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的整合

時間:2022-09-20 03:02:20

導語: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的整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的整合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目前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教師創新教學、優化課堂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非常有效。因而初中物理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結合教學實際,充分發揮出信息技術的優勢推動初中物理教學的創新和發展。

一、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

創設教學情境能夠為學生創設生動的學習環境,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尤其是借助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更能進一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況且初中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強,自制力差,采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正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例如在光的色散一節中,教師可課堂開始就可以創設情景,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并鼓勵他們利用現有的器材設法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這樣就能夠在活動中讓學生在沒有框定的情況下以多種方法去探索尋找,從而全方位釋放學生的思維活動,體驗活動中的愉悅及成功的滿足感。具體方法是教師播放關于彩虹傳說的flash動畫,并提出“為什么天空中會有彩虹呢?”,引出課題。這樣通過創設情境遠比教師傳統的口述教學方法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更能在課堂的導入環節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其積極投入到后續課堂的學習中。另外,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還可以播放動畫、視頻等來創設教學情境。總之,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初中物理教師應當重視借助信息技術的力量創設有趣的情境活動,以此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利用信息技術增強實驗的趣味性

物理學科本身就一門實驗學科。通過實驗的方式呈現物理知識更能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加深學生的記憶。因而,初中物理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時,應當嘗試著借助信息技術增強實驗教學的生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畢竟由于教學條件的有限,有些物理實驗無法在課堂開展,應用信息技術正能解決這一難題。例如在看不見的運動一節中,教師在導入環節可以先提出問題:我們已知物質由分子組成,分子由原子組成,但是同學們想過沒有,組成物體的這些微粒是怎樣排列的?是像士兵的隊伍還是像墻一樣密不透風呢?而后教師再將學生的猜想展示在多媒體之上。然后教師先讓學生觀察裝有50ml酒精和50ml水的量筒,是否能夠看見間隙。接下來教師就將兩個量筒的液體混合在一起,使其均勻混合,并讓學生觀察融合后的總體積。這樣在學生看到分子運動的結果之后,為了增強實驗的生動性,教師可以播放微觀視角下,兩杯液體分子不斷運動的視頻,從而讓學生真正理解分子運動。從中能夠看出,借助信息技術進一步完善實驗教學,既能加深學習理解,也能解決物理知識抽象的問題,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另外,對于一些無法在現場做的實驗,教師可以邊播放實驗視頻,邊講解重難點。這樣也能提高助力于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開展。由此可見,借助信息技術開展實驗教學也是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整合的一種有效途徑。

三、利用信息技術提高物理知識的立體感

初中階段的學生空間想象力、思維能力有限,并不能夠完全理解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尤其是一些學生日常接觸不到的物理知識。對此,初中物理教師就可以充分應用信息技術增強知識的立體感,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從而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識。例如在講授走進微觀時,由于分子本身體積很小,通過肉眼觀察不到。所以教師在課堂的開始,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放大下的分子,如0.1微米的染色體直徑,10-9米的有機分子直徑,這樣學生能夠直觀的感受到分子是存在的。然后在講授分子運動的時候,學生是無法看到物質內部分子運動的情況,因而很難理解知識點。這時教師就可以通過計算機模擬分子運動和撞擊的過程,或者是氣體擴散的過程,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顯然,利用信息技術展現無法觀察到的分子及其簡單運動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另外,在電路、力、光、電磁等知識的學習中也可以充分應用信息技術,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也會有這樣才能徹底改觀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認知,才能降低物理知識的學習難度,最終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實現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的整合不僅能夠激活初中物理課堂,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而,初中物理教師應當重視深入探索信息技術的應用方式,使其能夠真正助力學生的學習。這既是我國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不斷深入應用的必然結果,也是初中物理教學發展的客觀需求。

作者:農盛斌 單位:廣西百色平果縣新安初級中學

參考文獻:

[1]陳志壯.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的整合[J].教育教學論壇,2014,25:243-244.

[2]段紹國.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的優化整合[J].信息化建設,2016,02:123.

[3]王寶玉.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的整合探究[J].信息化建設,2016,07: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