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足球教學中比賽教學法的運用
時間:2022-02-15 03:57:42
導語:小學足球教學中比賽教學法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足球是一門被廣大人民所喜愛的體育項目,足球運動不僅可以鍛煉身體,而且可以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團隊協作能力。近年來,由于教育部門對足球的重視,足球風在小學生中也越刮越熱,然而在小學足球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越來越多,面對這種現狀,各個學校的體育教學者都在致力于解決如何讓小學生在足球教學中得到最全面的發展。本文以比賽教學法為中心,簡單介紹了比賽教學法的含義,并分年級詮釋了比賽教學法在各個年級的運用和研究,下文是對小學足球教學的幾點策略,希望能為我國足球事業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小學足球教學;比賽教學法;運用與研究
近年來,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也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經??梢栽诿襟w上看到各種體育盛事在中國舉辦的新聞報道,身邊的人也都漸漸的關注著體育事業的發展,為獲得體育榮譽的人感到驕傲。當然,眾多體育項目中,足球的熱度一直高居不下,鑒于我國在足球技術發展上的一些不足,為了改變這種現狀,足球教育需從娃娃抓起。大部分小學足球教師注重理論知識與基本技術的傳授,卻忽略了理論結合實踐,在實踐中發展理論才能給小學生最好的發展。并且現在的小學生出現技術動作與實戰比賽不能靈活轉換的現象。不同年齡階段的小學生其生理和心理狀態具有差異性,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中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進行因材施教,本文將闡述如何有效的運用比賽教學法,來解決小學足球教學中的一些問題。
一、比賽教學法的作用
比賽教學法的引入,可以幫助小學生的足球基本技能靈活的運用在比賽當中,并且能在比賽當中鍛煉學生的基本技能,而且通過比賽的教學方式會讓課堂氣氛更加濃郁,使學生產生對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足球的主動性、積極性。此外,比賽教學法的運用可以使學生在實踐中積累經驗、磨練技巧,為以后的足球比賽打下基礎。另一方面,不斷的鍛煉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當發現自己技術上的不足之后,才會想辦法去解決問題,這種創造力對學生以后的發展大有裨益。
二、小學比賽教學法的教授對象
我國小學生的年齡一般為6~7歲至11~12歲,童年期的小學生的身體發育處于相對平衡的階段,小學生的骨骼骨化和肌肉發育尚未完成,在運動方面活潑好動但易于疲勞。小學生的心理特征表現為感知覺發展迅速,其感知的準確性和系統性不斷提高;注意力的集中性和穩定性都較差;觀察缺乏精確性等等。因此,在運用比賽教學法時,要根據不同年齡段因材施教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一)在一、二年級中運用比賽教學法。一、二年級的小學生相對來說年齡較小,其身體的靈敏性和柔韌性卻是發展的最佳狀態,因此,教師在足球體育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靈敏性、柔韌性來訓練學生的基本技能,結合發展優勢,達到提高學生體能素質的全面發展。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每組分別制定清晰的目標,在學生熟悉基本技能之后,進行分組比賽給學生身臨賽場的情景之中,提高足球的技術動作。在比賽之前教師可以花幾分鐘給學生講解一下比賽規則,讓學生熱熱身熟悉一下場地,在這個過程中其實也是逐步提高學生認知能力和接受能力的過程。為了讓一、二年級的學生把學到的技術動作在比賽中運用出來,小學教師可以采用手拉手的足球比賽。教師將分好組的學生兩兩牽手,如果在傳球的過程中個別同學為了接球而相互分開,那就要把球權交給另外的一組,通過手拉手的方式不僅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也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二)在三、四年級中運用比賽教學法。三、四年級經過一、二年級基本技能的訓練,速度、靈敏性、協調性、爆發力、體能等的快速發展,且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的發展,三、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可以去參加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比賽了。在這個年齡階段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提高學生個人的實戰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通過比賽演練讓學生體會比賽中足球技術的重要性,多加鼓勵學生,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和培養堅定的毅力。足球的比賽教學法有兩種方式,一是比賽人數相等的方式,二是比賽人數不等的方式。在比賽中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如何用腳的不同位置去傳球,如何在混亂的隊形中接住隊員傳來的球,如何把握最佳時機傳球。并且在比賽中要根據學生的身體條件,進行合理分配,明確各隊員之間的任務。此外,對防守的隊員,在提高學生防守意識的同時要把握時機快速轉換角色,變守為攻。另外,教師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進行教學,為了在比賽中培養學生的攻守轉變能力,可以適當的降低進球難度,設置四個球門進行得分,提高雙方得分的機會,讓學生在攻守之間轉換自如。(三)在五、六年級中運用比賽教學法。五、六年級的學生相比低年級來說,身心方面都有很大的變化,比如說速度、力量、體重等等都有較大的提高。經過幾年的訓練,學生對在比賽中足球技術的運用也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并且已經會主動的去訓練,已經達到一種興趣的喜愛,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大部分都有著很強的好勝心理,渴望足球的比賽,希望在比賽中獲得勝利贏得榮譽感。因此,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訓練。首先,教師可以采取計分賽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訓練,將班級學生分為兩組,兩組輪流計分,輪流比賽,中場不休息,每場12分鐘,允許調換場地,這種方法可以有效的保證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得到鍛煉。其次,可以采取淘汰賽,抓鬮決定組號,分兩個小組進行比賽,用淘汰的方法決定名次,這種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團隊的組織能力以及作戰技術能力。再次可以采用邀請賽,邀請其他班級進行比賽,老師做裁判,嚴格按照規章制度來進行評分,這種方法可以保持同學之間的互相交流,增進友誼。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足球教學中提高學生基本技術的方法還有很多,本文結合當前全國重視足球的基礎上,列舉了一些比賽教學法中的簡易方法,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可以適當的改變條件、增加難度進而使學生在足球方面獲得最佳發展。
作者:薛泓 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夏區第十五小學
參考文獻:
[1]何普娟,牛倩倩.淺析城鎮化對增加農民收入的影響[J].大江周刊:論壇,2011(05).
[2]王倩,侯紅昌.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八大關系辨析[J].中州學刊,2012(03).
- 上一篇:營林技術在森林防火的應用
- 下一篇:心理詞匯與醫學英語詞匯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