與思考的積極性,更加利于學生從直觀的情境中獲取豐富而形象的感性信息,從而實現學生對抽象知識的深刻理解與靈活運用,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諧地發展。筆者現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對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具體運用淺談如下幾點體會。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思想品德課程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是一門來源于生活,同時又服務于生活的學科,可以說生活是學科存在的沃土和發展的基礎。脫離生活的教學,只能成為空中樓閣,教學枯燥無味,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而且難以將抽象的點講清、講透。為此在教學中教師不能照本宣科,教材上怎么寫就怎么講,而是要深入鉆研教材,從學生的視角來審視生活,審視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尋找生活中的學科素材,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用學生所熟悉的各類生產生活現象來創設豐富而直觀的教學情境。如此豐富的生活情境,不僅可以拉近學生與教學的距離,激起學生強烈的參與熱情,同時也可以將抽象的知識寓于直觀的事物之中,讓學生獲取感性認知,進而上升為理性認知,由淺入深、由形象到抽象,以實現學生對抽象深奧知識點的真正理解與掌握。如在學習“難報三春暉”這一內容時,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只能空洞地講大道理,學生不愛聽,不愿聽,更談不上真正的理解,整個課堂如同一潭死水。為此我從學生的現實生活入手,設計“爸爸媽媽我想對您說”的自由交流。如此熟悉的話題,自然就可以縮短學生與教學內容的距離,進而在愉悅而歡快的教學氛圍中回憶起與父母相處的點點滴滴,重溫父母為自己所傾注的一切,而自己還曾經產生過反感、厭倦。在經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充分交流與激烈的討論,學生深刻地體會到母愛如海,父愛如山,要關心、熱愛與尊重父母,懷揣感恩之心,將心中的愛擴散,這樣的教學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探究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問是推動學生主動探索的動力,是學生進行自主發現與創造的基礎。為此在教學中教師不要一講到底,將知識點全部灌輸給學生,讓學生失去思考與思維的獨立性,只能成為接收信息的容器;而是要精心地設計問題,以問題來引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誘發學生強烈的探究動機,以引導學生展開一系列主動而積極的探究活動,在探究中確立學習主體地位,實現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構建。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在知識的重難點處、新舊知識的聯結處等巧妙地提出問題,以發揮問題激趣、啟思、導行的功效,將學生帶入問題情境,進入求知的憤悱狀態,展開主動探究,在探究中來達到對知識的真正掌握,享受到探究的樂趣。當然,在設計問題時,還要兼顧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來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難易適度,這樣才能符合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引導全體學生展開主動探究,以使教學真正成為全體學生共同的學堂。
三、創設表演情境,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學以致用是教學的重要目標,思想品德課教學不僅是看學生能記住多少知識點,更為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將課堂所學理論知識用于現實生活中,用來指導自己的行為實踐,以將知識轉化為自覺行為。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為學生創設更多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際運用中來不斷提升與內化。如表演是學生所喜愛的重要活動,通過為學生創設表演情境,讓學生將知識的學習與運用結合在一起,進入特定的生活場景,在真實的情境中來豐富學生的情感與體驗,這樣的教學正是遵循了由形象到抽象再到形象的認知規律,更能促進學生將教材理論知識轉化為自身自覺行為。如學習完“交往要講藝術”這一內容后,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與運用禮貌用語,我們可以為學生設計打電話、訪友等話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合生活經驗與所學教材知識來自主地進行劇本的創編與表演。這樣通過為學生創設表演情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引發學生思考的獨立性與參與的主動性,而且能給予學生更大的展現自我的舞臺和自由發揮的平臺,更能讓學生在真實的表演中來豐富自身的體驗與感受。這樣的活動不僅可以引導學生充分運用所學知識,還能讓學生在真實的活動中來提升理解水平與運用水平,從而促進學生將這些知識點真正地轉化為自覺的行為實踐。
總之,情境教學將有形的境與無形的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將之運用于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可以改變以往枯燥而機械的理論教學,為教學注入生機與活力,更能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帶著積極的情感在直觀的情境中來展開主動而積極的認知活動。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于抽象知識的深刻理解,更能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得到知識、技能與情感的全面發展,這正是我們所追求的高效課堂。
作者:段興軍 單位:甘肅省高臺縣第二中學
參考文獻:
[1]徐少國.初中思想品德情境教學初探[J].新課程研究,2013(8).
[2]李加林.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情境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教學論壇,2012(7).
[3]韋瑋.初中思想品德課情景教學策略的探究[J].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2012(3).
[4]胡佳.初中思想品德情境教學[J].讀寫算:教研版,2014(24).
- 上一篇:物理化學實驗教學方法改革
- 下一篇:初中生物教學的有效問題設計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