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德育教學中情感教學法的探討
時間:2022-04-07 10:59:37
導語:中職德育教學中情感教學法的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當前德智育全面發展的時代,提高德育教學的時效性成為了每個德育教師的重要責任。其中情感教學法就得到了全面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不但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效率,而且還得到了廣大學生的喜愛。盡管如此,在德育應用情感教學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的一定的問題,需要給予進一步的完善。
一、情感在德育教學中的作用
在德育課教學中,要做到認知過程和情感過程的統一,因為有了情感的投入,才能喚起學生對信念的追求,進而轉化為自覺的意志行為。由此可以看出情感在德育教學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比如說,設置合理的情感教學,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同時,積極的情感心理還有助于激發學生的道德行為,有利于師生關系的溝通,并提高學生思想覺悟。
二、當前中職德育中情感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情感教學法在中職德育教學中得到了一定的應用,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存在著很多的不足。
(一)教學內容挖掘不充分
我們都知道,在眾多學校中,中職類的院校一般都是不被重視的學校,導致教師有了一定的懈怠,學生在學習中也有了一定的懶散心理。久而久之,一些老師也只是將授課作為了一種形式,對教學內容不會過多地去深究。比如說,德育課程具有很強的時效性,雖然理論知識沒有跟隨時展而改變,但在授課中,所舉得相應例子就需要根據當前社會緊密相結合,這樣才能更好地凸顯德育知識,讓學生通過熟知的例子來掌握知識。然而,在德育教學中,一些教師并未注重這些問題,不是單純地講講課本知識,就是照搬之前所準備的例子講述給學生。在這種枯燥乏味的課堂中,大多學生都處于呆滯的狀態。
(二)不善于組織教學活動
當前,中職德育教學隨著教育的改革,在提高課堂效果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體來說,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在當前的中職德育教學中,仍有這么一個教學模式,即:“課堂講條條,學生記條條,課后背條條,考試考條條”的教學模式,教師不管學生是否理解了其中的含義,只要把這些理論知識記住就好。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也就成為了一個記憶東西的機器,沒有興趣可言。本身中職學生大多都是因為學習成績不好才進來的,平時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良習慣,面對這群學生,教師如果不能很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更難提高他們的學習動機。所以說,加強中職德育教師的教學活動組織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教師自身情緒素質有待提高
教師是學生的參照物,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學生品德的發展方向,尤其是德育教師,自身所帶的情緒更直接地影響著學生的認知。很多的教師往往帶著一種負面情緒,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情緒失控的現象屢見不鮮,甚至一些教師由于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緒,把個人工作、生活中的煩惱、不滿遷移或發泄到學生身上。而在中職院校中,一些教師的懶散行為也體現了他們的言行不一。如有的教師在進行教育或課堂上講的頭頭是道,而自己上課隨意遲到、早退,甚至缺課,缺乏應有的敬業精神和起碼的職業道德。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勢必會言傳身教,不利于學生良好品德的發展。
三、提高中職德育情感教學法的建議
(一)全面挖掘教材內容
德育課程看似乏味,但只要教師能充分地挖掘教材,就能找到其中的樂趣,因為德育課程中不但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因素,而且還能和現實生活聯系到一起,使抽象化的東西現實化,枯燥乏味的知識生動化,這樣一來,在有趣的情境中去理解理論知識,將會更容易的熟悉教材,進而也能提高學生對德育課程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教師和學生在掌握了課本知識的同時,也能更多地了解課外知識,進而使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情感產生共鳴。比如說,教師在挖掘教材的時候,可以根據所講授的理論知識巧妙地設置情景。例如,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課程講授中,我們可以開展一個“反欺弱系列活動”。由不同的學生來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有遭恐嚇的,有演壞人的,有演助人為樂的等其他一些角色,有的演遇見大同學敲詐小同學錢財,挺身而出幫助解圍,讓學生體驗正義感,培養助人意識等。總之,這些角色盡可能地來源于現實生活中。
(二)提高組織教學活動的能力
無論對于什么課程來說,具備一定的教學活動組織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保證課堂秩序,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而在教學活動組織中,找準教學方法更是至關重要的,只有找對了教學方法,并將方法充分地運用到課程中去,才能達到一定的課堂效果,并根據實際教學需求,不斷地優化教學方法,讓課堂成為學生思想碰撞、獲取成功、自我實現的“樂園”。而對于中職德育情感教學法的運用中,我們還可以通過多種方法來實現。對于這方面也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法來實現。在講“人際和諧”這一課時時,因為當下存在著很多的不文明現象,由于言語不當造成打群架等問題普遍存在,進而造成人際間的關系非常的不和諧,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在組織教學活動時,設置不文明和文明兩個情節,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現場模擬,親身體驗這些事情的發生,并體會不同的解決方式所呈現的結果,重新審視自身的行為,通過對比,促使學生思考并轉變認識,改變行為。
(三)加強德育教師自身培養
在德育教學中,教師自身的情感是否健全,對于學生良好品德的培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加強德育教師自身的培養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提高教師的情商。在學生德育培養中,教師不僅僅是一個組織者,更是一個傳授者,其自身的一言一行都是學生學習的標榜。由此可見,在德育教學中實施情感教學法,教師情商的水平起著決定性的因素。其次,教師需保持良好的情緒。對于中職學校的學生來說,他們大多是來自于打工或上其他中職學校后又重新擇校,另一部分是初中“問題生”,還有一部分是在高考中落榜的學生,由于這些學生學習不好,往往被家人忽視,被同學朋友歧視,心理上多少都已被造成傷害。對此,如果中職德育教師在上課時,仍然將自己不開心的情緒發泄到這些學生身上,將會對他們造成更深的傷害,更加劇了他們不良品德的形成。對此,中職德育教師就需要根據學生的心理需求,調節好自身的情緒,讓自己始終保持一個良好的情緒來激發學生,用自己積極的態度來影響他們的認知,進而引導他們更好地發展。
作者:劉蕾 單位:遼寧省葫蘆島市第一職業中專
參考文獻:
[1]朱貴賓.論情感教學在中職德育課中的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2015(10):148.
[2]張磊.論情感教學在中職德育課中的實踐[J].時代教育,2016(2):122.
- 上一篇:初中思想品德情感教學法分析
- 下一篇:項目教學法在植物學教學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