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學法在高血壓教學的研究
時間:2022-09-21 03:13:11
導語:PBL教學法在高血壓教學的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取我校2014級大專護理專業學生120人為研究對象,其中A班共60人為實驗組,B班共60人為對照組。1.2方法:2組學生使用相同的教材,課時數亦相同,由同一位教師任教。在入校分班時已將其基礎成績分成若干個分數段,由電腦隨機抽取,故排除了基礎成績的影響。2組學生在性別、年齡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實驗組高血壓采用pbl教學法。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即:講授法+多媒體教學,通過理論考試,比較2種教學法的效果。實驗組高血壓內容采用PBL教學法。課前先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邊學習邊回答問題。教學效果評價:2個班級的學生在高血壓考試時,使用統一命題的試卷,統一考試時間,統一閱卷,統計2個班級的得分作對比分析。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6.0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結果
實驗組與對照組的考試成績對比見表1。
3.討論
3.1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
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基于現實世界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式,1969年由美國的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麥克馬斯特大學首創,目前已成為國際上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以此類教學法出名的包括荷蘭頂級大學馬斯特里赫特大學等世界著名院校。與傳統的以學科為基礎的教學法有很大不同,PBL強調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主,而不是傳統教學中的以教師講授為主;PBL將學習與更大的任務或問題掛鉤,使學習者投入于問題中;它設計真實性任務,強調把學習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景中,通過學習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來解決問題,從而學習隱含在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運用在臨床醫學中是以病例為先導,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導向的啟發式教育,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教學目標。PBL教學法的精髓在于發揮問題對學習過程的指導作用,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1]。PBL教學法與案例分析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點是PBL是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案例分析是教師先講解教材,在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前提下,然后做案例分析。
3.2PBL教學法的優勢
首先,它為學生們營造了一個輕松、主動的學習氛圍,使其能夠自主地、積極地暢所欲言,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也可以十分容易地獲得來自其他同學和老師的信息;其次,可使有關課程的問題盡可能多地當場暴露,在討論中可以加深對正確理論的理解,還可以不斷發現新問題,解答新問題,使學習過程縮短,印象更加深刻;第三,它不僅對理論學有益處,還可鍛煉學生們多方面的能力,如文獻檢索、查閱資料的能力,歸納總結、綜合理解的能力,邏輯推理、口頭表達的能力,主導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等,這些將對今后開展臨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礎[2]。本研究顯示在高血壓教學中,PBL教學法的教學效果明顯優于傳統教學法。值得推廣應用。
作者:郭大英 鄭曉妮 單位:益陽醫學高等??茖W校護理系
參考文獻:
[1]崔曉陽,李益,廖虎,等.PBL教學法在我國醫學教育中的應用[J].醫學教育探索,2010,9(4):439-442.
[2]張紅麗,孔德娟,蘇霖,等.案例式PBL教學法在白血病??婆R床護理實習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2016,36(12):82-83.
- 上一篇:探尋中職美術教學游戲教學法
- 下一篇:中專聲樂教學藝術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