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師樂器教學改革論文

時間:2022-05-08 09:59:39

導語:高師樂器教學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師樂器教學改革論文

一、高師樂器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一)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長期以來,中國高師樂器教學改革都得不到人們的重視,在很多人看來,樂器教學改革可有可無,它對促進學生發展沒有任何的意義,也正是這種錯誤的看法,使得高師樂器教學效率異常低下。在個別學校領導以及教師看來,高師音樂只需要鋼琴、聲樂以及相關的其他樂器就可以了,完全不知道樂器在高等師范學院音樂專業教學大綱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地位。本文指出,樂器教學不僅包括聲樂、鋼琴以及相關的其他樂器,還包括對理論的教學。就時展的需要而言,高師培養出來的必須是比較綜合性的人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進一步促進高師樂器教學的發展,最終培養具有全能素質的師范生。

(二)缺乏統一的教材以及量化標準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所能接觸到的、看到的樂器書籍可謂是琳瑯滿目,但真正意義上的適應高師樂器教學需要的書籍少之又少,甚至沒有。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不同的學校就會變現出不同的做法,但是他們的做法有離不開一個標準:根據自身專長以及所好,選擇適應學生發展的教材,給予各樂器教師更多廣闊的空間。這樣,學校在選擇教材的時候就會表現出很大的隨意性,有時候,學校選擇的教材會嚴重偏離師范教育的軌道,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目前,我國高師樂器教學教材的使用仍舊源于以下兩種情況:一是使用某個出版社或者是某個學校在20世紀60、70年代甚至是50年代的教材,選擇這些教材的學校只能是限制自身發展。

二、高師樂器教學中樂器分級教學的具體方法

針對分級教學,我們把學生基本上分為零起步的學生以及有一定基礎的學生,對這些不同級次的學生,則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

(一)針對零起步的學生

零起步的學生對樂器沒有科學的認識,很多學生在期末的考核中甚至不能過關,這些就要求教師要注重對零起步學生的教學,要能夠從學生發展的角度出發,切實提高教學效率,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1.基礎班教學

在基礎班教學中,教師要做的就是幫助學生初步了解所學樂器的基本演奏常識、基礎的理論以及與兩手有關的演奏技巧,在具體學習中,還要了解常用的調演奏練習曲、小樂曲5-7種,這既有利于學生較好地演奏篇幅較為短小的獨奏曲,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相關樂曲的鑒賞能力以及分析能力。

2.應用班教學

經過第一個階段也就是基礎班的學習,學生已然具備了基本的學習以及演奏能力,在這個基礎上,學生學習就可以進入第二個階段,也就是應用級的學習了。在第二個階段,學生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展開對學生的教學:首先,不斷加大學生信息量以及對知識的儲備量。在這個階段,學生學習主要是以各地方的民族民間樂曲以及傳統的優秀曲目為主;其次,在具有相關基礎之后,教師就可以將著力點放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上,在相關理論知識指導的前提下,對樂曲做一些簡單的編排,更好地促進自身的發展。

3.提高班教學

經過一系列的考核,學生已經達到了應用班教學的要求,這時候學生就會進入提高班的學習,在這個階段,著重強化的是學生的技能技巧以及演奏能力。那么,怎樣提高學生的技能技巧以及演奏能力呢?這就要求教師要為學生選擇作品面廣的樂曲,向學生傳授一些具有技術性以及地方性的音樂作品,當然,教師不可忽視的還有一些優秀、經典的傳統曲目,科學選擇作品的同時,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量的讓學生了解一些外國作品,這既有利于提升學生對音樂作品的表現手法,也有利于提高學生自身的藝術修養以及審美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演奏水平。

(二)針對有一定樂器基礎的學生

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樂器基礎,在進入學校之后,由于個體差異以及基礎等一系列原因,學生已經不適合小組課的教學了,這時候,教師如果能夠采用小課的形式(一對一教學)進行教學的話,教學就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學習中,我們仍舊可以將學生分為三個階段完成教學任務。第一階段為調整期,在這個階段,教師要做的就是糾正學生以前具體學習中的一些錯誤,然后才去行之有效地措施,切實解決這些存在的錯誤,進而不足在以前的學習中學生沒有接觸過的東西,這能夠為學生更好地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第二、三階段主要介紹的內容與上文所說的應用班教學、提高班教學的內容相吻合,本文就不一一論述。

三、樂器分級教學的目的以及意義

樂器分級教學在學生的學習以及發展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使得今后的樂器教學目的會越來越明確,具體教學中,它會將傳統的那種口傳心授的教學方法納入到較為科學、系統并具有一定衡量標準的軌道上來,這能夠切實克服傳統教學中存在的隨意性;同時,這種教學方法還強調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它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傳統大鍋飯的形式,使那些真正熱愛音樂、喜愛音樂的人能夠進一步提高自身,得到繼續深造以及施展自身才華的機會,更為學生的就業等提供了良好幫助。

作者:張欣單位:唐山師范學院